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名茶及沖泡方法 趕緊學,以後准用的到

一:西湖龍井


十大名茶及沖泡方法 趕緊學,以後準用的到


西湖龍井,是最著名的綠茶品種, 同時也是我國的第一名茶。西湖龍井茶,因產於杭州西湖山區的龍井而得名。習慣上稱為西湖龍井, 簡化稱為龍井。具體產地是浙江杭州西湖的獅峰、龍井、五雲山、虎跑一帶,歷史上曾分為“獅、龍、雲、虎”四個品類,其中多認為以產於獅峰的品質為最佳。龍井素以“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著稱於世。形光扁平直,色翠略黃似糙米色,滋味甘鮮醇和,香氣幽雅清高,湯色碧綠黃瑩;葉底細嫩成朵。

西湖龍井的沖泡方法:

1、西湖龍井沖泡水溫:85-95℃沸水(切不可用即開開水,沖泡之前,最好涼湯,即在儲水壺置放片刻再衝泡)

2、西湖龍井沖泡置茶量:3g/杯(或因個人口味而定)

3、西湖龍井沖泡用水的選擇:純淨水或山泉水(農夫山泉就很不錯,多次沸騰會降低水中的含氧量,影響茶湯滋味)。

4、沖泡器具選擇:陶瓷、玻璃茶具皆可。

5、用開水溫過杯,倒出水,再投放茶葉,然後,倒五分之一開水,浸潤,搖香30秒左右,再用懸壺高衝法注下七分滿之開水,35秒之後,即可飲用。

二:洞庭碧螺春


十大名茶及沖泡方法 趕緊學,以後準用的到


同為著名綠茶品種,產於江蘇吳縣太湖之濱的洞庭山。外形捲曲如毛螺,花香果味得天生,索為茶中之華。碧螺春茶葉用春季從茶樹採摘下的細嫩芽頭炒制而成;高級的碧螺春,每公斤幹茶需要茶芽13.6~15萬個。外形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湯色清澈明亮,濃郁甘醇,鮮爽生津,回味綿長;葉底嫩綠顯翠。

春茶條索緊結,捲曲成螺,白毫密被,銀綠隱翠。號稱“三鮮”即香鮮濃、味道醇、色鮮豔,花香果味,沁人心脾,別具一番風韻。

碧螺春採製工藝精細,採摘芽葉的初展芽葉為原料,採回後經揀剔去雜,再經殺青、揉捻、搓團、炒幹而製成,炒制要點“手不離茶,茶不離鍋,炒中帶揉,連續操作,茸毛不落,捲曲成螺”。

碧螺春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纖細,捲曲成螺,茸毛披覆,銀綠隱翠,清香文雅,濃郁甘醇,鮮爽生津,回味綿長。

品嚐碧螺春茶,在白瓷茶杯中放入3克茶葉,先用少許熱水浸潤茶葉,待芽葉稍展開後,續加熱水沖泡2-3分鐘,即可聞香、觀色、品評。碧綠纖細的芽葉沉浮於杯中,香氣撲鼻而來,品飲過後,鮮爽怡人。正確沖泡碧螺春的方法

洞庭碧螺春以其形美、色豔、香濃、味醇“四絕”而聞名。茶葉非常嬌嫩,所以不能用溫度很高的沸水沖泡,泡茶水溫在80~85度左右即可,不必加蓋。

在茶區,茶農泡茶時都用上投法,先放水再投茶,碧螺春會很快地沉下去,倒掉上面的漂浮物,然後再衝水,大約30秒後飲用,喝茶時小口品啜,緩慢吞嚥,讓茶湯在舌面多流轉幾次,碧螺春茶一般衝三遍,一泡色淡、幽香、鮮雅;二泡翠綠、芬芳、味醇,三泡碧清、香郁、回甘,三遍後就淡薄無味了。

