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家長應該如何進行家庭教育!

初一家長應該如何進行家庭教育!

1 幫助孩子適應中學環境。

家長要儘可能多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明白自己已經是中學生了,中學就會面對“課多、書多、老師多”的現狀,正視現實,克服畏難情緒,幫助孩子從心理上接受環境的變化。家長要特別關注孩子升入初中後最初幾個月的變化情況,在幫助孩子順利渡過中學適應期中扮演重要角色。

2 引導孩子學科平衡發展。

作為家長,要經常檢查孩子作業的完成情況,根據各學科作業完成質量判斷孩子上課的專心程度,特別是要關注孩子對各門學科的精力分配狀況。引導孩子對各門學科合理分配學習時間和精力,讓孩子不僅要學好語文、數學、英語等主科,也要對歷史、科學等新學科一視同仁,不能顧此失彼。要使孩子既重視班主任老師的課程,也要重視和喜歡其他老師的課程。從教育經驗看,各門學科的平衡發展是孩子學習成績全面提高的關鍵所在,而且,初中三個學年學業負擔逐步增加,一旦出現偏課現象,某一學科落後以後,追趕和彌補將會十分困難。

3 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初中階段對學生自我學習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學生在預習、聽課、筆記、複習、作業等多個環節,紮紮實實,環環相扣。初中生應該養成提前預習課文、專注讀書聽課、積極思考發言、獨立鑽研問題、自我驗收作業等良好學習習慣。這些方面,都需要家長的認真配合,家長要對孩子課前課後的學習情況進行監督。如孩子作業遇到困難時,要引導孩子從課文、從輔導書中找答案,引導孩子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家長也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學會科學的記憶方法和思維方式,鼓勵孩子學會獨立對學習材料進行判斷、推理、分析等綜合思維能力。

4 掌握孩子日常生活行為。

作為家長,要經常詢問孩子在校的生活行為狀況,從點點滴滴的觀察之中進行了解。比如說,有些孩子喜歡在家長面前評論老師,也會找學科老師的缺點,遇到這種情形,家長一定要維護老師的威信,避免孩子因對任課老師的教育不感興趣而影響成績。家長也要了解孩子在班級裡與哪些同學關係較好,回家路上與誰結伴同行。對通校生來說,家長要計算孩子放學到家的合理時間,對異常情況要及時問明原因,避免孩子交友不慎而誤入歧途。同時,初一學生正處於長身體的關鍵時期,家長也要多關注孩子在校的飲食情況,做到不偏食,飯菜葷素合理搭配。對一些住校生來說,家長要利用雙休時間,指導孩子飲食起居的生活技巧,培養孩子在校的生活自理能力。

5 關注孩子思想情緒變化

對初中生來說,學業負擔加重了,青春期又導致身體特徵有所變化,孩子思想和情緒波動十分正常,正所謂少年多煩惱,初一也是孩子多事之秋的歲月。因此,家長尤其要關注孩子思想情緒的變化,孩子天真,喜怒哀樂總是事出有因。家長要學會分析判斷孩子情緒變化的原因所在,是學業負擔的增加,成績上不去的壓力,還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對孩子情緒的變化要主動了解、細心觀察、加以引導。初中是孩子人生觀、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孩子自我意識明顯增強,叛逆情緒時有發生。因此,家庭教育重在引導,幫助孩子跨過坎坎坷坷,讓孩子更成熟,更健康,走向新的起點。如果放任不管不問,或者採用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輕則讓孩子產生心裡健康問題,重則會讓孩子誤入歧途。現實生活中,這方面的教訓很多,一定要讓我們的孩子身上去避免。

6 尊重孩子家庭民主和諧。

孩子升入初中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尊心更強了。因此,作為家長不能把孩子依然當作小孩子對待,事無鉅細包攬到底,過度呵護。要充分理解孩子渴望被尊重、理解的心理,在家裡,要將孩子作為平等的一員,涉及孩子的事情,要多與孩子商量。雙休日,也要讓孩子適當參與家務勞動,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體貼關心長輩。家庭和諧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所在,十四五歲的青少年,已經能夠分析是非,家庭成員一定要做到和睦相處,相敬相愛,為了孩子,家長要剋制自己不良習慣的表露,更要避免出現婚姻破裂等影響孩子終生的事件發生。

7 注重孩子全面科學發展。

進入初中後,儘管孩子的學業負擔大大增加,學業是孩子的第一要務。但是,作為家長,也要引導孩子各方面的全面發展,如體育鍛煉、琴棋書畫。不少家長在小學時期讓孩子學了不少技藝,但進入初中以後,往往是一心一意讓孩子全部精力化在學習上。其實,利用雙休日、寒暑假等時間,讓孩子展示以往的才能,彈彈琴、下下棋、打打球、爬山旅遊,只要時間上把握有度,一張一弛,對孩子的全面發展更加有益。

8 激勵孩子做到合理定位。

初中不同於小學,學業競爭更加激烈了,不少在小學時期成績優秀的學生,到了初中可能不再冒尖。其實,在一個班級裡,學生間的成績肯定有好有差,不可能在同一水平線上,即使同一位學生,也會產生前後波動的情況,這些現象很正常。因此,家長髮現孩子學業上遇到挫折後,要幫助他們分析其中的原因,如果一味責備孩子,讓孩子產生很大的壓力,往往適得其反。

對一些成績落後的學生,家長要從幫助孩子樹立信心著手,分析落後的原因所在,引導孩子樹立逐步進步的目標和信心。對孩子的點滴進步要及時加以肯定,循序漸進,不要給孩子制訂不切實際的過高目標,避免讓孩子產生對學業的害怕和壓惡情緒。

9 家長教師積極主動溝通。

初中階段,教師的負擔也有大幅增長,不少教師,常常是起早摸黑,教育壓力和精神壓力都已很重。從當前國內不少地區的教師資源配置看,許多學校一位班主任要帶領近60位學生,1:60的比例,客觀上要讓教師經常與家長溝通變得並不現實。因此,作為家長要主動與老師進行溝通,一方面,主動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以便在家庭教育中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主動讓老師掌握孩子的個性和優缺點,也能更好地增強學校教育管理的針對性。同時,家長還要根據孩子各門學科的學習情況,特別是相對落後的學科,主動與任課老師進行溝通交流,查找原因,促進孩子的平衡發展。

10 堅持不懈用心才有成效。

堅持是人生成功的法寶,應用到家庭教育中,我們的不少家長往往難以做到,對孩子的教育往往是心血來潮但無耐心。孩子像一棵樹苗,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果家長無耐心,無恆心,我們又如何去要求孩子。家庭教育中,因人而異的教育方法,家長一定要堅持不懈加以應用,不要時涼時熱,讓孩子無所適從,也會讓孩子間接養成不良習慣。在教育過程中,我們不少家長對孩子說得最多的往往是“你要用心”,而在家庭教育實施過程中,也特別需要家長自己的“用心”。家庭教育沒有固定的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孩子是個體,是充滿活力和思想的青少年。我們只有用心去觀察、用心去實踐、用心去培育,家庭教育才會取得應有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