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跑車接送孩子被老師踢出家長羣?別讓你的攀比心影響了孩子!

開跑車接送孩子被老師踢出家長群?別讓你的攀比心影響了孩子!

近日,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學生家長因開跑車接送孩子上學而引起諸多家長和老師的不滿,跑車家長回懟過去,結果卻被移出了家長群。

開跑車接送孩子被老師踢出家長群?別讓你的攀比心影響了孩子!

說實話,這位家長的回答有理有據,竟被移出了家長群,老師這做法也有點過激吧!於是,很多網友也為此家長抱不平,紛紛吐槽這老師的做法!

開跑車接送孩子被老師踢出家長群?別讓你的攀比心影響了孩子!

是啊,開什麼車是人家的自由,人家的錢也是辛苦賺來的,任何人都沒有資格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左右別人,更何況還打著為孩子好的幌子,這是一種典型的價值綁架。就像某網友說的攀比的不是孩子而是某些家長!

01

這讓我想起身邊的一個朋友,他是個企業家,經常出差,沒時間陪伴孩子小鹿,於是為了彌補內心的那份愧疚,他儘可能都是給予孩子最好的,孩子喜歡娃娃,只要她喜歡的,全都都買回家,後來,工作越來越忙,他就請鄉下孩子的奶奶來照顧她,有一天小鹿放學,看到穿著寒酸的奶奶,就說:“穿得像叫花子樣,以後不要來接我上學了。”

開跑車接送孩子被老師踢出家長群?別讓你的攀比心影響了孩子!

所有人都吃驚了,朋友不禁搖頭,她說孩子怎麼變得如此愛慕虛榮,可未曾想自己才是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

學校離家只有500m的路程,朋友卻開車接送!

聽說某個興趣班好,就瘋狂地給孩子報!

孩子喜歡的衣服,所有的顏色各來一件!

正是父母無意識的嬌縱攀比才使得孩子物質慾望膨脹,變得愛慕虛榮!

02

心理學家巴里•施瓦茨關於物質給予的實驗很有趣。他發現,從24支畫筆中選擇1支來畫畫的孩子,比從3支中選1支的孩子畫出的畫要糟糕得多,並且更容易放棄自己的選擇。

很多父母以為,給孩子提供越多的物質,孩子就會越幸福,事實卻並非如此。

開跑車接送孩子被老師踢出家長群?別讓你的攀比心影響了孩子!

孩子總是輕而易舉就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孩子就會覺得人生是用來享樂的,難以明白是需要付出來獲取的,一旦無法滿足很容易怨恨父母。因此,給予恰到好處的物質才能讓孩子安心、安定。

03

聽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個孩子參加完同學的生日聚會後,回來問媽媽:

媽媽,同學家有5套房,我們家有幾套房?

媽媽回答:我們家就一套房子。

孩子眼神黯淡下去,有點失落,因為他知道,1比5要少。

孩子又問:他們家還有寶馬車,據說可貴了,比我們家車寬敞多了,我們家真的很窮嗎?

這位媽媽看了看孩子,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如果回答不好,可能會讓只看到表面差距的孩子自卑,甚至會因擔心家裡的經濟狀況,而產生不必要的不安全感。

媽媽想了想說:我們暫時沒有那麼多房子和錢,但是爸媽掙的錢足夠滿足我們的日常生活花銷,足夠送你上學讀書。這個你不用擔心。我相信,在爸爸媽媽和你的努力下,我們的財富會越來越多。而且,你現在要學會管理錢,一個善於管理錢的人,會擁有更多的財富。

開跑車接送孩子被老師踢出家長群?別讓你的攀比心影響了孩子!

一句話,孩子立馬抬起頭,眼睛亮了。他跑去端來自己的存錢罐兒,充滿自信地說:媽媽,我也存了不少錢了,我會管好我的錢的!

這樣的回答很睿智,既讓孩子有了金錢上/生活上的安全感,又讓孩子明白,錢是通過努力掙來的,而且還告訴了孩子,“理財”是獲取更多財富的有效方法。

故事雖小,寓意卻不小。孩子從小的人生觀、價值觀,其實都來自於父母。

為人父母需向孩子強調,要想成功,自己得不斷努力以及取得一點一滴的個人進步,而不是與他人的成就進行比較。

開跑車接送孩子被老師踢出家長群?別讓你的攀比心影響了孩子!

如果有人開跑車送孩子上學,那是人家努力的結果,如果孩子想要,可以告訴他:這是人家努力得到的,如果想要可以自己爭取。孩子的世界,是非常天真而單純的,他們心中沒有複雜的人情世故。你給他塗上什麼顏色,他就展現什麼樣的色彩。

有句話這樣說,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所以不要拿大人的眼光來看待小孩子,以愛的名義表現自己的狹隘。

對孩子真正的愛,是給他好的教育,好的引導,讓他成長為更好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