沖泡碧螺春還可嘗試中投法,先衝杯子容量的1/3開水,置茶,待茶芽吸收水分稍微舒展,再續以另外的2/3開水,靜待2~3分鐘即可聞香、觀色、品評。

三:黃山毛峰


十大名茶及沖泡方法 趕緊學,以後準用的到


黃山毛峰,是著名綠茶品種,產於安徽黃山,主要分佈在桃花峰的雲谷寺、松谷庵、吊橋閹、慈光閣及半寺周圍。這裡山高林密,日照短,雲霧多,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茶樹得雲霧之滋潤,無寒暑之侵襲,蘊成良好的品質。黃山毛峰採製十分精細。製成的毛峰茶外形細扁微曲,狀如雀舌,香如白蘭,味醇回甘。

黃山毛峰沖泡方法:

比例:

直接反應的是茶的濃淡.濃淡要合適才好,使我們能夠品嚐到茶的色和香,同時,適當的濃淡對於茶葉中的物質的浸出是有影響的,這不但影響到茶水的色、香、味,也影響到茶水對人體影響作用。濃淡可以科學計測,但是平時很少有人去理會這一指標的,還是要自己把握,一般是宜淡不宜濃。大致上說,一般綠茶,茶與水的重量比為1:80。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放茶葉3克。一般玻璃杯,每杯可放2克。

水溫:

對不同的茶要求用不同的水溫,應視不同類茶的級別而定。但是我們經常不注意這一點,總是喜歡用很燙的水來沖泡。一般說來,紅茶、綠茶、烏龍茶有沸水沖泡還是較好的可以使茶葉中的有效成份迅速浸出。某些嫩度很高的綠茶,如黃山毛峰、西湖龍井,應用80%-90%的開水沖泡,使茶水綠翠明亮,香氣純正、滋味甘醇。

時間:

一般也就是3到10分鐘。泡久了不但茶的口味不好了,還容易將茶中對人體不利的物質泡出來。將黃山毛峰放入杯中後,先倒入少量開水,以浸沒茶葉為度,加蓋3分鐘左右,再加入開水七八成滿便可趁熱飲用。水溫高、茶葉嫩、茶量多,則沖泡時間可短些;反之,時間應長些。一般沖泡後加蓋3分鐘,茶中內含物浸出55%,香氣發揮正常,此時飲茶最好。

次數

一般3到4次就好了,俗話說:“頭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趕快爬。”意思是說頭道沖泡出來的茶水不是最好的,喝第二道正好,喝到三道、四道水就可以了。飲茶時,一般杯中茶水剩1/3時,就應該加入開水,這樣能維持茶水的適當濃度。

四:廬山雲霧


十大名茶及沖泡方法 趕緊學,以後準用的到


廬山雲霧茶,是綠茶類名茶。產於江西廬山。廬山雲霧茶,古稱“聞林茶”,從明代起始稱“廬山雲霧”。

廬山雲霧茶色澤翠綠,香如幽蘭,昧濃醇鮮爽,芽葉肥嫩顯白亮。

廬山雲霧茶的沖泡方法:

1、 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即150毫升的水,用3克左右的幹茶。

2、 不能用100度的沸水沖泡,一般以85度為宜(水燒開略為冷卻),這樣泡出的茶湯,才能湯色明亮,醇厚味甘。

3、 沖泡的次數不宜超過三次,一次可溶物質浸出50%左右;二次浸出30%左右;三次,浸出10%左右。

4、 因廬山雲霧茶外形“條索精壯”,沖泡時採用“上投法”較佳。即先將85度開水衝入杯中,然後取茶投入。如果用的是玻璃杯,你將會看到:有的茶葉直線下沉,有的茶葉徘徊緩下, 有的其葉上下沉浮,舒展遊動,這種過程,人們稱之為“茶舞”。不久,幹茶吸足水分,逐漸展開葉片,現出一芽一葉,而湯麵水汽夾著茶香縷縷上升,這時你趁熱嗅聞茶湯香氣,必將心曠。

五:六安瓜片


十大名茶及沖泡方法 趕緊學,以後準用的到


六安瓜片,是著名綠茶,也是名茶中唯一以單片嫩葉炒制而成的產品,堪稱一絕。產於安徽西部大別山茶區,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縣所產品最佳,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六安瓜片”,色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它最先源於金寨縣的齊雲山,而且也以齊雲山所產瓜片茶品質最佳,故又名“齊雲瓜片”。其沏茶時霧氣蒸騰,清香四溢,所以也有“齊山雲霧瓜片”之稱。

