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蜂窩”被捅出來什麼?造假,成了互聯網的大毒瘤

提起馬蜂窩,想必很多人都是畏懼的。所以,小時候大人們總是諄諄告誡:馬蜂窩是不好惹的!

“馬蜂窩”被捅出來什麼?造假,成了互聯網的大毒瘤

不過這兩天,互聯網上的“馬蜂窩”卻遭人無情捅破――10月21日一篇題為《估值175億的馬蜂窩,竟是一座殭屍和水軍構成的鬼城?》的10萬+流量網絡報道被流傳。文章曝出,馬蜂窩最為核心的2100萬“真實點評”裡面有1800萬條是通過機器人從大眾點評、攜程等網站的用戶點評信息抄襲的。

“馬蜂窩”被捅出來什麼?造假,成了互聯網的大毒瘤

事件激起了互聯網的強烈反應,馬蜂窩也就此發表了聲明。

如果該文報道屬實,那正在準備新一輪融資的馬蜂窩的估值將大打折扣。看來這篇文章的出現時機卡位精準,是不是真是“有組織的攻擊”,我們拭目以待。

搬運“點評”為那般?

“馬蜂窩”被捅出來什麼?造假,成了互聯網的大毒瘤

馬蜂窩原本是一個創立於2006年旅遊社區,創始人為陳罡、呂剛。很不尋常的是,社區運營了五年後,到2010年,馬蜂窩才正式宣告開張掛牌(公司化運營),轉變為一家集數據處理和交易服務與一體的在線旅遊公司。

因為前期多年積累下來的用戶基礎和業內口碑,依靠“內容+交易”的故事,馬蜂窩在2011年至2017年成功獲得4輪2.38億美元融資。今年8月份,網上又盛傳馬蜂窩即將進行3億美元的投融資,其估值或將達到20至25億美元。

“馬蜂窩”被捅出來什麼?造假,成了互聯網的大毒瘤

互聯網創業公司估值一輪輪推高,就需要更多的故事素材。很多公司由此深陷抄襲衝動,以期拉高交易量或美化數據量也就不難理解了。

“馬蜂窩”被捅出來什麼?造假,成了互聯網的大毒瘤

攤上這檔子事,馬蜂窩其實也怨不得“捅窩”的人,正所謂“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即使這是機器人乾的。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事件卻不是孤立的。最近多起互聯網公司被爆出信息或者數據造假,對於時下的互聯網產業來說,也顯得意味頗深:

“馬蜂窩”被捅出來什麼?造假,成了互聯網的大毒瘤

流量的紅利期正在退潮,與之相伴的是,大數據和內容時代的到來讓整個互聯網行業對於數據、點評這些深度運營路徑的依賴日漸深重。在利益的驅動下,數據和內容的純淨性受到了巨大的威脅。

與此對應的是,大批有著深厚傳媒背景的從業人員轉型進入自媒體,自媒體高度發達,由此建構起來的調查報道專業能力,隨時都可能做出一篇調查紮實、刀刀見血的爆文。而“黑公關”的真實存在,又可能讓企業腹背受敵、防不勝防。

“馬蜂窩”被捅出來什麼?造假,成了互聯網的大毒瘤

互聯網企業的數據,究竟還有多少是真實的?還會有多少知名公司會被曝出“造假”?答案,不得而知。

流量和估值導向下的互聯網“原罪”——技術性造假

“馬蜂窩”被捅出來什麼?造假,成了互聯網的大毒瘤

比起馬蜂窩的“鬼城”質疑,58同城及趕集網等網站的“造假”原罪似乎更直接讓人們感受到了切膚之痛——近段時間,58同城多次因平臺出現虛假詐騙信息而被推上風口浪尖,受騙者被騙金額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涉嫌詐騙金額或超數百萬。

“馬蜂窩”被捅出來什麼?造假,成了互聯網的大毒瘤

除卻大量虛假招聘且涉嫌詐騙的信息外,租住房平臺、二手車買賣等也無一例外已經成為58同城這一類互聯網平臺的“閃亮”標籤。

然而,針對上述種種,58同城平臺客服卻對用戶投訴不予受理或拖延反饋,即便處理也只是刪除相關鏈接。

“馬蜂窩”被捅出來什麼?造假,成了互聯網的大毒瘤

試問,這樣的互聯網企業,雖然依靠每日近億的瀏覽量讓其屹立於市場,但又怎能不受到來自於用戶和媒體的“撻伐”?

