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餐厅的幸运饼干,广告位和流量入口

不同国家的文化经过跨国迁徙和多年时间的磨合,会逐渐生长出完全不同的独特文化,也会造成许多有趣的文化习俗上的误解。

许多美国人来到中国才发现,美国中餐厅和中国餐厅几乎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他们由美国中餐厅得出的关于中国餐厅的印象和国内中餐厅差了十万八千里。

在美国中餐厅流行着许多中国人没听说过的中华名菜,比如左宗棠鸡,炒杂碎。

还形成了中国餐厅从没听说过的“幸运饼干”的饭后甜点文化。


美国中餐厅的幸运饼干,广告位和流量入口

幸运饼干是带有温暖色彩的有趣的美国中餐厅传统,它是一种菱角形状、像蛋卷一样有着金黄色的外皮空心点心,一般在结账的时候作为赠品送上。

幸运饼干最有特色的是,中空的内部有一张带字的小纸条,多半是正能量,让顾客心情愉悦的话语。


美国中餐厅的幸运饼干,广告位和流量入口

有时会预测运势,有时会送一句吉祥话,有时是一句格言或者鸡汤。

虽然幸运饼干成为美国中餐厅的传统,但这种饼干其实起源于日本。

根据JENNIFER 8. LEE在《幸运饼干编年史》中的描述,有日本学者考证,幸运饼干最早源自日本,而华人制造商在二战期间接手了幸运饼干的制作,并且将其发扬光大。

现在全世界每年大约生产30亿个幸运饼干,几乎全部是在美国生产消费,成为带有神秘色彩的营销产品和美国中餐厅最大的特色之一。

以往幸运饼干起到提升顾客满意度,加深顾客情感连接的作用。

但精明的商人发现了蕴藏其中的广告价值,每年30亿个幸运饼干,而且都发生在精准的就餐场景,实在是难得的广告位。


美国中餐厅的幸运饼干,广告位和流量入口

美国人Shawn Porat和MattWilliams创立了一家名为Open Fortune的营销创业公司。

如同分众传媒盯上了电梯里的屏幕一样,Open Fortune盯上了幸运饼干里小纸条的背面。

它的主要业务就是给美国中餐厅里的幸运饼干加点广告。

对于中餐厅来说,采购这种带有广告的幸运饼干可以降低成本。

如今Open Fortune已经和1.9万家中餐厅有合作关系,占据了全美中餐厅数量的45%。

除了这种在幸运饼干小纸条背面做广告的办法,还有人开始了数字化的产品升级与探索。

有商家把二维码印在可食用纸上,附在烤曲奇等食物的上面。


美国中餐厅的幸运饼干,广告位和流量入口

美国中餐厅的幸运饼干,广告位和流量入口

当用户品尝曲奇时,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在YouTube上看一段录像,或者在Flickr和Facebook上看一张照片,或者看到其他形式的信息。

不知是否我个人的偏见,即使是可食用的纸,还是幸运饼干里的小纸条,因为和食物直接接触,总有关于食品安全的担忧。

美国法制环境更健全,使用低劣材料的违法成本更高,这种幸运饼干能够得以流行,也就产生了广告位的创业机会。

中国没有这样的基础,估计幸运饼干都流行不起来,更不要说依附于幸运饼干上的广告机会了。

所以如果有中国创业者直接照搬幸运饼干,或者幸运饼干广告位,要想成功都太难。

不过这背后的思维是通用的,幸运饼干只是载体,承载的是人们都渴望惊喜、互动、有趣、正能量的情感诉求。

通过其他更适合中国的载体和形式,满足这种需求,应该也会大受欢迎。

比如某款网红茶,它的特色是把你提出问题的答案,用可食用色素打印在奶盖泡沫上。

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种的幸运饼干,如果再往深探讨,所有不同形式变种的幸运饼干背后都有金矿般的广告资源有待开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