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低微,却成为传奇将军,也是历代兵者追求的最高荣誉

轮回千载时光去,历史长歌代相传,大家好我是轮回千百。

在中国历史中,有许多的人,他们的出身很低,但是却有着光辉的一生,让后人永远铭记。也有人有着显赫的出身,但是却让后人所唾弃。而在汉朝武帝时期有着一位少年英雄,对国,他忠君爱国,对家,孝敬父母,有情有义。他就是拥有传奇一生却英年早逝的大将军、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真正的霍去病:

他出身低微,却成为传奇将军,也是历代兵者追求的最高荣誉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天才、常胜将领。

一、英雄出身。

霍去病的出生可以说是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私通所生,他的父亲霍仲儒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的私情,不但抛弃了这对母子,而且还在外面另外娶妻生子,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大家都觉得霍去病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了。

然而,上天是公平的,就在霍去病刚满周岁时,他的姨母卫子夫被汉武帝册封为夫人,地位仅次于当时的皇后,而他的舅舅卫青被封为侍中,当差于建章宫。自此,卫氏家族的命运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当时可能很多人认为只是卫氏家族的命运改变了,可是也因为这件事,更是改变了整个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形势。

他出身低微,却成为传奇将军,也是历代兵者追求的最高荣誉

汉武帝时期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以武强国的王朝,而当时的汉王朝,边疆总是受到匈奴的烧杀抢掠和侵犯。自秦朝以后基本上拿这些游牧民族没有办法,打仗也是胜少败多,大多数情况是以和亲的形式,送些东西来解决这种问题,但是作为以武强国的汉武帝对于这种情况很不满,希望可以改变这种情况,在这个时候就发现了和他有一样想法的卫子夫的弟弟卫青。

他出身低微,却成为传奇将军,也是历代兵者追求的最高荣誉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又一次兴兵南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汉武帝派四路军队出击。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治代县,今山西大同、河北蔚县一带),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这次出征,。四路大军,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还,只有卫青所率大军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虏敌军近千人,取得胜利。(历史上称这一战为龙城大捷)

自此,卫青的军事才能被汉武帝看中,屡屡出征,战果累累,成为名副其实的"龙城飞将"。

二、少年英雄初显峥嵘。

在舅舅卫青的影响下,霍去病自幼学习骑射,骑术高超,虽然年少,但是他渴望像他舅舅一样杀敌立功,建功立业。

他出身低微,却成为传奇将军,也是历代兵者追求的最高荣誉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再次筹划了一场大规模的对匈反击战(即历史上著名的漠南之战)。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称霍骠姚),随舅舅卫青出征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

战场上,霍去病请战了三次,卫青这才答应霍去病出战,给了他八百骑兵。霍去病凭借着一腔热血,率领自己的第一批军队,在茫茫大漠里以他独创的"长途奔袭"战术,斩获敌人两千零二十八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籍若侯乃封号,名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而霍去病的八百骑兵则全身而返。大喜过望的汉武帝立即将他封为"冠军侯",赞叹他的勇冠三军。

评语:霍去病以这样的首战向所有人证明了,汉朝最耀眼的将军即将横空出世。

三、屡战屡胜,常胜将军,无敌战神。

也许汉武帝为了再次试探霍去病的天赋和才智,于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独自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史称河西大战。

十九岁的统帅霍去病不负众望,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迂回战。六天中他转战匈奴五部落,一路猛进,并在皋兰山与匈奴卢侯王、折兰王打了一场硬碰硬的生死战。在此战中,霍去病惨胜,一万精兵仅余三千人。而匈奴更是损失惨重——卢侯王和折兰王都战死,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被俘虏,斩敌八千九百六十,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汉军的战利品。在这一场血与火的对战之后,汉王朝中再也没有人质疑少年霍去病的统军能力,他成为汉军中的一代军人楷模、尚武精神的化身。

他出身低微,却成为传奇将军,也是历代兵者追求的最高荣誉

同年夏天,汉武帝决定乘胜追击,展开收复河西之战。

霍去病被任命为汉军的统帅,而老将李广等人只作为他的策应部队。

然而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配合作战的公孙敖等常跑大漠的"老马"还不如两年前的长安公子霍去病,居然在大漠中迷了路,没有起到应有的助攻作用。而老将李广所部则被匈奴左贤王包围。霍去病遂再次孤军深入,并再次大胜。就在祁连山,霍去病所部斩敌三万余人,俘虏匈奴王爷五人以及匈奴大小阏氏、匈奴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共计六十三人。 经此一战,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汉王朝收复了河西平原。曾经在汉王朝头上为所欲为、使汉朝人家破人亡无数的匈奴终于也唱出了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自此以后,汉军军威大振,而十九岁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战神。

