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治性精神病患者“久治不愈”手術挽救尷尬局面

本文由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南院)功能神經科發佈

電話諮詢:15921230693(微信同號)、15921328569 張醫生

隨著社會、家庭、生活壓力的加劇,精神疾病患者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其中以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焦慮症患者最為常見。據中國疾控中心數據統計,我國精神疾病患者中,僅有20%左右的患者接受了治療,剩餘病人缺乏治療或治療反覆。

難治性精神病患者“久治不愈”手術挽救尷尬局面

作為精神疾病治療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抗精神疾病藥物的問世給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帶來了康復的希望。但是也有其他一部分患者採用藥物治療的療效非常差,或者在精神疾病黃金治療時期效果非常好,隨著病情進展效果越來越差,以致於病情反覆,最終發展成為難治性精神疾病患者。

還有掣肘精神疾病治療的主要問題還是認識不到位。比如部分人群根深蒂固的“精神病”觀念,以及部分娛樂節目中屢見不鮮的“精神病”調侃,以致於大部分患者及家屬諱疾忌醫,延誤治療。使患者難以全力投入康復,重返正常生活。

其次,對於精神疾病患者,藥物治療仍是患者及家屬首選的治療方法,然而,很多家屬認為藥物治療會帶來危害,還有家屬認為,吃了藥就好了,隨意停藥或減少用藥導致患者發展成為藥物難治性精神疾病患者。

外科手術可彌補難治性精神疾病空缺

近年來,我國在精神疾病相關學科得到長足發展,加上現代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在診療指南、醫療技術、影像醫學等多個領域與國際保持同步。甚至部分專科醫師的個人診療經驗超過國外同行。學科的飛速發展,帶動了外科微創手術的問世,彌補了藥物難治性精神疾病中的空缺。

20世紀70年代,計算機輔助的X線斷層掃描(CT)的問世及80年代初磁共振成像技術(MRI)的出現使顱內病變定位診斷髮生了重大變化。這種腦神經解剖圖像技術檢查時患者既無痛苦,又可以使顱內的解剖結構與其病變的情況以可視辨別的圖像,清晰的展示在人們眼前。而立體定向技術很快與CT、MRI掃描配準成一體的進步,從而使CT、MRI引導的腦立體定向下微創神經術在功能神經外科得到廣泛應用,該手術極大程度上減少了手術的流程,同時採用的微創手術傷口僅為1-3cm的小切口,減少了患者手術遭受的痛苦,併發症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難治性精神病患者“久治不愈”手術挽救尷尬局面

在21世紀裡,科學的發展異常迅猛,在原有的CT、MRI引導的腦立體定向下微創神經調控術之上,結合了彌散張量成像(DTI)技術的第五代腦立體定向下微創神經調控術問世。相較之前最大的提升之處在於,第五代腦立體定向下微創神經調控術中的DTI技術可以精確的顯示腦功能神經傳導束,手術時可以更有效的避開腦功能神經,使手術更加安全,確保患者術後不會出現其他問題。其次,DTI、MRI與CT的融合定位已經邁入數字定位時代。數字定位是目前最精準的定位方式,其定位誤差僅在±0.01毫米。

難治性精神病患者“久治不愈”手術挽救尷尬局面

一旦發現自己身邊的人存在與平時差異較大的精神異常、行為異常和情感異常時,應及時送到醫院診斷治療。如果已經是確診的患者,應首先遵循醫囑服用藥物,切記不可自行中斷治療或減少藥量,避免病情加重。

目前我院已成功完成3000餘例手術,有效率在95%以上,其中對情緒亢奮、衝動攻擊、易怒暴躁、各種不切實際的妄想、胡言亂語等症狀效果較好。術前不主動服藥、缺乏自知力的患者,術後能認識到自己的疾病,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且服藥量僅為術前的1/3,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藥物副作用。術前血緣關係淡漠、情感淡漠的患者,術後能主動關懷父母,恢復正常人的情感。術後患者的語言、智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均為正常,患者能逐步迴歸並融入正常人生活。

諮詢電話(張醫生):15921230693(微信同號)/15921328569

醫院科室: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南院)功能神經科

醫院性質:公立三級甲等醫院 全國醫保定點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