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家長必讀:做好高中生家長的16條法則

高中生家長必讀:做好高中生家長的16條法則

學之道:善學者,事半而功倍,又從而悅之。不善學者,事倍而功半,又從而厭之。小編準備了高中生家長必讀,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一、要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孩子學習成長過程中,有下面兩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①一樣的老師不一樣的學生:是不是家庭教育的差異?

②曾經可愛的學生卻不可愛甚至可恨了:是不是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有問題?

教育是沒有機會改正錯誤的,所以我們必須從開始就要正確!

因為在教育學生特別是問題學生的過程中,我們深切體味到家庭教育的極端重要性,然而許多家長卻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很多時候有一種感覺:

孩子都是好孩子,都很可愛,都很聰明,如果父母再講究些方法,也許會更好!都可以成長得更好!或許會有更大的發展!

在我們的接觸中,為家長的一些觀念和做法有些憂心憧憧,

如:

孩子送到學校就全靠老師了;

我沒有文化,我不會教育孩子,老師就多費心了;

我很忙,真的沒時間教育孩子;

很多父母只管孩子吃穿,給錢就萬事大吉了,孩子有喜怒哀樂、有自己的觀點和思想,他們更缺乏真愛!

我們認為:父母給孩子的不該是金錢,家庭撫養不僅僅是物質的,更重要的是心理和精神的撫養。

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學習不好,也就不管孩子學習了,讓學校看著就行了!家長先放棄了!孩子能不放棄嗎?

家長的教育責任是第一位的。

古人都說:養不教,父之過;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家庭教育的影響不僅是最初的、第一位的,更是終身的;學校的三年永遠抵不住家長的影響。

我們認為:

孩子成功是家庭的最大成功,任何成功都不如孩子成功;孩子失敗是家庭的最大失敗,任何失敗都沒有家庭教育失敗更失敗;任何成功都彌補不了教育孩子的失敗!

家長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責任是無法推卸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又是終身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終身老師!

對孩子不負責任,也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

格言:一個無知的母親,對孩子不過是一個奶瓶而已。

二、家庭教育成功的標誌(家庭教育的目標):

1、什麼心裡話都跟父母說。

比如:孩子心裡有早戀的想法了;其實只要孩子能把心裡話說出來,你就會有相應的對策,這樣孩子就不會出現問題;

現在很多的情況是:

孩子有什麼心裡話都不跟家長說,如果再沒有別人說或者誤交損友的話,往往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心裡話憋著,一旦形成隔膜,那將是孩子成長的最大障礙;

所以當孩子有心理話不跟您說的時候,您就應該反醒和反思了。

2、做個好人――品行好的孩子。

3、有好的生活、學習、交往習慣。

4、有責任意識。

5、有幸福感。

6、最高目標——品學兼優,考上理想大學。

三、家庭教育的最有效手段:

溝通、表揚、適當的懲戒,嚴而有度、讓孩子做家務、身教;

家庭教育成功與文化無關、與物質條件無關——寒門出貴子。

我們相信:父母是100%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是有太多的父母不會愛!愛不僅是本能,更是一門科學,要講方法的!

今天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大困難:

不是條件不好,不是自己沒有文化,而是自己根本不瞭解孩子!!!你不知道病因,怎麼能對症下藥呢?

格言:不瞭解孩子的父母,就如一個枕頭,離孩子最近卻不知道孩子在做什麼夢!

而不瞭解孩子的根源是:

不能尊重和平等對待孩子,沒有真正的溝通!而溝通卻是教育孩子的最有效手段;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物質,而是真愛,溺愛不是愛是害,壞孩子都是慣出來的;現在有許多家長說自己管不了孩子,為什麼會管不了?

因為從小溺愛慣了!所以慣子如殺子,反過來,都說棍棒之下出孝子是有點道理的!現在怎麼辦?溝通,平等地與孩子溝通!心平氣和地與孩子溝通!

