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遺囑來份區塊鏈「安全鎖」,真假遺囑、篡改遺囑問題要被消滅?

給遺囑來份區塊鏈“安全鎖”,真假遺囑、篡改遺囑問題要被消滅?

據新京報消息,9月27日,“中華遺囑庫”上線“遺囑司法證據備案查詢系統”,該系統將中華遺囑庫登記系統對接到司法電子證據雲平臺,通過第三方雲儲存、司法鑑定與備份、區塊鏈防篡改等技術保障電子取證、存證。

在該報道中,中華遺囑庫管委會主任陳凱進一步介紹稱:

在“中華遺囑庫”立遺囑時,該系統會自動對登記設備和網絡環境進行檢測,以確保真實;並將取證時間發送至國家授時中心認證,以證明電子證據的生成時間;同時再利用區塊連技術,將所提哈希值進行分佈式存儲,以防篡改。

簡單來說,區塊鏈技術在這一套系統中起到的最大作用,是以自身不可篡改特性,規避遺囑內容被更改的風險。

按照我國當前的《繼承法》規定,遺囑可以是公證遺囑(經公證機關辦理);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通常在不會寫字、因病無法寫字的情況下,需要有其他見證人在場);錄音遺囑(容易被偽造和剪輯,需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口頭遺囑(僅口頭表達,須有二個以上見證人)五種形式。

想要秘密地立訂一份合法有效的遺囑並保證其不會被作惡篡改,並非一件易事。一方面,想要秘密地立一份遺囑,最可靠的方式或許只能是公證遺囑;但另一方面,如果公開立遺囑,遺囑本身涉及到身後的財產分配問題可能提前引爆矛盾點。2018 年 3 月,中華遺囑庫對所保管的 8 萬餘份遺囑進行數據分析,併發布白皮書稱,有 99.93% 的老年人選擇了中華遺囑庫範本中的防兒媳女婿條款,33.41% 的老年人是瞞著子女前來辦理。

說到底,人是最有可能在整個環節中作惡的對象。那管理遺囑是否有可能脫離人而實現呢?事實上,中華遺囑庫將電子取證與區塊鏈技術結合,也是在探索解決這一痛點的答案。當前,也不少區塊鏈初創項目,都看上了區塊鏈+遺囑的前景。如愛老遺囑庫、億律遺囑鏈、韓國區塊鏈公司 Gavrint 推出的區塊鏈遺囑服務等。

基於區塊鏈技術時間戳、不可篡改、多籤等特性,遺囑的真實性和防篡改性要求得以滿足。這樣來看,區塊鏈和遺囑的結合,的確天然契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