除此之外,互聯網江湖的技術性造假,還有別處“風景”。

“馬蜂窩”被捅出來什麼?造假,成了互聯網的大毒瘤

今年7月,大量小紅書用戶反映,大眾點評冒用小紅書用戶名稱賬號,批量建立虛假賬號,抄襲及搬運用戶在小紅書發佈的原創筆記。一天後,大眾點評即回應採取措施,將其全部清理下線,並通過技術手段確保該類問題不再出現。

“馬蜂窩”被捅出來什麼?造假,成了互聯網的大毒瘤

連神一般存在的亞馬遜,近期也被曝出大力整頓平臺上“刷好評”的商戶和內鬼,和幾年前淘寶遇到的困境一模一樣。

技術性造假,利用爬蟲機器人和虛假機器人賬戶,最大的特點可以進行大規模造假,危害性非常大。

“馬蜂窩”被捅出來什麼?造假,成了互聯網的大毒瘤

除了這些技術性造假之外,還有因為業務模式缺陷帶來的造假,58趕集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還有早期的婚戀網站,都是因為平臺沒有建立嚴格的信息核實機制,導致騙子出沒其中,用戶被騙層出不窮。

產業轉型時代,洗清原罪才能得“民心”

“馬蜂窩”被捅出來什麼?造假,成了互聯網的大毒瘤

互聯網創業初期,似乎有各種各樣的“假”,淘寶創立初期,沒有用戶,公司運營人員要去下單,QQ出生初期,馬化騰要親自扮演用戶去和別人聊天,滴滴創業初期,要付錢讓員工去平臺上打出租車。

“馬蜂窩”被捅出來什麼?造假,成了互聯網的大毒瘤

因為互聯網項目大多數是建立從無到有的商業模式,用戶、商戶很多時候都要從零開始,初期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吸引人氣、或者是親身體驗產品,可以說是一種正常的運營手段。

“馬蜂窩”被捅出來什麼?造假,成了互聯網的大毒瘤

但是,利用爬蟲和水軍,大規模生成虛假用戶、虛假內容,或者平臺有意無意縱容虛假信息、惡意欺詐行為,則是“原罪”。

以所謂“運營”的名義來掩蓋“惡意造假”的事實,只會讓企業飲鴆止渴,越陷越深。

“馬蜂窩”被捅出來什麼?造假,成了互聯網的大毒瘤

中國經濟轉型給互聯網產業正帶來新的資本規則、市場規則,中國社會轉型也給互聯網產業帶來新的輿論規則、監管規則。如果沒有認清其中的形勢,還是依靠爬蟲抄襲搬運、水軍、黑公關等作惡手段經營企業,真惹上什麼大事,到時就不僅僅是企業估值高低問題了,很可能就是生死存亡。

“馬蜂窩”被捅出來什麼?造假,成了互聯網的大毒瘤

不信?大家看看快播的破產、政泉控股被罰600億、長生生物被罰91億,雖然後兩者不是互聯網公司。但是,其中的信號非常明確:守法守規經營,相安無事;作惡多端,或許就要傾家蕩產。

互聯網作為大數據的載體,本身的虛擬性更有利於各種“偽數據”產生和“偽信息”的滲透。任由其野蠻生長下去,無論是給企業還是給社會,都將帶去難以估量的損失。

面對技術性造假這樣一個嚴峻課題,社會又該如何應對呢?

“馬蜂窩”被捅出來什麼?造假,成了互聯網的大毒瘤

1、 平臺開始自律,不要再為估值的提升,而進行惡意造假。停止造假,早日洗脫原罪;

2、 平臺自覺加強監管,填補商業模式或者業務運營上的漏洞,堅決堵住虛假、欺詐信息的發佈;

“馬蜂窩”被捅出來什麼?造假,成了互聯網的大毒瘤

3、 加強輿論監督,讓造假行為暴露在陽光下,無處遁形;

4、 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對造假的監管,讓造假者付出經濟和法律上的代價。除了內容、用戶這些數據造假,更要嚴厲打擊水軍和黑公關這兩大毒瘤(有關機構自己要帶好頭,遵守法律,停止僱傭水軍了)。

“馬蜂窩”被捅出來什麼?造假,成了互聯網的大毒瘤

在互聯網發展的下半場,只有實現真正商業價值的企業,才能得到“金主爸爸”們的青睞,走得長久。

清洗原罪雖然會讓企業和社會付出陣痛,但長期而言則是無盡的利好。

說到底,真正“捅了馬蜂窩”的不是什麼“有組織的進攻”,而是涉嫌造假的企業自身。

“馬蜂窩”被捅出來什麼?造假,成了互聯網的大毒瘤

每個創業者都是懷著美好的願望走上九死一生的創業路,很多創業者要搭上金錢、搭上親情,甚至有的要搭上性命,只為了心中那點永不熄滅的火花。無論企業最後是成功還是失敗,我們都希望樹上掉下來的是一個熟透了的紅蘋果,而不是一個熟透了的大毒瘤。

今日互動

馬蜂窩被捅,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