能否有好的溝通與親子關係有很大的關係,親子關係的最好模式——朋友關係;

既不要高高在上,讓孩子覺得不可親近;更不要在孩子面前低三下四,毫無家長的威嚴。

怎麼誇:

及時、具體、注重過程!精神重於物質!發現亮點時就表揚激勵孩子,使其獲得自信,他會更加努力。

家庭教育最失敗的手段:

溺愛、打罵、不管;溺愛:當你把孩子捧成皇帝時,你自己自然就成了孩子的奴僕,你能祈求皇帝去孝順他的奴僕嗎?高中生打罵已經不起作用了,甚至會起反作用!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四、父母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績?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更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更重要的是品德!

要改變家長唯分的錯誤觀念,樹立人格第一、心態第一的觀念;所有的成功人士的成功因素中從來沒有成績或是聰明一項,聰明不是資本!用功最重要!

所以不能因為成績總是考不好,就看不起孩子,放棄孩子,或者非打即罵!我們老師都沒有放棄!

雖不以成績做為標尺,但家長也要關心孩子的學業問題,不能因為忙或者說自己沒有文化呀,甚至說老師你就管吧,就從不管孩子的學習問題了,內容你可以不懂。

但是孩子的作業、練習冊你總能看出來他做沒做吧!所以你要定期檢查孩子的這些東西!

考不好了怎麼辦?不打不罵,心平氣和與孩子交流,找原因、想措施、定目標;

要樹立進步即是成功的觀念!只要有進步,就要表揚和鼓勵孩子!

在學業上,不要總用尖子生的標準或者別人的孩子的優秀成績來要求自己的孩子!

家長要關注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比如:預習、複習、做筆記、寫日記、考試反思、讀書的習慣;

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意味著良好的學習能力,而有良好的學習能力意味著成功與幸福;習慣決定命運!好的習慣將鑄就成功和幸福的未來!

五、如何認識高中生學習成長的三大殺手!

我們把手機、早戀、上黑網稱為影響高中生學習成長的三大致命殺手,絕對不是誇張。

1、手機問題:

許多家長認為給孩子配手機,可以方便聯繫,可以更好地瞭解孩子!

其實正好相反,手機是孩子學壞的重要手段,給孩子配手機是錯誤的;

手機現在成了上課玩、發短信、上網、看小說、聊天、聽歌、處對象、考試作弊的手段,甚至用手機閱讀和傳播低級趣味的或黃色的東西,對孩子的成長將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因此,手機如不善加利用,就不再是手機,而是手雷!

特別強調:上課的時候不要給孩子打電話、發短信,真的影響孩子學習和成長!

2、早戀問題:

有幾種類型:放任型、管不了型、不知道型、默認型;

早戀的危害:

從沒有一對早戀會者能促進學習的,恰恰相反,早戀者都影響學習!

甚至高中都念不完;高中的早戀就是青蘋果;早戀已經毀了許多孩子的一生幸福!早戀的苦澀會讓孩子特別是女孩子以後的人生都會出現問題或者陰影。

我們建議:

必須堅決制止!看不住心,起碼要看住人——學習孟母三遷,決不能放任,否則將來你會後悔,也會落埋怨;

早戀關鍵在於女孩子!

3、上黑網

關注孩子上網問題,這裡所說的黑網是指在網上不節制地玩遊戲、聊天甚至瀏覽不健康的、黃色的內容。

說實話,許多孩子被網吧毀了!所以家長一定要看住孩子不能進網吧;

家裡有電腦的,是不是也要關注一下孩子都上哪些網站?上多長時間?是學習了還是玩了?正確地利用網絡,是可以促進和幫助學生學習的。

4、其他不良的現象:

吸菸、喝酒、打架鬥毆、聽MP3、奇妝怪服等,是中學生行為規範所不允許的。

孩子的著裝化妝問題,特別是女孩子化妝問題:

許多女生:染髮、燙髮、扎耳眼帶耳墜、描眼線、粘睫毛、戴項鍊、抹口紅,下課化,上課也化!這樣的孩子心思還有能學習嗎?這樣的孩子多數有早戀傾向!

我想問一句:為什麼家長能允許呢?為什麼視而不見呢?

家長應該告訴孩子:外表漂亮不一定將來有發展或者幸福!而內心的充實才是根本!女孩子是千金但不是在外表!要養成自然淳樸的習慣。

男孩子許多抽菸的,我們看了同樣著急和心疼!

