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對湖南的開拓:從黔中郡的變遷看楚國的興衰

楚國對湖南的開拓:從黔中郡的變遷看楚國的興衰

戰國七雄

楚人是黃帝的後裔,羋姓,熊氏。商朝末年,羋姓季連部落酋長鬻熊,率族投奔周文王,參與滅商戰爭。西周建立後,周成王封賞文王、武王的功臣後代,鬻熊的曾孫熊繹被封到丹陽(今湖北丹江口),建立了楚國。

楚國建立之初,只是個方圓不出百里的彈丸小國。據說第1代君主熊繹去封地丹陽建國時,連用來祭祀的貢品都沒有,只好到相鄰的鄀國偷了一頭小牛來祭祀祖先。這就是“楚人偷牛”的典故。不過,熊繹是一位敢於吃苦耐勞的創業者。通過“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苦奮鬥,楚國國力逐漸增強。到第17代君主楚武王時,漢水中游以西地區基本上被楚國佔領。到第18代君主楚文王時,楚國遷都於郢(今湖北荊州),將整個江漢地區收入囊中,並伺機進軍中原。到第20代君主楚成王時,楚國成了中原爭霸舞臺上的主角。到第22代君主楚莊王時,楚國打敗鄭國、晉國,成功主霸中原,開創了春秋時期楚國的鼎盛時代。楚莊王甚至牛氣沖天地問周朝天子,你們家的傳國之寶九鼎究竟有多重。成語“問鼎中原”即源於此。進入戰國時期後,第33代君主楚悼王任用吳起變法,一時間兵強馬壯,天下畏懼。到第36代君主楚威王時,楚國進入最鼎盛時期,疆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蘇北部、陝西東南部、山東西南部,幅員廣闊。縱橫家蘇秦誇讚楚國“地方五千裡,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楚國的八百年曆史,堪稱輝煌燦爛。

楚國對湖南的開拓:從黔中郡的變遷看楚國的興衰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楚人進入湖南,是從西周末年開始的。楚國第11代君主熊霜死後,三個弟弟爭奪君主之位,最後少弟熊徇上位,成為第12代君主,另外兩位一死一逃。出逃的那位帶著大量親屬、隨員和奴僕,避難於濮地。濮地即今湖北西部的清江流域和湖南西北部的澧水、沅水下游地區。當地土著是濮人。史記記載,濮人早年也參加過周武王的滅商戰爭。考古發掘證明,澧水中下游和洞庭湖西岸在西周晚期明顯已經受到楚文化因素的影響。

楚國對湖南的開拓,始於第16代君主楚厲王時期。最先進入的是湖南西北部,即洞庭湖西部一帶。到第17代君主楚武王時,湖南西北部的澧水流域和沅水中下游地區,已經納入楚國的勢力範圍。楚國在此設立了黔中郡。今沅陵縣城西南約7公里處的窯頭古城遺址,已被考古專家認定為楚國黔中郡的郡治。

楚國對湖南的開拓:從黔中郡的變遷看楚國的興衰

飲馬黃河,問鼎中原

楚國開拓湖南的另一條線路是從洞庭湖東部南下。第18代君主楚文王時,楚國將其附庸國羅子國遺民從今湖北枝江遷徙到今湖南汨羅,佔領了洞庭湖東部一帶。到第20代君主楚成王時,又將其附庸國糜子國遺民從今湖北十堰遷徙到今湖南嶽陽,並在此修築東、西兩座城池,與之前的羅子國羅城構成軍事三角城,以鞏固楚人對洞庭湖東部的統治。到第23代君主楚共王時,楚國征服了洞庭湖以南地區。

到第28代君主楚平王時,楚國沿沅水而上繼續向西南擴張,佔領了湖南西部和貴州東部,黔中郡的範圍也急劇擴大。到第33代君主楚悼王時,楚國沿湘水而上向南推進,佔領了湖南中部和南部,並在湘水下游和上游分別設立洞庭郡和蒼梧郡。至此,整個湖南全部納入了楚國版圖。

