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保護的意義及文化研究價值

古建築是先人為我們留下的珍貴文化瑰寶,它具有歷史、文化、科技、藝術等 多方面價值。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築,既是研究某一階段歷史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又是社會、文化變遷的歷史見證。

中國古建築保護的意義及文化研究價值

作為古代文化遺存,古建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經受著風霜雨露,水火雷電等自然災害的無情侵襲,不可避免的要給古建築造成損傷.殘壞.坍塌,加上人為的破壞情況日趨嚴重,古建築保護勢在必行。

中國古建築保護的意義及文化研究價值

一、古建築保護的意義

古建築反映了國家歷史的輝煌,表現了過去中國的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的偉大成就。古建築保護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古建築保護就是保護歷史文化的載體

古建築是一種文化精神的載體,通過古建築,可理解豐富的文化內涵。在一定意義上,它們是某個城市“歷史記憶的符號”和“城市文化發展的鏈條”,因為,它們見證了這個城市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曆史的滄桑變化。一旦破壞,就再難以恢復和接續。一座古代的建築無論如何破舊,其內在的文化內涵與千年的歷史痕跡是無法被替代的。反之,一座當代的仿古建築無論在外形上做的多麼神似,但如果其內在的歷史遺蹟幾乎為零,其文化內涵肯定無法達到與古蹟相同的高度。記錄歷史,展示文化,載託靈魂,就是古建築的真正意義和價值。將古建築的歷史因素進行完整的傳承與表達,便是今天古建築保護的真正意義。因此,我們再去欣賞古建築時不應只關注其外在的美學特徵,更應透過古建築的磚牆看到其內在的文化魅力。

中國古建築保護的意義及文化研究價值

2.古建築是啟發愛國熱情和民族自信心的實物

中國有著光輝燦爛的文化,而中國的古建築藝術更是東方藝術的奇葩。它不但完全獨立於西方建築體系,更影響著周邊國家的建築特色,形成了東方古典建築體系。參觀中國古代建築不僅可以感悟到其獨特的魅力,更是讓國人感受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偉大,為我們曾創造出如此精湛的建築品而自豪。河南登封縣的嵩嶽寺塔,是一座用青磚和黃泥壘砌的高40m 的佛塔,在地震山搖和狂風暴雨等安然無恙地經歷了將近15 個世紀,這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蹟。位於首都北京城的故宮,建築設計極為精湛,金碧輝煌的琉璃屋頂,瑩白無暇的玉石雕欄,殷紅肅穆的宮牆殿柱蔚為壯觀,使人感慨不已.浮想聯翩。然而,故宮歷經滄桑,飽經劫難,又因不能盡情飽覽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典藏而遺憾不已!

中國古建築保護的意義及文化研究價值

3.古建築是研究歷史的實物例證

古代建築和其他物質文化遺存一樣,是社會不同發展階段遺留下來的實物,我們從對古建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同一時期其他科學的發展情況和當時所達到的水平。例如,河北趙縣的趙州橋,距今已有1400 年,是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橋。趙州橋是一座弧形單孔石拱橋,單孔跨度為37.4m,在橋兩端採用敞肩拱的形式各闢兩個券洞。這種設計,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衝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在世界土木工程橋樑史上是一個創舉。如果當時沒有數學.工程力學.物理學的相當發展,這橋是難以建成的。對於建築史的研究來說,古建築更是直接的實物例證,因為任何一座古建築都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所反映的是當時的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及科學技術水平.工藝技巧.藝術風格.風俗習慣等等。因此,研究中國建築史,古建築是最好的例證。

中國古建築保護的意義及文化研究價值

《威尼斯憲章》說“: 世世代代人民的歷史文物建築飽含著過去歲月傳下來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傳統的活的見證……。”保護古建築便是保護人民千百年傳統的見證,不保護古建築便是自毀國家歷史文明的見證。

4.古建築是發展旅遊業的重要物質基礎

隨著生產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人民對文化的需要將更為迫切。古建築在新的時期又擔當起文化休閒娛樂場所這樣一個新的歷史使命。如果一個旅遊目的地擁有獨特的古建築,那麼該古建築會在目的地形象中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古建築資源本身擁有的巨大品牌效應,可提高遠距離遊客的到訪率。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大,這些名勝古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友人紛紛前來參觀遊覽,為促進城市旅遊事業的發展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與此同時,也帶動了城市公路交通和服務行業等相關部門的迅速發展。由此可見,這些古建築不僅是各市人民休閒.娛樂的場所,更是發展旅遊事業的重要物質基礎。

中國古建築保護的意義及文化研究價值

5.古建築是新建築設計和新藝術創作的重要借鑑

中國的古建築在藝術和技術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世界建築史上有著極其豐富而輝煌的成就,在建築佈局.材料.施工.藝術裝飾.傳統風格等方面,是幾千年來無數工匠們在長期建築實踐中多積累下來的經驗。這些古代技術成就,對現有的有關專業人員,有著極大的啟迪和示範作用。如中國古建築木結構的構建原理和它獨特的防震方法,對現代結構抗震技術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

中國古建築保護的意義及文化研究價值

二、古建築保護需要解決的問題

對於古建築保護工程的“理念”的思考以及對古建築保護研究所面臨的挑戰與搶救,進行了重點的表述。讀後讓我對正確“理念”的形成對實際保護工作中正確的理論指導,正確的工作方向性有著基礎與前提的重要作用這一理論點有了更全面更科學的認識。

中國古建築保護的意義及文化研究價值

在文物保護尤其是古建築保護方面針對“保存現狀”,“恢復原狀”曾辯論不休。同時又對“原狀”的界定又有爭議。這也就是對今後在古建築應如何更合理更科學的進行保護研究提出了課題。理念形成的正確與否將勢必影響實踐工作的方向。所以應重視理論以及理念的重要性,基礎性。通過嚴謹的分析,不斷的試驗,來豐富更重要的是完善古建築保護和究的理念。只有理念的完善才能更合理科學的進行文物保護和研究。

中國古建築保護的意義及文化研究價值

在“落架大修”時少有對現狀和原狀的爭議,通過對應縣淨土寺保護的實踐工作不難得出“原生態”的就地保護可以保存大量的“歷史信息”,盡力的做現狀“原生態”的保護,使歷史信息的載體少受干擾。保留“現狀”可以讓更多的保護研究者從不同時期應用不同的手段與技術從不同的角度,方面進行分析與研究。對於不可移動的文化遺產,文物古建等保護,關鍵在於“不移動”。對於“大落架”這樣的大移動更應慎之又慎,儘量避免。而局部的修繕是“小干擾”但也要謹慎從事。在文物保護工作中應提倡維護保養。維持不塌不漏。這種干擾最小的工程。

中國古建築保護的意義及文化研究價值

無論是“帶病延年”還是“卻病延年”其關鍵所在是“延年”。雖然有些古建築因為時間,自然條件等等客觀因素使其“小病纏身”但這種“小病”不是致命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文物保護工作中,從“治微杜漸”,“加固補強”這些辦法入手,對文物,古建等要“卻病”或“帶病”。使其“延年”。

古建築保護需要全民參與,共同保護,要恢復其固有的原始感覺,積極保護古建築所處的環境,保護歷史街區,還古建築遺產一個原貌.一個固有的原始風格.原有的歷史價值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