基金「出海」 風起雲湧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這句話用來概括我國基金業的發展歷程再合適不過。

在1997年11月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發佈之時,正值亞洲金融危機肆虐,亞洲股市哀鴻遍野,中國股市也是萎靡不振。我國的公募基金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開啟了它的艱難探索之路。

我國的公募基金之所以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發展壯大起來,也是得益於一開始就充分借鑑和吸收了發達國家先進的投資基金制度經驗和做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國投資基金管理制度。這也說明,基金業不能在一個封閉的經濟環境中健康發展,而是要不斷的擴大開放程度,加強對外的聯繫。

基金“出海” 風起雲湧

在我國公募基金誕生近10年之時,2007年6月,證監會頒佈了《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管理試行辦法》,允許基金公司公開募集資金投資海外股市。

當時,A股正是牛氣沖天,新基金頻現搶購,QDII基金推出正好趕上了基金搶購瘋狂的好時機。

2007年9月12日,國內首隻股票類QDII基金——南方全球精選配置基金,發行當天就被搶購一空,募集規模接近500億,遠超出預定募集規模150億,最

終不得不追加到40億美元的外匯額度。這樣的熱銷局面,一改以往銀行類QDII產品銷售的不溫不火,在國內理財市場掀起了出海投資的熱潮。

上投摩根亞太優勢混合QDII也是2007年首批出海的4只QDII基金,成立於2007年10月22日,主要投資於亞太地區證券市場以及在其他證券市場交易的亞太企業,發行當日有效認購申請金額達到1162.6億元,創下中國基金史上一隻基金一天認購金額突破千億元的最高紀錄。

不過,金融市場的風雲變幻常出人意料。QDII基金“出海”後快速建倉,卻遭遇美國次貸危機,基本淨值腰斬,其後近10年時間,多數的淨值一直徘徊在1元面值以下。

QDII“出海”受阻,暴露了我國公募基金海外投資經驗不足、投資顧問作用有限等短板,但也因此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培養了一批有全球視野的國際化人才。

近年來,我國基金業的對外開放呈現出加速的趨勢。今年4月底,沉寂近三年的新增QDII額度審批再度開閘。公募基金公司在83億美元新增額度中拿到57億美元,成為當之無愧的主力軍。

當前,我國金融對外開放的步伐加快,而公募基金是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先行軍,行業公信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基金“出海” 風起雲湧

截至2017年底,共設立了45家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有24家基金管理公司設立了香港子公司,部分基金管理公司在歐洲等地區設立了分支機構。經中國證監會批准的在內地公開銷售的香港互認基金產品11只,經香港證監會認可的在香港公開銷售的內地互認基金產品50只,基金業初步形成雙向開放的市場競爭格局。

今年5月5日,中國證監會就《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境外設立、收購、參股經營機構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可以預計,外資控股國內基金公司的出現也將為期不遠。

當前,對於國內的基金業來說,正是機遇與挑戰並行的時代,外資控股的基金公司將衝擊國內基金業現有的格局。雖然國內的基金公司憑藉龐大的市場和資源優勢,依然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但外資基金公司的投資、風控經驗豐富,會成為國內基金業強勁的對手。

當然,如果國內基金公司能夠藉機熟悉國際資產管理業的遊戲規則,利用好海外市場政策限制少、投資範圍廣的優勢,也有可能“牆外開花牆內香”,走出一條更寬廣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