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從「脆弱五國」轉變爲全球經濟的「亮點」?

在2013年之時,摩根士丹利的經濟學家認為有些國家過度依賴外國投資,借貸成本極易受美聯儲撤除EQ影響,如果外國投資者撤離,本幣將受到巨大貶值壓力,

其中五個國家受到的影響最大,分別為南非,巴西,土耳其,印度尼西亞以及印度,他們被稱為“脆弱五國”。

本月26日,印度聯合部長亞倫·賈特里表示,經過四年的治理,印度取得不凡的成就,從“脆弱五國”之一轉變成為全球經濟的亮點。

印度從“脆弱五國”轉變為全球經濟的“亮點”?

事實上印度的確脫去了“脆弱五國”的帽子,“新脆弱五國”中除了土耳其,都被其他國家所取代,而印度在這四年中的經濟表現也十分出色,就GDP增長來說十分強勁,2014年印度GDP增長為7.51%,2015年為8.01%,2016年為7.11%,2017年為6.75%,印度是新興經濟體當中增長最為快速的國家之一,而莫迪總理也在達沃斯論壇上設定了印度未來7年的宏偉前景,在2025年使GDP達到5萬億美元,翻了一番。

就數據來看印度的確還是很“亮”的,然而實際上真的如此嗎?很多印度網友表示反對部長的言論與作為,印度的經濟增長似乎並未改變他們的生活狀態,據統計2017年1月印度的失業人口達到4.084億,而隨著大量資本與各國企業的入駐以及城市化的進展,印度的就業率竟然神奇地降低了,下滑到了4.054億,就業人口與失業人口大體持平。

印度從“脆弱五國”轉變為全球經濟的“亮點”?

莫迪執政一直高喊著“印度製造”,然而時至今日,真正的“印度製造”依然不見起色,事實上製造業在印度國民經濟上的比重只有17%,這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得益於外國包括中國企業開始進軍印度,比如在前幾個月印度宣稱超過越南成為世界第二大手機制造國,是怎麼做到的呢?那是因為小米,vivo,OPPO,華為等先後在印度設廠,各種元件都還在中國生產,而印度只負責組裝,與其說“印度製造”還不如說是“印度組裝”。

其實很多國家的製造業都是從組裝開始的,印度也有著龐大的勞動力隊伍,非常適合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發展,也應該能夠促進就業,經濟,基礎建設以及工業化的進步,然而印度的投資環境並不是很好,2017年世界貨幣組織發佈的《營商環境報告》中,就商業發展便利程度,印度在190個國家與地區當中排名130位,如果印度的投資環境得不到改善,投資公司無法獲取足夠的利潤,想必將有很多的資本會放棄印度市場,這對一個新興經濟體的發展是相當不利的,所以2025年之前GDP達到5萬億美元,還未可知。

印度從“脆弱五國”轉變為全球經濟的“亮點”?

雖然印度暫時擺脫了“脆弱五國”,然而事實上印度很可能重新迴歸,它的經濟增長是建立在外國投資的基礎之上,抗風險能力較低,一旦外資撤離,很可能對本國經濟造成重大影響,雖然在數據上印度頗具“亮點”,然而這種“亮點”是沒有根基的,特別是印度並沒有完成工業化進程,在諸多產業無法做到自給自足,這個在建國之時號稱世界第八大工業化工業國家,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也沒見多大的實質性改變。

與“脆弱五國”相對還有“韌性五國”,分別為俄羅斯,泰國,沙特阿拉伯,馬來西亞以及中國,這五個國家各具優勢,比如泰國的旅遊業十分發達,單中國遊客去年就為泰國帶來了1.8萬億泰銖(大約3600億人民幣)的收入,不但如此還在持續增長,比2016年增長了11.6%,俄羅斯雖然經濟上沒什麼太多的“亮點”,然而抗風險能力極強,畢竟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中國就更不用說了,全世界唯一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

印度從“脆弱五國”轉變為全球經濟的“亮點”?

印度的優勢在於人口,然而想複製中國的成功之路已然不太可能,現在已經沒有當年中國崛起的環境,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人口紅利將逐漸不復存在,反而成為巨大的負擔,而一旦失去了人口的優勢,那麼印度“亮點”還會持續存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