楚國對湖南的開拓:從黔中郡的變遷看楚國的興衰

戰國中期楚國南部地域圖

不過,到了第37代君主楚懷王時,楚國開始走下坡路。楚懷王即位初期,內部任用屈原等人進行改革,外部與齊、趙、魏、韓、燕、義渠等六國合縱,牽頭打擊日漸強大的秦國,似乎幹得不錯。但後來由於楚懷王誤用佞臣,排斥忠良,加上老是被秦國欺詐,終於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秦國對楚懷王的第一次欺詐,史稱“張儀詐楚”。公元前312年,秦國為瓦解楚齊聯盟,派縱橫家張儀遊說楚國,稱願以六百里商於之地(今陝西商洛)為代價,換取楚國跟齊國絕交。傻乎乎的楚懷王竟信以為真,立馬同齊國翻了臉。待楚齊絕交之後,張儀卻改口稱承諾的只是方圓六里之地。楚懷王受到欺詐,惱怒至極,舉兵伐秦,結果三戰均遭慘敗。楚國的大國地位從此瓦解,走向沒落。

秦國在戰場上取得勝利之後,又向楚國提出用漢中郡的一半,即武關外的商於之地,交換楚國的黔中郡。黔中郡盛產黃金、丹砂、銅等物資,是楚國經濟的命脈。同時,黔中郡又是拱衛楚國郢都的後防,是阻擋秦國取道巴蜀包抄楚國的軍事要衝,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楚國自然不會輕易拿來交換。但楚懷王因為此前被張儀欺騙,對其恨之入骨,竟放狠話說:只要秦國把張儀交出來,願意將黔中郡拱手相讓!秦國自恃國力強大,諒楚懷王不敢殺張儀,於是再次派張儀出使楚國。這樣一來,楚懷王反而騎虎難下了。若真殺了張儀,秦國勢必以此為藉口,強行索要黔中之地。最後,楚懷王只好將張儀放了,交換黔中郡之事也不了了之。

楚國對湖南的開拓:從黔中郡的變遷看楚國的興衰

張儀欺楚

一個人被騙一次是無知,被騙兩次那就是傻冒了,而楚懷王則堪稱極品傻冒。秦國對楚懷王的第二次欺詐,史稱“武關會盟”。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約楚懷王到武關(今陝西商洛境內)會面。楚懷王大約被秦國打怕了,希望同秦國講和,所以不聽屈原等人的勸告,決定前往武關赴約。誰知一到武關,就被秦國扣為人質。秦國逼迫他割讓黔中郡和巫郡贖身,但楚懷王寧死不從,三年後憂鬱成疾,命喪秦國。所以說,楚懷王是被秦國玩死的。

楚懷王被秦國扣留後,楚國只好讓太子即位,是為第38代君主楚頃襄王。楚頃襄王時代,秦國多次伐楚,楚國勝少敗多。公元前280年,秦國分三路攻打楚國。南路由司馬錯率隴西軍從蜀地進攻楚國的黔中郡,突破了楚國西南的後防。中路由張若率蜀地水陸之軍沿長江東下,攻佔了楚國的巫郡。北路由白起率漢北上庸之軍,奪取了楚國鄢、鄧等五座城池,直逼楚國都城郢都。公元前278年,秦軍攻陷楚國郢都,並在此設立南郡。楚頃襄王被迫遷都於陳(今河南淮陽)。

楚國對湖南的開拓:從黔中郡的變遷看楚國的興衰

武關要道

秦國佔領楚國黔中郡之後,也在此設立了黔中郡,郡治設在沅水中上游的漵浦。公元前276年,楚國趁秦國攻打魏國之機,調集楚國東部的十餘萬兵力反攻失地,收復了長江以南15座城池。有些學者認為,楚國這次收復了整個黔中郡。但實際上可能只是收復了黔中郡東部的部分失地。因為沅水中上游的漵浦,仍在秦國手中。

公元前263年,第39代君主楚考烈王繼位,楚國一度復興。但公元前241年,由楚國牽頭的最後一次合縱被秦國擊敗後,楚國再也無法阻擋秦國統一的步伐。楚考烈王甚至不得不再次將都城東遷至壽春。公元前223年,秦國發起滅楚之戰,俘虜了楚國第42代君主熊負芻,楚國滅亡。

秦國統一天下後,黔中郡併入洞庭郡。作為秦楚百年交鋒前線的黔中郡,從此不復存在。從納入楚國版圖,到被秦國佔領,黔中郡數百年的變遷,堪稱楚國興衰的縮影。(文/謝志東)

楚國對湖南的開拓:從黔中郡的變遷看楚國的興衰

八百年楚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