泡飲之前,先欣賞幹茶的色、香、形。取一杯之量的茶葉,置於無異味的潔白紙上,觀看茶葉形態。再幹嗅茶中香氣,或奶油香,或板栗香,或鍋炒香,或不可名狀的清鮮茶香……充分領略各種名茶的地域性的天然風韻,稱為“賞茶”。

六安瓜片的沖泡方法:

瓜片一般都採用兩次沖泡的方法,先用少許的水溫潤茶葉,當然水溫一般在80℃左右,因為春茶的葉比較嫩,如果用100℃來沖泡就會使茶葉受損,茶湯變黃,味道也就成了苦澀味,“搖香”能使茶葉香氣充分發揮,使茶葉中的內含物充分溶解到茶湯裡。

待茶湯涼至適口,品嚐茶湯滋味,宜小口品啜,緩慢吞嚥,讓茶湯與舌頭味蕾充分接觸,細細領略名茶的風韻。此時舌與鼻並用,可從茶湯中品出嫩茶香氣,頓覺沁人心脾。此謂一開茶,著重品嚐茶的頭道鮮味與茶香,飲至杯中茶湯尚餘三分之一水量時(不宜一開全部飲幹),再續加開水,謂之二開茶。如若泡飲茶葉肥壯的名茶,二開茶湯正濃,飲後舌本回甘,餘味無窮,齒頰留香,身心舒暢。飲至三開,一般茶味已淡,續水再飲就顯得淡薄無味了。

六:君山銀針


十大名茶及沖泡方法 趕緊學,以後準用的到


君山銀針,屬於輕發酵茶,是我國黃茶中的珍品,產於湖南嶽陽洞庭湖的青螺島,有“洞庭帝子春長恨,二千年來草更長”的描寫,是具有千餘年曆史的傳統名茶。沖泡時尖尖向水面懸空豎立,繼而徐徐下沉,頭三次都如此。豎立時,如鮮筍出土;沉落時,像雪花下墮,品飲之時,還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其成品茶芽頭茁壯,長短大小均勻,茶芽內面呈金黃色,外層白毫顯露完整,而且包裹堅實,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銀針,故得其名。唐代時,文成公主出嫁西藏就曾選帶了君山茶。後梁時已列為貢茶,以後歷代相襲。《紅樓夢》曾談到妙玉用隔年的梅花積雪沖泡的“老君眉”即是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黃茶)是一種較為特殊的茶,它作為茶,有幽香,有醇味,具有茶的所有特性。但從品茗的角度而言,這是一種重在觀賞的特種茶,因此,特別強調茶的沖泡技術和程序。

沖泡君山銀針:

用水以清澈的山泉為佳,茶具宜用透明的玻璃杯,杯子高度10~15釐米,杯口直徑4~6釐米。每杯用茶量為3克,太多太少都不利於欣賞茶的姿形景觀。沖泡程序如下:

(1)賞茶

用茶匙攝取少量君山銀針,置於潔淨賞茶盤中,供賓客觀賞。

(2)潔具

用開水預熱茶杯,清潔茶具,並擦乾杯中水珠,以避免茶芽吸水而降低茶芽的豎立率。

(3)置茶

用茶匙輕輕地從茶葉(珍田閣茶廠)罐中取出君山銀針約3克,放入茶杯待泡。

(4)高衝

用水壺將70℃左右的開水,利用水的衝力,先快後慢衝入茶杯,至1/2處,使茶芽溼透。稍後,再衝至七八分杯滿為止。為使茶芽均勻吸水,加速下沉,這時可用玻璃片蓋在茶杯上,經5分鐘後,去掉玻璃蓋片。在水和熱的作用下,茶姿的形態,茶芽的沉浮,氣泡的發生等,都是其他茶泡時罕見的,這是君山銀針茶的特有氛圍。