因為孩子還未成年,卻染上了抽菸的惡習!家長們,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真的應管管孩子抽菸的事!

別說你管不了,孩子抽第一顆煙的時候你管沒管?怎麼管的?千萬不能等養成習慣再管!

家長也應該給孩子作榜樣。抽菸還會使學生誤交損友,近墨者黑!

六、正確對待學校、班主任對孩子的批評處罰:

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負責的教育,不批評學生的老師是不負責的老師!

必要的懲戒是教育的手段;偏信孩子、偏坦孩子、與學校對立、與班主任對立,是教育的大忌,是孩子成長的最大毒藥!

在這個世界上,也許只有老師和父母不會害學生,批評是更加深刻的愛!教不嚴師之惰;

蔡衍晃說:"更可恨者,凡子有過,母輒蔽之,父不得而知也。業已知之,則又曲為之解,此慈母之所以多敗子也。"

不要利用各種社會關係給孩子的錯誤開脫必要的懲戒,這樣只會害孩子;要讓孩子心中有對"規則"的敬畏!

很多孩子走上犯罪道路根源就是孩子心中沒有敬畏!天不怕地不怕,為什麼不怕?因為有父母撐腰!

還有的家長對學校或班主任找家長不十分理解或者不太配合,認為:上課說個話、玩個手機、睡個覺、吃東西等等,多大的事呀!

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孩子身上的毛病,從來都不是小毛病,任其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許多好孩子就是因為小毛病沒管從而犯大毛病而成千古恨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更有甚者,家長幫孩子撒謊!這樣的家長真是天下第一糊塗之人!

七、溺愛是害不是愛!

家務全包、生怕孩子吃苦;

要錢全給;

一切順著,有求必應;

幫孩子出頭;

替孩子撒謊。

現在家裡都是一個孩子,而現在的家長又都是吃過苦的,所以在您們的心裡,一定不能讓孩子吃苦!

所以想方設法去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不管要求對不對,可能不可能!家長的心情我們能理解!可是往往這樣溺愛會毀了孩子呀!

溺愛不是愛是害!不要無原則地一味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要讓孩子知道要求的"原則"。

否則會使孩子養成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習慣,從而在將來的社會實踐中碰壁!

孩子毫無生存能力;

家長能照顧孩子一輩子嗎?

社會會象你一樣都以你的孩子為中心嗎?

八、常與班主任老師溝通

再忙也要經常與班主任溝通,再忙也要來學校與班主任交流。

學校、家長、班主任的協調一致才能有真正的教育效果,反之,誰的教育都沒有作用;

不要吝嗇您的腳步,經常來學校看看;

不要吝嗇您的話費,經常與班主任打打電話,聊聊孩子;通過溝通,使家長和班主任共享孩子學習生活表現的信息,以利於孩子的教育成長。

孩子的教育永遠是家庭的第一要務!孩子的成長教育永遠是最重要的;不要說自己沒有文化,不懂如何教育孩子;如果真的不懂,那就要相信老師和學校!

九、正確引導孩子對待社會不公現象,不能和孩子一樣抱怨!

要相信總體是好的,對社會的良好寬容心態決定孩子的未來幸福與成長;總是看到社會陰暗面的孩子的心理也是灰色的,是不會有幸福的、不會有發展的;例:社會分配問題、腐敗問題等。

心理陽光才能有真正的幸福;

教育孩子只有先適應社會,適者生存,才能真正改造社會,生存都成了問題,哪能談改變呢?

公平與公正是每個人的追求,但不是絕對的;要學會適者生存。

教會孩子學會感恩!幸福與金錢無關,相反懂感恩的人才會擁有幸福,即使沒有多少金錢!

家長不要抱怨!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報怨!

