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蜂窩」被捅!陰謀論回應不了公衆疑惑

10月21日,一篇指控互聯網企業“馬蜂窩”數據造假的文章,一舉捅爆了業界與輿論的馬蜂窩。這篇署名“梓泉&乎睿數據”的文章,矛頭直指馬蜂窩旅遊網這家去年剛剛獲得1.33億美元融資,估值175億美元的企業,一時引發了強烈的爭議。對此,有互聯網領域“大V”表示,這起事件“可以說是年度醜聞預定”,而這也從側面說明了這篇文章指控內容的嚴重性。

“馬蜂窩”被捅!陰謀論回應不了公眾疑惑


根據這篇文章的指控,在馬蜂窩旅遊網上,從其他網站一字不差地“搬運”而來的點評內容高達1800萬條,超過了該網站一貫宣傳的“2100萬條真實點評”的80% 。文章作者認為,該網站上共有7454個抄襲賬號,其中包括不少“官方賬號”,再加上反常的點評發佈時間,讓他相信馬蜂窩旅遊網存在有組織的蓄意造假行為。

面對如此嚴重,而且充滿“實錘”數據的指控,即將展開下一輪融資,並且有意上市的“馬蜂窩”自然迅速做出了回應。10月22日早間,馬蜂窩旅遊網發佈聲明,一方面承認部分點評造假,表示已對涉嫌虛假點評的帳號進行清理,但同時也指責引起爭議的文章“內容片面,存在明顯誤導傾向”。

在聲明的最後,“馬蜂窩”措辭嚴厲地表示:“針對該文中歪曲事實的言論,和已被查證的有組織攻擊行為,馬蜂窩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然而,這種聲色俱厲的表態,不僅沒有在輿論場上為“馬蜂窩”贏得支持,反而引起了許多網民的反感。

“馬蜂窩”被捅!陰謀論回應不了公眾疑惑


其實,作為遭受指控的當事企業,“馬蜂窩”的回應在法律層面上倒也無可厚非。不論真相如何,“馬蜂窩”都有權利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並且和文章作者對簿公堂。然而,在情理上,這樣的聲明也確實惹人反感,怪不得網友“不給面子”。

一方面,“馬蜂窩”在這份聲明中,並沒有充分回應文章的全部指控,而是在道歉的同時,用了很大的篇幅宣傳“馬蜂窩”的優點,難免讓人覺得不夠誠懇;另一方面,這份聲明還表現出一種強烈的對抗情緒,處處暗示指控文章動機不純,彷彿存在著一個有意抹黑“馬蜂窩”的幕後黑手。這種缺乏證據支撐的指控,自然會降低圍觀群眾對這家企業的好感。

“馬蜂窩”被捅!陰謀論回應不了公眾疑惑


其實,“馬蜂窩”想要逃離負面輿論的泥淖,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通過實實在在的數據,直接反駁涉事文章,以真憑實據證明自己的清白。在這個問題上,普通網民的心裡自然有一杆秤,與此同時,也不乏有IT領域的專家,可以在更專業的層面驗證雙方陳列的數據,判斷孰是孰非。

然而,“馬蜂窩”並沒有用事實說話,卻祭出“陰謀論”的大旗,率先在對方的動機這個很難證實的問題上做起文章,一下子讓事情變得複雜起來。這種做法,不僅對澄清事實真相毫無助益,反而會讓人們懷疑,“馬蜂窩”是否缺乏足夠的“實錘”來正面反擊,只會起到“越描越黑”的負面作用。

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外國,我們都見過太多風光無限的企業,因為一著不慎,頃刻之間滿盤皆輸的案例。“馬蜂窩”如果不能吸取教訓,正確應對這次危機,就有可能會重蹈覆轍。事實是最好的證據,“嘴仗”打得再痛快再激烈,也不能讓用戶真正信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