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蜂窩捅了「馬蜂窩」!85%的點評都是抄襲?回應來了

8月份才藉著世界盃火了一把的馬蜂窩旅遊網,這次又登上了頭條。

10月21日,一家名為“乎睿數據”的團隊透露,通過數據抓取和分析,發現馬蜂窩涉嫌抄襲大眾點評、攜程等網站的用戶點評信息。

馬蜂窩被指1800萬條點評涉嫌抄襲

昨天,一篇標題為《估值175億的旅遊獨角獸,竟是一座殭屍和水軍構成的鬼城?》的文章刷遍了朋友圈和微博。

马蜂窝捅了“马蜂窝”!85%的点评都是抄袭?回应来了

這篇火遍朋友圈的“打假”文章是由公眾號“小聲比比”於昨日發佈,目前閱讀量已經突破十萬加。

文中表示將“一字不差”作為抄襲的標準,發現了馬蜂窩用戶的7454個抄襲賬號平均從攜程、藝龍、美團、Agoda、Yelp上抄襲搬運了數千條點評,合計抄襲572萬條餐飲點評、1221萬條酒店點評,佔到馬蜂窩官網聲稱總點評數的85%。

文章通過截圖加解說,表示這些抄襲賬號點評內容有很多是自相矛盾的。

比如賬戶ID為“問答小班長二號”在同一天發佈了三條酒店點評,按評論內容,“小班長二號”不僅同時出現在了桐鄉和南京並且同時擁有老公和女友。

马蜂窝捅了“马蜂窝”!85%的点评都是抄袭?回应来了

更尷尬的是,在抄襲Yelp時,因為上面的評論是英文的,所以馬蜂窩直接調用了Google翻譯接口,並將翻譯錯誤一併抄了下來,全文語句不通,讓人看著都覺得尷尬。

在文末的評論中,也有吃瓜群眾表示自己所寫的評論也被馬蜂窩原模原樣的copy過。

马蜂窝捅了“马蜂窝”!85%的点评都是抄袭?回应来了

這些抄襲號,還積極參加抽獎活動並且頻頻中獎,最後被作者發現原來是內部員工。

文中還表示,相對於大眾點評和攜程的週末用戶點評活躍週中冷寂來說,馬蜂窩的週末點評數反而下跌。

马蜂窝捅了“马蜂窝”!85%的点评都是抄袭?回应来了

除此之外,作者調出了1.5萬個大v賬戶的點評熱力圖,點評趨勢圖等分析“數據詭異”,發現在2015年中旬這1.5萬人突然同時活躍,然後到2016年初,同時沉寂了。

但對於這件事,文末也有曾經的馬蜂窩資深用戶表示,可以理解。

他認為2015年到2016年點評部分的突然活躍跟當時馬蜂窩的活動有關,點評一條給若干蜂蜜,而且還定期有獎勵豐厚的活動,後來點評部分沒錢了,大家就選擇了棄坑。

马蜂窝捅了“马蜂窝”!85%的点评都是抄袭?回应来了

目前,該文章的作者稱昨天早上8點40分,他發現馬蜂窩在自己的搜索欄裡把文章中提及的賬號全部屏蔽了,作者是通過Google搜索重新找到賬號。隨後馬蜂窩清空了這些提及賬號的全部點評。

22日早,馬蜂窩發佈聲明稱,“針對該文中歪曲事實的言論,和已被查證的有組織攻擊行為,馬蜂窩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

马蜂窝捅了“马蜂窝”!85%的点评都是抄袭?回应来了

馬蜂窩頻現負面新聞

這已經不是馬蜂窩近期第一次因為負面上熱搜了。

說起來上次上熱搜想必大家都還有印象。8月27日,有網友在微博表示,自己在馬蜂窩網站上預訂海參崴的酒店時,被錯定成了位於希臘的巴巴多斯島旅館。客服人員提供的解決方案竟然是:遊客可自行打車前往希臘,保留相關票據待馬蜂窩報銷……

前不久還有消費者在網上投訴稱,在馬蜂窩旅遊app上預定了32810.80元人民幣一共五晚的w迪拜哈圖城酒店。結果,先是酒店名字張冠李戴,再到其到達當地酒店時無法入住合理房型,客服一直含糊其辭,表示去核實,然後就沒了消息。

马蜂窝捅了“马蜂窝”!85%的点评都是抄袭?回应来了
马蜂窝捅了“马蜂窝”!85%的点评都是抄袭?回应来了

在世界盃期間,馬蜂窩投入高達1.65億元廣告費,邀請演員黃軒作為品牌代言人,並出任公司的首席旅行官,“旅遊之前先上馬蜂窩,為什麼要上馬蜂窩?為什麼要上馬蜂窩?為什麼要上馬蜂窩?”這一簡單粗暴的廣告口號也在世界盃期間刷屏,引來不少爭議但效果並沒有特別理想。

獵豹發佈的數據顯示,螞蜂窩的滲透率在同行中排名第六,被攜程、去哪兒、途牛、同程等OTA平臺遠遠甩在身後,甚至被飛豬超越。

估值或受影響

北京螞蜂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實繳資本1500萬。陳罡是螞蜂窩的聯合創始人及CEO,現為公司法人和實控人持股40.35%,此前曾在新浪工作。

馬蜂窩以做攻略社區起家,用戶會在社區裡分享旅遊貼士,併購買定製的旅遊產品,註冊用戶已超過1.3億,提供覆蓋全球6萬多個目的地的旅遊攻略及產品預訂服務。

據公開資料顯示,

2011年10月,其獲得資本500萬美元A輪融資和200萬美元無息貸款。


2013年4月,獲得啟明創投領投的1500萬美元B輪融資;


2015年2月:獲得高瓴資本、Coatue、CoBuilder、啟明創投的C輪融資,累計融資逾億美金。


2017年11月:獲得1.33億美元D輪融資,由由鷗翎投資(Ocean Link)、美國泛大西洋資本集團(General Atlantic)、淡馬錫(Temasek)、元鈦長青基金、厚朴基金共同投資,參與前幾輪投資的今日資本、啟明資本、高瓴資本繼續跟投。

在上一輪融資中,馬蜂窩表示自己每月擁有1億名活躍用戶,其中85%都是源於手機應用。網站上,每月用戶發佈的旅遊文章超過13.5萬篇,2017年個人旅遊產品銷售額將超過90億元。

今年8月,馬蜂窩被曝計劃融資3億美元,其估值或達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5億元。

如此龐大的用戶群體,加之上百億元的體量,稱之為獨角獸毫不為過。不過,上述“抄襲事件”發酵後,馬蜂窩的公信力將大打折扣,進而會影響到消費者對該品牌的信賴度。“

“社區類產品早期為彙集人氣和內容,大多帶有抄襲、搬運的色彩,很難避免。儘管確實能創造出一定價值,但消費者是不能接受的,法律法規也是不能容忍的。”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在線旅遊研究中心主任楊彥鋒楊彥鋒稱,馬蜂窩的估值很可能因為上述“抄襲事件”大幅縮水。

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互聯網專家劉興亮也認為,若前述質疑被坐實,馬蜂窩一直以來強調的用戶PGC神話將被打破,粗略估算其估值或將降到20多億元,不再是獨角獸。

2018年8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正式獲得通過,其中第十七條明確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全面、真實、準確、及時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務信息,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綜合北京商報(ID:BBT_JLHD)、經濟日報、中新經緯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