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當了李世民的宰相,憂慮地說:今天只接受弔喪不接受祝賀!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個皇帝,也是一位世人讚揚的明君。李世民勵精圖治,開創了貞觀之治,民富國強,萬國來朝。

李世民能開創盛世,與他選拔賢能之人擔任宰相有很大關係。宰相一職,責任重大,上以輔佐天子,下以教化人民,內以監理百官,外以安撫諸侯藩國。李世民在位時,任用了像房玄齡,杜如晦,魏徵這樣賢能之人擔任宰相,輔佐朝政。


此人當了李世民的宰相,憂慮地說:今天只接受弔喪不接受祝賀!


李世民是開明的君主,又善於納諫,即便被魏徵當眾反駁批評,李世民也沒有怪罪他,常常是虛心接受勸諫。像這樣的君主,如果能在他手下當宰相,應該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吧?但其實有一個人,當了李世民的宰相,卻不喜反憂,對前來祝賀的人說:“今天只接受弔喪不接受祝賀!”這是怎麼回事呢?

隋朝末年,鄧州棘陽人(今河南新野縣)岑文本,年少俊朗,機敏沉穩,有才學。他的父親為邯鄲令,被人誣陷而獲罪下獄,無法申辯。岑文本向上級部門為父親申辯,打動了他人,由此救出了父親。

隋煬帝無道,民怨沸騰,天下大亂。蕭銑在吳楚起兵,自立為梁國天子,召岑文本為中書侍郎。李淵在太原起兵,自立為唐國天子,命河間王李孝恭平定了梁國。岑文本勸李孝恭禁止將士擄掠,於是吳楚百姓得以安定。

李世民在位時,岑文本為秘書郎(掌管圖書經籍),又在中書省兼職。後來岑文本又被李靖舉薦,升遷為中書舍人。當時顏師古為中書侍郎,詔書都是由他草擬的。岑文本也善於文辭,而且比顏師古更加敏捷,起草詔書的文辭往往符合李世民的心意。顏師古被免去中書侍郎後,李世民便任命岑文本為中書侍郎。中書侍郎是中書省最高長官中書令(宰相)的副官,中書令缺失時,由中書侍郎代理中書令職能。


此人當了李世民的宰相,憂慮地說:今天只接受弔喪不接受祝賀!


岑文本當了一年的中書侍郎後,升遷為中書令。岑文本當了宰相,不喜反憂。母親見他臉色不好,詢問緣由,岑文本說:“我不是陛下的功臣,也不是舊臣,宰相責任重大,所以我憂慮當不好。”有人上門來祝賀,岑文本卻說:“今天只接受弔喪不接受祝賀!”

岑文本雖然貴為宰相,但生活依舊簡樸,室內無紗帳綢被。他孝順母親,疼愛弟弟和侄子。岑文本謙虛恭敬,即便是貧賤的朋友,也以禮相待。

李世民常常稱讚岑文本忠心謹慎,並說:“朕親近信任他。”晉王李治為皇太子,當時的大臣多數兼任太子的屬官,培養感情。李世民也想讓岑文本兼任太子屬官,岑文本卻拒絕說:“臣不願接受太子的恩惠,希望一心侍奉陛下!”李世民答應了,但讓他五日一次去東宮拜見。岑文本去拜見李治時,李治也禮貌地還禮答拜。


此人當了李世民的宰相,憂慮地說:今天只接受弔喪不接受祝賀!


唐朝東北有高麗國,彈丸之地,卻不肯向中國稱臣。隋煬帝曾經多次征討高麗,未及消滅。唐太宗時,高麗依舊不服,故李世民御駕親征。

岑文本跟隨李世民討伐高麗,盡心竭力處理所有軍政事務,像運輸糧草,分配士兵等等,忙的沒時間休息,因此心力交瘁,面色和舉動都很異常。李世民憂慮地說:“文本今與我一同出行,恐怕不能一同返回了!”

李世民班師回朝,到了幽州時,岑文本突然得了重病。李世民去看望岑文本,傷心地淚流不止。很快,岑文本就病死了,終年五十一歲。按今天的話來說,岑文本是過勞死。

史書參考《新唐書·列傳第二十七·岑虞李褚姚令狐》

流年簷下雨,浮世階上苔,我是作者【簷雨階苔】,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