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銀互動這三年 業界、學界專家期待打破更多“信息孤島”助力小微融資

税银互动这三年 业界、学界专家期待打破更多“信息孤岛”助力小微融资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豔明

憑藉良好的納稅信用,在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取無抵押貸款。這是是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原銀監會及商業銀行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提出的銀稅合作機制,目前,該機制已經實施三年餘。

2015年7月,國家稅務總局和中國銀監會出臺了《關於開展“銀稅互動”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活動的通知》(稅總髮[2015]96號),將這項工作推向全國,助力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如今,經過三年多時間的發展,銀稅互動推動了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升級小微金融服務,下一步,如何繼續服務民營經濟、助推小微企業發展?在11月29日的第二屆稅銀互動論壇上,來自監管、業界、學界的嘉賓就稅銀互動如何服務民營經濟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銀稅互動互動機制

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陳忱肯定了銀稅互動互動機制,他認為,將傳統稅務報表中的銀行系統,通過大數據信息共享,並通過金融手段,讓服務於佔企業總數99%的左右的中小企業的發展成為了可能。在藉助互聯網技術的同時,真正做到了將貸款難、貸款慢、貸款貴有效解決在稅銀的橋樑上,讓小微企業在貸款前、貸款中、貸款後的路,不再那麼艱難。也使金融機構解決了平臺單一、手段效能低下後,通過互聯網技術的線上線下共同努力,將技術與人工的結合,增強了金融機構的風險管控能力。整合資源以後,達到了雙贏,甚至多贏的目的。

銀行通過銀稅互動獲得客戶、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以網商銀行為例,依託稅務數據幫助小微企業獲得提額,短短1年時間,獲得的貸款增加了400億元,餘額不良率小於1%,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一個月前,網商銀行與浙江、陝西、山西等地的稅務局合作,和微眾稅銀一起聯手,在全國11個城市正式推出了稅銀互動平臺。上線一個月,為近4000個小微企業提供授信將近10億,其中有明晰稅務數據的客戶戶均可以達到30萬。

但是,網商銀行副行長金曉龍也表示,近段時間,在政府指導下,金融機構努力下,民營企業的融資狀況整體有所改善。但是,通過一些長尾的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傳統的金融方式依然比較難以覆蓋到。

截止2018年9月底,網商銀行累計為超過1170萬小微企業提供了貸款支持,累計發放金額超過了2.14萬億。這是9月底的數字,截止11月28日,已經超過了1300萬家小微企業。

對於大數據風控來說,稅務信息是重要的數據來源,以往小微企業線上網店的經營狀況或者線下收銀的數據,是網商銀行風控的主要依據。但這沒有反映企業經營的全貌,稅務數據的引入讓商家線上線下的整體經營狀況得到更全面、更準確的呈現,客戶畫像更加精準。不但讓小微企業可以獲得更高的貸款額度,同時也讓銀行方更好的控制風險。此前網商銀行引入了發票信息,幫助不少小微企業獲得了貸款提額。過去一年此項貸款提額超過了400億,不良率低於1%。

而且,就納稅種類來書,定額稅對應的客群是最缺資金的微型客戶,大量的定額稅商家和網商銀行服務的群體重合度比較高,因此網商銀行正在研究把定額稅數據納入授信體系,這將使稅銀互動可以覆蓋到將近億級的個稅戶。服務小微企業,更大限度滿足他們的日常經營、週轉和擴店的需求。“我們觀察到目前絕大多數金融機構稅銀互動的力度還是在增值稅,我們要擴展到定額稅,因為這個群體更小更大。”金曉龍表示,在銀稅互動方面,網商銀行預計未來一年在各金融機構的合力上,為200萬誠實納稅的小微企業提供不低於2000億的資金支持。納稅信用和金融服務的支持,破解小微融資難問題的同時,讓小微企業從誠信納稅中得到了實惠,進一步促進小微企業依法納稅,從而形成正向激勵和良性互動。

信息孤島與“銀行困境”

目前,不管在監管方,還是銀行機構,都取得了很多積極的進展,但是現在存在不少問題。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院董希淼認為,從政府部門來看,公共的數據沒有有效打通,跨領域的信用數據共享還有待加強。金融機構之間、金融機構內部大量存在信息孤島的現象。

董希淼把各部門、政府內部信息的壁壘的現象,稱之為數據煙囪。“每個部門都有煙囪,煙囪是直的,相互之間是沒有打通的。這裡存在很多問題,法律法規不明確,技術標準缺失,很多政府部門不敢開放數據。還有從部門利益資源的角度,不願意開放數據。”

