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家長對老師「拍馬屁」:是對老師與家長的共同解脫

近日,衡水市教育局發佈關於做好中小學幼兒園家校聯繫通訊軟件使用與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家長不得對教師進行“拍馬屁”式回覆、通訊群不得做聊天使用、家長不發佈求助、慈善、募捐等活動信息,以及廣告、推銷、拉票、集贊等垃圾內容信息、諮詢應自行避開休息時間等一系列通訊群“新規矩”。(人民日報10月24日)

禁止家長對老師“拍馬屁”:是對老師與家長的共同解脫

自從家校聯繫群成為老師與家長溝通的重要工具以來,一種奇葩的“文化”便應運而生,那就是所謂微信群裡的“勾兌文化”現象。在這樣的群中,家長的言語談吐不再那麼直接,而是拐彎抹角將想說的話藏得很深,“顧左右而言他”,已經成為這種群裡家長說話的基本方式,長此以往,潛規則就成為了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

在家長與老師溝通的時候,一定是有著某些問題不得不說,其中有學習方面的,也有生活方面的,而有話直說,長話短說,無話不說,這樣的溝通與交流,本身很正常,並且直來直去的效率也最高。但現在,大多數家長卻不能這樣有話直說,總是先來上一大段鋪墊,才會說正事,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禁止家長對老師“拍馬屁”:是對老師與家長的共同解脫

顯然,這並不是因為大多數家長不會說話,而是因為他們說話時心理顧慮太多,因為其中一小部分家長早已在說話方式方面先行一步,那就是有事沒事都要給老師點個贊,而有正事要說的時候,更是將對老師的誇張式奉承擺在前面,各種亮詞和示好的表態大肆其中,而這種方式當然會引發其它家長的跟風效仿。

但這樣善於奉承的家長心裡是怎樣想的呢?顯然,就是怕自家的孩子在老師心目中沒有位置,或以奉承的方式給孩子求得老師的某種關照,換言之,就是想得到某種特殊對待。而在群中這樣一對一的“一唱一和”中,就會給其他更多家長造成一種被老師邊緣化的感覺,因而必須也要沒事找事給老師點個無厘頭的贊,其攀比之勢,甚至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禁止家長對老師“拍馬屁”:是對老師與家長的共同解脫

但這種攀比式的奉承,作為一些家長來說,其實感到心裡很累,因為如果不效仿,那麼就會被其他家長落在後面,但如果這樣奉承下去,則會是一種無休無止的無聊應對,這讓家長們感到疲憊不堪,甚至,在結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之後,還要在晚上抽時間給老師補上一通奉承。

而對於這種情況,其實也讓老師感到心裡很累很不安,首先,作為老師,絕不會因為家長的奉承而特別對待哪個孩子,這是教師共有的職業底線。其次,出於工作需要,老師不可能拒絕與家長溝通,那是老師們工作的重要部分。第三,出於情面,老師也不可能拒絕與家長聊天,因為很多工作來還需家長的配合。所以,即使在半夜收到家長的@,老師們也會拿出精神給予全面回覆,這種心理勞累與心理不安,都是來自於一些家長濫用聯繫群的結果。

禁止家長對老師“拍馬屁”:是對老師與家長的共同解脫

因此,這次衡水市教育局發佈關於做好中小學幼兒園家校聯繫通訊軟件使用與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家長不得對教師進行“拍馬屁”式回覆,並不得做聊天使用。應當說這些“新規矩”,有利於樹立新型師風,有利於形成老師與家長之間的健康關係,而從心理層面來說,這樣的“新規矩”,也是對身心俱疲的老師與家長的一種共同解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