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造假是網際網路行業通病,爲何只有馬蜂窩成衆矢之的?

最近,馬蜂窩旅遊網涉嫌數據造假一事備受輿論關注,馬蜂窩副總裁於卓最近回應稱,該事件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運營,還希望公司在未來兩三年之內完成IPO。

雖然馬蜂窩方面表示沒有影響,但影響已經產生。如今OTA(Online Travel Agency,在線旅行社)平臺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本來在頭部平臺優勢地位漸顯的情況之下,馬蜂窩的生存空間就愈加艱難,而此次造假事件的曝光對於馬蜂窩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數據造假是互聯網行業通病,為何只有馬蜂窩成眾矢之的?

可以想見,這波輿論危機對馬蜂窩的融資與估值都會產生不小的影響。有消息稱,如果馬蜂窩數據造假一事最終坐實,那麼其估值將會從175億元降至20多億元,可見輿論危機的影響有多大。

關於馬蜂窩造假的真相,目前還沒有確切的定論,且不論其造假是主動或被動,可以確定的是,數據造假是互聯網行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不論是“水軍”還是“爬蟲”,都在互聯網行業中存在已久。馬蜂窩事件僅是其中之一,但卻折射出了流量時代背後互聯網商業模式中的一些問題。

其實這和馬蜂窩的經營模式也不無關係。不可否認,馬蜂窩懂得如何實現差異化競爭,在攜程、途牛、驢媽媽等同行的競爭態勢之下,如果還是僅僅做簡單的票務、酒店、景點預訂之類的業務就會平平無奇,所以選擇自由行業務是實現差異化不錯的途徑。

可以說,馬蜂窩是靠UGC內容崛起的,然而UGC對於攻略、遊記等內容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只有內容被關注和認可,馬蜂窩才能實現藉由流量變現的目的。

數據造假是互聯網行業通病,為何只有馬蜂窩成眾矢之的?

此外,互聯網最狂熱的時期已經過去,不少只靠商業模式和互聯網概念的創業型公司相繼倒閉,所以把故事講好就能拿到真金白銀的時代也一去不返,加上經濟環境的影響,投資機構都格外謹慎。在這種情況下,流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讓投資方看到企業或平臺的引流能力,才可能吸引他們的目光。

於是灰色產業鏈應運而生,甚至水軍都公司化制度化運作了,數據造假氾濫程度由此可知。監管和處罰力度的不到位更使這種買賣有機可乘。所以我們能看到動輒10萬+的閱讀量,上百萬、上千萬甚至上億的播放量和點擊量。

對於諸多互聯網平臺而言,龐大的用戶數據是其賴以生存的核心要素,對馬蜂窩而言也是如此。那麼既然數據造假是行業通病,為何只有馬蜂窩成了“眾矢之的”呢?

馬蜂窩數據造假最早是由數據機構曝出的,不是競爭對手也不是個人用戶,數據平臺列舉了精確的數據和例子讓大眾更確信這一事件的真實性。在馬蜂窩發佈聲明進行澄清之後,數據機構又拿出了更多證據來證明此前的爆料,可以看到馬蜂窩發聲明平息輿論的做法並沒有起作用,反而引出了更多“實錘”陷自身於更大的漩渦之中。

數據造假是互聯網行業通病,為何只有馬蜂窩成眾矢之的?

儘管數據造假的初衷是為了吸引用戶以獲得更多利益,但長此以往會給各方都帶去負面影響。

對用戶來說,如果數據造假事件越來越多,即使不被媒體揭露出來,用戶在產品體驗的過程中也能有切身體會,久而久之會降低用戶粘性,造成用戶流失。

對行業而言,數據造假現象嚴重,會導致實際的商業轉化率越來越低,而合作方或投資方會將商業轉化價值作為重要的參考標準,如果一直繼續下去無異於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數據造假是互聯網行業通病,為何只有馬蜂窩成眾矢之的?

目前對於不少企業而言,不買流量就會被看作是不具備吸引流量的能力,但是造假之後卻又難獲實際的商業利益,長此以往會陷入惡性循環。所以監管力度和相關制度也極為重要,因為它們是引導互聯網行業走上健康發展軌道的重要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