(5)奉茶

大約沖泡10分鐘後,就可開始品飲。這時雙手端杯,有禮貌地奉給賓客

七: 信陽毛尖


十大名茶及沖泡方法 趕緊學,以後準用的到


信陽毛尖,產於河南信陽大別山地區,是我國著名的內銷綠茶,以原料細嫩、制工精巧、形美、香高、味長而聞名。信陽產茶已有二千多年曆史,茶園主要分佈在車雲山、集雲山、天雲山、雲霧山、震雷山、黑龍潭等群山的峽谷之間。這裡地勢高峻,一般高達800米以上,群巒疊翠,溪流縱橫,雲霧頗多。清乾隆年間有人道:“雲去青山空,雲來青山白;白雲只在山,長伴山中客。”這裡還有豫南第一泉“黑龍潭”和“白龍潭”,景色奇麗,詩人贊曰:“立馬層崖下,凌空瀑布泉。濺花飛霧雪,暄石向晴天。直訝銀河瀉,遙疑玉洞開”。這縷縷之霧滋生潤育了肥壯柔嫩的茶芽,為製作獨特風格的茶葉,提供了天然條件。

信陽毛尖的沖泡方法:

方法之一:首先是用 熱水將茶壺和茶杯燙過,再放入五---六克重的茶葉,倒入熱水,第一泡即可飲用,這是因為不施灑農藥的緣故。此時,茶葉嬌嫩,茶湯香醇,入口甘甜圓滑,沖泡時水溫以80--90度為宜。

方法之二:毛尖茶之品嚐要講究沖泡技術,茶具以素燒陶器小茶壺最佳,沖泡時先用開水將茶壺燙熱,裝入茶壺容量四分之一茶葉,然後開水倒入壺內,將茶水泡沫溢出至茶水清澈,蓋好壺蓋後,複用開水衝燒茶壺。第一泡茶和第二泡茶經45秒即可倒入茶杯飲用,之後則延長15秒,放一次茶葉可用同樣方法衝五到六次。

方法之三:用透明玻璃杯茶具,其餘同上,此方法最具觀賞價值。 既可即時飲用。

信陽毛尖茶品質極優,一般五泡還能享受到極佳 的茶香風味。

八: 武夷巖茶


十大名茶及沖泡方法 趕緊學,以後準用的到


夷巖茶,是著名烏龍茶品種,產於福建北部“秀甲東南”的名山武夷山,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巖茶屬“綠葉紅鑲邊”的半發酵茶,它的特點以清人梁章鋸概括得最為簡練,即“活、甘、清、香”四字(見《歸田瑣記》)。其條形壯結、勻整,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後茶湯呈深橙黃色,清澈豔麗;葉底軟亮,葉緣硃紅,葉心淡綠帶黃;兼有紅茶的甘醇、綠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壞,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泡飲時常用小壺小杯,因其香味濃郁,沖泡五六次後餘韻猶存。這種茶最適宜泡工夫茶,因而十分走俏,其品質獨特,18世紀傳入歐洲後,倍受當地群從的喜愛,還曾有“百病之藥”美譽。

武夷巖茶具體沖泡方法:

藝館裡表演雖然精彩卻過於繁瑣,生活中不妨簡單一些,但幾個主要步驟是不能省、不能亂的,否則品茶也就失去了意義,變成純粹的解渴了。

第一步:用開水溫杯,讓杯子預熱,這樣有助於茶水香氣的散發;

第二步,放茶葉。此時可觀賞茶葉的色澤、形狀、品質;

第三步,洗茶。第一次衝的茶湯是不飲的,將其淋在杯蓋上,淋完後還可聞到茶葉散發出來的清香;

第四步,觀茶。重新沖泡茶葉,欣賞茶葉在沖泡時上下翻騰、舒展、沉靜之過程;

第五步,品茶。先用舌尖舔,感受其甜潤的味道。再喝一口,細細品茶的滋味;

第六步,回味。喝完第一口茶後,還可以一邊回味,一邊聞茶杯留下的餘香

九:安溪鐵觀音


十大名茶及沖泡方法 趕緊學,以後準用的到


鐵觀音,同為著名烏龍茶品種,產於福建安溪,鐵觀音是烏龍茶的極品,其品質特徵是:茶條捲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晴蜓頭、螺旋體、青蛙腿。沖泡後湯色多黃濃豔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久,俗稱有“音韻”。茶音高而持久,可謂“七泡有餘香”。

