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河南是陸琿戎故里?

井蓋遇賊


說河南是陸渾戎故里,有些不妥,但是陸渾戎自公元前638年遷徙至洛陽平原上的伊川以來,也有兩千多年了。從這個時間來說,把河南當作陸渾戎故里也未嘗不可。

陸渾戎大約是允姓姜氏,也有學者認為他們是遷徙至河南後分化成了姜姓和允姓兩支。


《左傳·昭公九年》記載,公元前533年,成周甘地(河南洛陽西南)之人與晉國大夫閻嘉爭奪閻地的田土。為此,晉國樑丙、張趯(音替)率領陰戎(陰地之戎,河南盧氏東北)來討伐潁地(河南登封東)。周景王氣憤不已,派詹桓伯去指責晉國,說:“……先王把檮杌(音淘誤)等四凶流放到四裔,讓他們抵禦山中魑魅。所以,允姓之戎居住在瓜州。伯父惠公從秦回到晉國,將他們引誘前來,讓他們逼迫各姬姓國,侵入我們的土地。戎人佔有中國,究竟是誰之過錯?……”

從這段記載可知,陸渾戎在遠古屬於“四凶”之一的檮杌,與周人關係並不好,被放逐到瓜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肅敦煌附近。在西周時,陸渾戎經常入侵渭河平原,成為周人的大敵。


公元前790年,史料記載“姜氏之戎”敗周宣王於千畝:在當時,為了加強周王畿內的防禦,周宣王還特地從江漢流域調入大量南國之師進行協防。然而戰事發生後,不但南國之師全軍覆沒,連周宣王自己也被陷戰場。要不是趙氏之祖奄父駕馭技術高超,周宣王自己差點也為國捐軀了!


然而,西周滅亡後,陸渾戎意外地與晉國聯姻,陸渾戎之女成為晉惠公的母親。因為這層關係,在秦穆公威逼、晉惠公利誘之下,公元前638年,陸渾戎整體遷徙至河南伊川:“初,平王之東遷也,辛有(周王室大夫)適伊川(伊水流域),見被髮(披髮)而祭於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禮先亡矣。’秋,秦、晉遷陸渾戎於伊川。”(《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因為晉國這次解救了陸渾戎,從此他們世世代代都忠心耿耿地為晉國服務。


公元前627年,秦晉崤函之戰,晉人在前,陸渾戎在後,前後夾擊擊敗秦軍;公元前533年,晉大夫與王室爭奪土地,又是帶著陸渾戎前往;此外,晉國的大小戰事,陸渾戎無不積極參與。

但是,到了後期晉國霸業衰落之時,卻對陸渾戎的忠心產生了懷疑。

公元前525年,晉頃公去疾元年,晉國突然派出屠蒯到周王室,請求到洛水和三塗山祭祀。三塗山在今天河南嵩縣西南,伊水之北。因為洛水和三塗山都是周王室領土,所以晉人要先請求周王室許可。

周大夫萇弘聽說此事後,立刻對卿士劉子說:“客人(指屠蒯)容貌兇猛,恐怕不是為了祭祀,大概是要討伐戎人了!陸渾戎如今與楚國交好,肯定是因為如此。請您準備好吧!”於是,劉子馬上對陸渾戎加強了戒備。


9月,晉國荀吳帥師從孟津渡過黃河,派出祭史,祭祀洛水。

陸渾戎見晉人只是祭祀,對他們豪不防備,還派出軍隊跟從荀吳。由此可見,陸渾戎雖然與楚國走得越來越近,但是並沒有背叛晉國。結果,趁陸渾人豪不防備,荀吳只用三天就滅了陸渾戎,還當眾宣示陸渾戎心向楚國的罪狀。

陸渾子被迫逃亡楚國,他的眾多部下則逃往甘鹿(河南嵩縣西北)。因為提前做好了準備,周王室也趁火打劫,俘獲了大量的陸渾人。

從此,陸渾戎消失在了歷史舞臺上,距離他們東遷伊川剛剛過去了113年。


從陸渾戎的歷史來看,他們在周之前居住在哪不可知,西周時居住在甘肅敦煌,長達四百多年;東周時從敦煌遷徙至河南伊河流域,定居也有113年。此後,陸渾戎逐漸融入了中原序列,成為中華民族中的一員。要說“故里”,河南也算是陸渾戎的故里之一吧!


