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治癒失眠



根據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告訴廣大被失眠困擾的人,藉助於中醫養生保健及辨證施治的方法,是可以幫助人們恢復健康睡眠的。

大部分失眠症主要由各種病因致臟腑功能失調所造成。中醫學認為失眠的原因很多,思慮勞倦、內傷心脾、陰陽不交、心腎不交、陰虛火旺、心氣虛以及胃中不和等因素,均可影響心神而失眠。失眠的發生常與心脾肝腎及陰血不足有關,其病理變化總屬陽盛陰衰,陰陽不交。臨床治則當以補虛瀉實、調理陰陽為主,虛者補其不足,益氣養血,滋補肝腎;實者瀉其有餘,消導和中。通過運用中醫中藥消除病因並對功能失調臟腑進行合理調整,促其和諧,即可徹底治癒失眠。

中醫教你治癒失眠

調和氣血 平衡陰陽

中醫將失眠分為實證和虛證,實證見肝鬱化火,用龍膽瀉肝湯加味;痰熱內擾,用溫膽湯加味。虛證若陰虛火旺,用黃連阿膠湯合硃砂安神丸加減,心脾兩虛者用歸脾湯;心膽氣虛者,用安神定志丸;心腎不交、虛陽上擾者用交泰丸。對頑固性不寐從瘀論治,遵從王清任“不寐一證乃氣血凝滯”之說,用血府逐瘀湯。

養血育陰 安神鎮靜

中醫強調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適當予以安神鎮靜的藥物來治療失眠。臨床上常用養血安神、清心安神、育陰安神、益氣安神、鎮肝安神及安神定志等方法,可隨證選用。常用中草藥為珍珠母、百合、酸棗仁、夜交藤、煅龍牡等,常用中成藥有安神定志丸、刺五加片、參松養心膠囊、硃砂安神丸、天王補心丹等。

中醫教你治癒失眠

精神調治 舒暢情志

臨診中還應隨證採用精神調治的方法,以消除患者的顧慮及緊張情緒,保持精神舒暢。對因情志不抒或緊張而造成的失眠,精神治療更有其特殊的功效。

針灸療法 寧心安神

中醫治療失眠所選穴位包括:內關、神門、四神聰、三陰交、安眠、足三里、後溪等。四神聰鎮靜安神,不寐病位在心,取心經原穴神門寧心安神;三陰交健脾益氣,柔肝益陰,可使脾氣和,開氣疏洩,心腎交通以達心氣安而不寐除;心脾虧損配心俞、脾俞;心腎不交配心俞、腎俞、太溪;脾胃不和配足三里;痰熱內擾配內關、豐隆。還可以採用耳針、梅花針、灸法、推拿等法。

中醫教你治癒失眠

提醒大家,在採用上述治療方法的同時,還應注意睡眠衛生,糾正影響睡眠的外在因素,如環境干擾、臥室溫度、飲酒、吸菸、喝咖啡、缺乏體育鍛煉等,特別是在種種壓力面前,一定要學會放鬆調節,不讓失眠纏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