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睿數據為何手撕“馬蜂窩”?

一、事件概述

2018年10月21日,自媒體人梓泉和乎睿數據發佈了一篇《估值175億的馬蜂窩竟是一座殭屍和水軍構成的鬼城?》文章。文章指出,成立於2006年、已獲得4輪融資的馬蜂窩旅遊存在點評大量造假,通過從大眾點評、攜程、Yelp等網站抓取相關點評。通過數據分析得出2100萬條點評中有1800萬條是抄襲的,抄襲率達85%,而且是通過機器人抄襲的。

乎睿數據為何手撕“馬蜂窩”?


於是乎,輿論一篇譁然,估值175億的馬蜂窩是如此“水貨”。

2018年10月22日,針對上述報道,馬蜂窩回應稱,對全站數據進行了檢查,點評內容在馬蜂窩整體數據量中僅佔比 2.91 %,涉嫌虛假點評的帳號數量在整體用戶中的佔比更是微乎其微,馬蜂窩已對這部分帳號進行清理。自媒體文章所述的馬蜂窩用戶數量,與事實和第三方機構數據都嚴重不符。同時,馬蜂窩起訴深圳乎睿數據有限公司、梓泉名譽侵權案獲立案。

乎睿數據為何手撕“馬蜂窩”?


2018年10月23日消息,針對馬蜂窩的起訴,乎睿數據發佈聲明稱,乎睿數據團隊現在還是懵比的,除了看得到摸得著的數據,乎睿數據並未將注意力投向其它方面,也從未評論過馬蜂窩其它方面的優點或缺點。曝光馬蜂窩數據造假,純屬順手而為之,並沒有特意針對任何個人或企業。

乎睿數據為何手撕“馬蜂窩”?


一時間拳來腳往,好不熱鬧。熟知馬蜂窩的看官們,逐漸的也記住了一個新公司的名字——乎睿數據。

二、乎睿數據為什麼要手撕“馬蜂窩”?

誰是乎睿數據,有這麼大的本事,竟敢手撕估計175億的“馬蜂窩”?

乎睿數據,成立於2018-01-11深圳南山區中山園路TCL科學園區,註冊資金102萬元人民幣,目前三位註冊股東,均來自於美國名校,各佔1/3的股權(這樣的股權結構的公司,多像兄弟結義),精通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大數據分析等業務領域。

乎睿數據的主營業務就是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大數據分析。公司成立後,需要廣而告之,102萬的註冊資金,還不夠他們一個人一年的工資,最有效、最經濟的廣告方式就是找名人名家“開撕”,媒體就免費曝光了。剛好倒黴的、有問題的馬蜂窩送上門來。

有了好的食材,還得有好的廚師,最好是花式廚師,好吃又好看。於是乎,乎睿數據與著名自媒體人梓泉成了最佳搭檔。

乎睿數據為何手撕“馬蜂窩”?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乎睿數據手撕“馬蜂窩”,公乎?私乎?名乎?利乎?

從商業操作上看,是一個投入產出比極高的上乘之作。

有興趣來投資伐?

人生過半,忘卻已大於記憶,怕來不及,用 “文字不滅”,追憶我們的似水年華。

文字不滅

工作|閱讀|生活|憧憬

乎睿數據為何手撕“馬蜂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