十、身教重於言教: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孩子的一言一行特別是一些髒話,都是從哪學來的?都是從家長你那學來的!所以家長為了孩子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身教更重於言教!家庭教育成功與否與家長的文化程度無關,與家長的做人關係極大;

你可以沒有文化,但不能什麼都說什麼都做,還有孩子呢?他會從小學到大的,從您身上。

為子孩子,做好自己:不罵人、不喝大酒、不抽菸、不抱怨、不埋怨、不逃避、實實在在做人,腳踏實地做事。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十一、做家務是孩子責任感形成的最重要途徑!

很多父母心疼孩子,更怕影響孩子學習,所以什麼家務全包了,甚至孩子洗頭都幫,可是這樣的結果真的如您意了嗎?孩子真的學習就好了嗎?是不是恰恰相反?

不讓孩子做家務是家庭教育的失誤!孩子都是在做家務的勞動中成長的,責任感、同情心、愛心、自信、自強、獨立、孝道都是如此;

所以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自志!為什麼呢?因為家務勞動!

農村的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種地!體驗父母的艱辛,懂得感恩、學會勤儉、立志成才。

十二、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什麼樣的家庭環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父母不和,孩子遭殃!

譏笑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羞怯;

溺愛中成長的孩子學會任性;

指責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卑;

歧視中成長的孩子學會冷酷;

寬容中成長的孩子學會忍讓;

鼓勵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信;

稱讚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欣賞;

公平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正義;

友愛中成長的孩子學會關懷;

艱苦中成長的孩子學會奮鬥;

溫暖中成長的孩子學會關心;

嚴格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律。

您想要哪一種結果呢?

例:1993年考入清華大學的葛行飛的家長的故事…..

十三、孩子厭學問題——當今高中生最根本問題,也是最頭疼問題

厭學表現:不做作業、不用心聽課、看課外書、上網吧、聊天、處對象;

課堂表現:打鈴不及時進教室、看課外書、畫妝、玩手機、接發短信、睡覺、曠課、不拿書、不翻書、不動筆、不思考、不記憶、嘮嗑、傳條、不做題、不復習、講三遍不會、不服管理、頂撞教師甚至辱罵教師。

給孩子一個可及的目標

多鼓勵孩子,給孩子以信心

不要與人比,要與自己比進步

和孩子一起堅持

不因成績低而埋怨孩子

陪孩子一起看書學習

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真不適宜學習的可以讓孩子學實用技術

十四、教給孩子學會寬容、學會處理矛盾:

寬容才有幸福與快樂

人之一生即是解決矛盾的過程

如何處理矛盾是人生幸福的保證

十五、瞭解高中學習特點,幫助孩子儘快適應

初中與高中本身的教學特點不一樣:

首先,教材難易度變化較大。初中教材體現基礎性,高中教材承擔為高校選拔人才的任務。

因此,從初中到高中內容跨度較大,特別是數學、物理學科。

其次,初高中學習方法有明顯變化。初中大多是跟著老師學,機械模仿的多;

而高中強調自主學習,注意知識的靈活應用、理解掌握,特別強調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初高中教學方法也是不斷變化的。初中教師教學時對一個知識點講例題、訓練習題較多。

但高中內容較多,教師不可能全部講到,只能精講精練,學生必須有一定的思維能力,靈活掌握知識和方法。

初高中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也不同。如初中做數學題可用計算器,而高中不行,很多學生計算能力差導致失分。

所以高中教育的知識的難度深度廣度等比起初中有相當大的加強,這就要求學生要樹立正確的學習心態,對高中學習的困難要有充分的認識。

在這一方面,家長應該積極鼓勵學生,樹立其學習的信心,還要引導孩子注重對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積極探索,更要充當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聯絡者,加強師生之間的聯繫。

目標或追求是人生成長的最重要動力;家長要教育孩子有理想有追求!

十六.美國的學生家長是怎麼做的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詹姆斯·畢伯庫克曾對1300多位稱職的父母做了調查研究,他歸納出了要做一個稱職的父母應該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喜歡且經常與孩子親近,愛而有度,嚴而有格;容易,許多孩子都是農村的,家長也寄予了太多;

2、關心孩子的思想和學習,樂於幫助孩子解決學習、生活中的一些困難;

3、善於和孩子交流和溝通思想感情;

4、家庭在有明確的"公約",使孩子有規可循;

高中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家長必讀,希望大家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