欲雲談史論今


糾正一下:是“陸渾戎”不是“陸琿戎”,東周時期卻是有陸渾戎遷移河南的記載,但是說河南是“陸渾戎”故里有些欠妥。

"2015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其中之一就是在洛陽鳴皋鎮徐陽村發現陸渾戎貴族墓地,發掘包括200多座墓葬、8座車馬坑、30餘座灰坑、10座燒窯,還有和一座南留古城,《洛陽日報》曾對其專題報導,讓久已消失的陸渾戎再次吸引了廣泛的關注。

陸渾戎是西戎的一個分支,《左傳》記載,原來居住在瓜州,實力強大,西周末年陸渾戎乘周王室東遷之機,東遷到今陝西和河南交界的崤山、熊耳山一帶。秦穆公奉周天子令,征伐西戎,多次與其過招,均不能降服。公元前638年,陸渾戎被秦晉兩國強行遷到今河南洛陽伊河流域,公元前525年被晉國所滅。

“故里”是老家的意思,陸渾戎原居“瓜州”,這裡才能稱為陸渾戎的故里。陸渾戎是“西戎”的一支,西戎在西周到戰國,主要是指氏羌系各部落,主要分佈在古黃河下游的河南、晉南、陝西、冀南等地。

《國語·晉語》記述,炎、黃二帝為兄弟,是少典氏。黃帝得姓姬,炎帝得姓姜。《九州之戎與戎禹》中更指明:"姜之與羌,其字出於同源,以羊為圖騰,在姓為姜,在種為羌。"所以羌族的分支西戎也是炎帝部落的後裔,正宗的炎黃子孫。戎人中的姬姓之戎,就和周人同宗同祖,周平王舅公的申國就是西戎的一支。


睜眼看西安


中央臺紀錄片,的確是這樣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82e26b304ce53b447a4f6bfffe4af2c8\

辣個藍人丶丶


自古西戎東夷南蠻北狄,不用說都明白,路戎故里在陝縣以西某地,路戎為西戎的一支而已,因秦戎關係緊密,被秦遷之周室之南,以作為自己的內應,用來噁心周天子,並作為自己前進東方的排頭兵。不過周天子居於華夏核心之地,畢竟懷有天子之德,一方面以德化之,一方面借晉楚之手武力征討,終滅此戎,其殘部被南遷長江流域。因此此戎對天子腹地華夏核心並未造成多大禍害。倒是在此戎的故里和祖地,其祖宗曾經大破鎬京,並與秦戰多年,大部分被秦降服,與秦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緊密關係,並對秦人尚武風格有莫大影響。不過因此,華夏諸國,常把西秦和戎狄並稱為虎狼之國。


石珀天



陸渾戎是從西北地區遷到洛陽附近,來震懾周天子的。看看地圖就知道了,所謂的犬戎在哪裡?另外,西周亡於西北地區的犬戎。



三戶老人


當年黃帝炎帝帶著華夏軍隊從洛陽出發,消滅了盤據在西安的戎渾老賊,收復陝西后,大批陸渾戎家屬俘虜無法處理,因為婦女兒童巨多,實在不仁心殺死他們,但又怕放了,會畄下後患。再三考慮,決定將這些俘虜押回華夏腹地,據記載,將他們編為九組,分給耕地,然後在適當看管的情況下回歸自然生存。

現在洛陽南邊的陸渾水庫一帶便是其一。

這段歷史充分說明了我華夏民族和軍隊高尚的道德。說明了華夏軍隊歷來就是勝利之師,仁義之師!

希望有些人學會感恩 ,一直黑河南有損道德!不能以抬自己為目的,汙衊他人。

歷史是正直的。毋容歪曲!


行者無疆68888


不是故里,是殖民地!河南只是中華先祖的殖民地


飄逸的歷史


提出此問題的人,歷史知識欠缺,不然就是地域黑對洛陽有偏見,有位西安網友講的非常清楚,陸渾狨祖籍瓜洲,遷移至洛陽的陸渾庫區,為這位西安網友點贊。希望提出此問題的人多讀書,不要貽笑大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