“其實說實話,銀行在服務小微這一塊,大家現在建立的認識已經是非常強烈了。看一下上市銀行的26家,把所有銀行的年報看一遍,會得出一個結論,會發現金融科技加小微,或者金融科技加大零售成為了銀行的轉型方向。”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何飛表示。

何飛以交通銀行為例,“交行對於服務民營和小微做了很多力氣。前兩天剛剛開發線上的基於微信端、掃碼支付的線上貸款申請,我看了一下,大概5分鐘就能申請完畢。我們最近又提供了小微客戶的經理的服務競賽,我們舉辦了三年,也是要促進小微客戶經理的動力。其實大行在這方面普遍開展了一系列的探索,這是我們要看到的。當然還有一些困境,我們要直面困境。”

首先是客戶困境。客戶困境表現在幾個方面,客戶結果較單一,尤其是越往下沉,銀行的客戶結構不夠豐富。

第二,不良困境。如果要服務小微、做普惠金融、如果不可持續,肯定是不行的。雖然現在有兩增兩控,但主要從規模的角度,是否還要從不良的角度去解決一些問題。我們整體的規模是高於其他貸款,但是如果不良率也是高於整體,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

第三,產品困境。銀行在線上產品相比互聯網整體比較弱,但是很多銀行迎頭趕上了。如果銀行徹底轉身,相信銀行有這個實力跟互聯網業態去做競爭。

第四,不平衡困境。在這方面認識上,需要基層機構加強一些認識,要統一思想。所以不同的機構在這方面的開展不太一樣。

第五,主陣地困境。尤其是分支行,未來要成為小微服務的主力軍,如何激勵下行的動力,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困境背後有一些最根本的問題,比如,思想認識不到位。“我們覺得大企業和小企業相比貢獻高,如果我們把賬算一算,會發現大量的小微組合起來會比大企業獲得的貢獻更高。” 第二,客戶定位不到位。何飛建議,小微企業的口徑怎麼定,什麼樣的類型符合什麼樣的標準,不能再一刀切。第三,技術支撐不到位。第四,風險管理不到位。一個是整體的風控理念要做改善,小企業的風控和大企業肯定不一樣,所以面向小微企業重新構建更加適合的授信機制和風控模型非常重要。第五,政策激勵不到位。

稅銀如何更好的互動

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依然是世界公認的難題,微眾稅銀CEO耿心偉說,“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在這個劇變的時代,金融科技就是藏的器,發展民營經濟便是時。這兩個條件是解決融資的難題,為如何更好服務中小企業融資多了一些可能性。

稅銀互動依託於金融科技的賦能,從對數據的應用解讀和加工展開,應用先進的方法論和建模論,用一些技術打破空間上的差異,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

微眾稅銀CEO耿心偉表示,稅銀互動機制讓超過100萬家中小企業從中受益。銀行也通過銀稅互動獲得客戶,解決資源不對稱的問題,解決風險管控的問題。銀稅互動對依法納稅、誠信、守信的中小企業起到很大的激勵作用。此外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之中,我們也看到了稅銀互動的應用場景,早已外延到更廣的領域。如融資租賃、商業保理、小額貸款、融資擔保等等。

董希淼認為,雖然,目前多家機構紛紛表態要支持民營經濟、民營企業。最核心的要給民營經濟、民營企業一個競爭的環節。董希淼建議,

第一,政府部門間要破除壁壘,拔掉數據煙囪。第二,金融機構之間加強合作,打通信息孤島第三,金融機構內部統一建設標準,整合內部數據資源。第四,要進行跨業態的合作,合縱連橫,延伸數據範疇。第五,信息保護完善立法,構建信用共享環境。最後,完善立法。要有基本法,要明確個人信息權的法律地位、權利屬性以及個人信息的收集使用規則,儘快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為個人信息保護提供依據。

解決小微困境非常重要,從技術角度,何飛建議,第一,金融科技有助於銀行提升小微獲客能力。移動互聯網可以有助於精準獲客。大數據技術開展個性化營銷,互聯網的渠道可以實現數據化、智能化、分層化。大數據技術有助於精細化管理客戶。

第二,提高小微的服務效率。小微服務效率之所以效率不高,可能是因為審貸流程沒有做改善。如果基於多元化的數據獲取和技術支撐,從貸前、貸中、貸後都進行一些線上化、自動化的審批過程,從申請評分卡到催收的評分卡,這樣會更好。

第三,提升小微風控能力。小微現在的風控主要是兩個方面的風控。線上申請貸款的反欺詐,反欺詐風險比信用風險更嚴峻。所以欺詐風險需要通過技術手段解決。和信用風險的防控。

第四,金融科技有助於銀行降低小微服務成本。要降資金成本、運營成本以及風控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