鐵觀音的製作工藝十分複雜,製成的茶葉條索緊結,色澤烏潤砂綠。好的鐵觀音,在製作過程中因咖啡鹼隨水分蒸發還會凝成一層白霜;沖泡後,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飲,先聞香,後嘗味,頓覺滿口生香,回味無窮。近年來,發現烏龍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後,鐵觀音更風靡日本和東南亞。

沖泡方法:

沖泡按其程序可分為八道:

1、白鶴沐浴 (洗 杯):用開水洗淨茶具

2 、烏龍入宮 (落 茶):把鐵觀音茶放入茶具,放茶量約佔茶具容量的五分;

3、懸壺高衝 (衝 茶):把滾開的水提高衝入茶壺或蓋甌,使茶葉轉動;

4 、春風拂面 (刮泡沫):用壺蓋或甌蓋輕輕颳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潔淨;

5、 關公巡城 (倒 茶):把泡一,二分鐘後的茶水依次巡迴注入並列的茶杯裡;

6 、韓信點兵 (點 茶):茶水倒到少許時要一點一點均勻地滴到各茶杯裡;

7、 鑑嘗湯色 (看 茶):觀嘗杯中茶水的顏色

8、 品啜甘霖 (喝茶):乘熱細綴,先聞其香,後嘗其味,邊啜邊聞,淺斟細飲。飲量雖不多,但能齒頰留香,喉底回甘,心曠神怡,別有情趣。

鑑別方法: 

產於福建安溪縣。葉體沉重如鐵,形美如觀音,多呈螺旋形,色澤砂綠,光潤,綠蒂,具有天然蘭花香,湯色清澈金黃,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轉甜,耐沖泡,葉底開展,青綠紅邊,肥厚明亮,每顆茶都帶茶枝,假茶葉形長而薄,條索較粗,無青翠紅邊,葉泡三遍後便無香味。

十:祁門紅茶


十大名茶及沖泡方法 趕緊學,以後準用的到


祁門紅茶,簡稱祁紅,為工夫紅茶中的珍品,國際上享有盛譽的紅茶品種。產於安徽省祁門、東至、貴池、石臺、黟縣,以及江西的浮樑一帶。茶葉的自然品質以祁門的歷口、閃裡、平裡一帶最優。祁門茶區的江西“浮樑工夫紅茶”是“祁紅”中的佼佼者,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豔”四絕馳名於世。

紅茶的沖泡:

紅茶飲用廣泛,這與紅茶的品質特點有關。如按花色品種而言,有工夫飲法和快速飲法之分;按調味方式而言,有清飲法和調飲法之分;按茶湯浸出方式而言,有沖泡法和煮飲法之分。但不論何種方法飲茶,多數都選用茶杯衝(調)飲,只有少數用壺的,如沖泡紅碎茶或片、末茶。現將紅茶飲法介紹如下。

⑴置具潔器:一般說來,飲紅茶前,不論採用何種飲法,都得先準備好茶具,如煮水的壺,盛茶的杯或盞等。同時,還需用潔淨的水,一一加以清潔,以免汙染。

⑵量茶入杯:通常,結合需要,每杯只放入3-5克的紅茶,或1-2包袋泡茶。若用壺煮,則另行按茶和水的比例量茶入壺。

⑶烹水沏茶:當量茶入杯後,然後就衝入沸水。如果是高檔紅茶,那麼,以選用白瓷杯為宜,以便察言觀色。通常沖水至八分滿為止。如果用壺煮,那麼,先應將水煮沸,而後放茶配料。

⑷聞香觀色:紅茶經沖泡後,通常經3分鐘後,即可先聞其香,再觀察紅茶的湯色。這種做法,在品飲高檔紅茶時尤為時尚。至於低檔茶,一般很少有聞香觀色的。

⑸品飲嘗味:待茶湯冷熱適口時,即可舉杯品味。尤其是飲高檔紅茶,飲茶人需在品字上下功夫,緩緩啜飲,細細品味,在徐徐體察和欣賞之中,品出紅茶的醇味,領會飲紅茶的真趣,獲得精神的昇華。

如果品飲的紅茶屬條形茶,一般可沖泡2-3次。如果是紅碎茶,通常只衝泡一次;第二次再衝泡,滋味就顯得淡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