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監管和行業人士的觀察:金融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把握創新平衡點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推動下,傳統金融機構與新興金融機構如何融合、創新發展?在近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新金融高峰論壇”上,來自政府部門、金融市場、高校等與會人士共議新的金融產品、金融模式與金融生態。

服務實體是金融天職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天職。

“金融機構要充分利用金融業服務企業發展,更好地推動主業不斷做強、做優、做精。”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徐福順建議要做到以下三點:堅持以融促產,立足主業、實業,推進產融結合;堅持因企施策,探索開展分類管理;堅持問題導向,嚴格控制金融業務風險。

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巡視員葉燕斐表示,只有在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前提下,營造好的金融環境和生態,才能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

中民投亞洲董事長兼總裁王東芝提出,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應該找準結合點,金融機構既要了解實體經濟的商業模式和運作規律,又要注意按需放貸;另一方面,企業應注意經營策略,從主業出發完善產業鏈條,不能過度分散經營。

金融科技“雙刃劍”

金融科技如何有效發揮技術優勢、規避行業風險?

“‘互聯網+’推動金融與科技融合發展成為趨勢,金融與科技正從低頻淺層次的融合走向高頻全方位的融合發展。”中國光大集團董事長李曉鵬說,具體表現為“五化”:支付移動化、系統開放化、平臺生態化、服務場景化、風控數據化。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認為,傳統的金融機構應在金融科技發展基礎上大力發展普惠金融。

國家外匯管理局總會計師孫天琦表示,金融科技可以衝破市場壁壘,促進金融市場開放,但金融科技也會助長跨境違法違規提供金融服務,導致風險跨境傳染。因此,跨境金融服務要放得開、管得住,風險必須可控,缺一不可。

第三方支付是金融科技中發展較成熟的領域。“在發展初始,第三方支付受到了用戶、商戶、銀行金融機構的多方支持,它代表了一種新興力量,能夠提高效率,改善用戶體驗,提升服務質量。”聯動優勢CEO李賁說,隨著支付機構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支付的交易手續費利潤已越來越薄,夯實技術和業務實質已成為行業共識。

數字普惠金融要走出新路

“要充分地認識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意義。”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表示,數字化的手段在推動普惠金融的發展具有突破性意義。

李東榮進一步指出,當前中國金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小微企業、民營企業、三農和扶貧等領域的金融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推進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有利於將金融資源更加高效地配置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發揮雪中送炭的作用,從而更充分地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對多樣化金融服務的需求。

對此,中國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表示,下一步應建立創新增信與風險分擔機制,針對農業農村特點,創新金融產品,完善抵質押貸款產品,充分發揮信貸+擔保、信貸+保險+期貨的風險分擔作用。

“農業農村金融工作迫切需要創新投融資體制,匯聚全社會力量尤其金融支持,來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培育鄉村經濟社會持久發展的旺盛生命力。”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副巡視員王晉臣說。

記者瞭解到,從機構的角度來看,技術賦予普惠金融的空間還有很大。百乘金控副總裁郎丹柯表示,普惠金融一直存在兩個問題:惠而不普、普而不惠。“小微企業需要更加方便、快捷、符合自身需要的金融服務,而金融科技則可以為小微企業貸款提供長久化、可驗算、可量變的保障手段。”

強監管仍將持續

“今年以來的金融業全方位開放,勢必會重構中國金融市場。”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提出,針對全方位開放、穿透式監管正在成為新時代金融業主要特徵的背景,建設一個高效、穩定的金融發展環境至關重要。其中,包括三大重要因素:開放金融市場,維護金融安全;強化風險約束,加強專業化;提升監管效率,進行數據統一。

中投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屠光紹也提出,金融的高質量發展,仍然面臨著很多制約,不僅影響了整個金融業態、金融產品、金融創新,同時也對於政府管理尤其金融監管提出了新挑戰。

據中國證監會打擊非法證券期貨活動局局長李志斌介紹,相關部門正在督導建立對各類交易場所的長效監管機制,堅決防止違法違規問題死灰復燃。(採寫記者:王麗娟、王亭亭、劉秋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