真正使霍去病有如天神的事情是"河西受降",发生的时间在秋天。

两场河西大战后,匈奴单于想狠狠地处理一再败阵的浑邪王,消息走漏后浑邪王和休屠王便想要投降汉朝。汉武帝不知匈奴二王投降的真假,遂派霍去病前往黄河边受降。

当霍去病率部度过黄河的时候,果然匈奴降部中发生了哗变。

面对这样的情形,霍去病竟然只带着数名亲兵就亲自冲进了匈奴营中,直面浑邪王,下令他诛杀哗变士卒。我们永远也猜想不出此时的浑邪王心里都在想些什么。那一刻他完全有机会把霍去病扣为人质或杀之报仇,只要他这样做了,单于不但不会杀他反而要奖赏他。然而最终浑邪王放弃了,这名敢于孤身犯险不惧生死的少年的气势镇住了他。霍去病的气势不但镇住了浑邪王,同时也镇住了四万多名匈奴人,他们最终没有将哗变继续扩大。

河西受降以后,汉朝的版图上,从此多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走廊正式并入汉王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面对外虏的受降,不但为饱受匈奴侵扰之苦百年的汉朝人扬眉吐气,更从此使汉朝人有了身为强者的信心。

四、历代兵家的最高追求——封狼居胥的霍去病

他出身低微,却成为传奇将军,也是历代兵者追求的最高荣誉

元狩四年(公元前117),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

此时的霍去病,已经毫无悬念成为汉军的主力。汉武帝对霍去病的能力无比信任,在这场战争的事前策划中,原本安排了霍去病打单于,结果由于情报错误,这个对局变成了卫青的,霍去病没能遇上他最渴望的对手,而是碰上了左贤王部。然而这场大战完全可以算是霍去病的巅峰之作。

在深入漠此寻找匈奴主力的过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袭两千多里,以一万五千的损失数量,歼敌七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大约是渴望碰上匈奴单于,"独孤求败"的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带。

他出身低微,却成为传奇将军,也是历代兵者追求的最高荣誉

就在这里,霍去病暂作停顿,率大军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祭天封礼于狼居胥山举行,祭地禅礼于姑衍山举行。这是一个仪式,也是一种决心。

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尔加湖),方才回兵。

从长安出发,一直奔袭至贝尔加湖,在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沿路大胜,这是怎样的成就!经此一战,"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他出身低微,却成为传奇将军,也是历代兵者追求的最高荣誉

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目标,终生奋斗的梦想,而这一年的霍去病,年仅二十二岁。

五、有情有义,有血有肉,忠孝两全大丈夫

霍仲孺当初不愿做胎中霍去病的父亲,卫少儿也就从来不曾告诉过他自己的身世。

长大后,卫少儿才告诉霍去病他的身世,霍去病有一次出征经过平阳,特意将父亲霍仲孺请到自己休息的驿站,还跪下来说到:"以前我不知道您是我的父亲,实在是大不孝啊!"霍仲孺愧不敢应,说道:"老臣得托将军,此天力也。"随后,霍去病为从未尽过一天父亲之责的霍仲孺置办田宅,并将后母之子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

他出身低微,却成为传奇将军,也是历代兵者追求的最高荣誉

对于舅舅卫青,因李广之子李敢错怪卫青害死其父,偷袭伤了卫青,卫青压下了此事,后来霍去病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大怒,直接在甘泉宫的射猎中射杀了李敢。

六、加官进爵至大司马位。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设置大司马位,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皆加官为大司马。同时下令,骠骑将军秩禄(即俸禄)与大将军相同。汉武帝于建元二年(前139)罢太尉之位,直到设置大司马位,以代替太尉之职,卫青和霍去病因为有了大司马这一加官称号,得以名正言顺地管理日常的军事行政事务。

七、国家为重,自己生死为轻,冒死进谏

他出身低微,却成为传奇将军,也是历代兵者追求的最高荣誉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霍去病上书请汉武帝封皇子刘闳、刘旦、刘胥三人为诸侯王,诸侯王必须"就国"(即去封地居住而不能留在长安)。霍去病冒死上书汉武帝说:"承蒙陛下错爱,使臣霍去病能在军中供职。本应专心思考边防事务,即使战死荒野也无法报答陛下,居然敢考虑他事来打扰陛下。我这样做,实在是因为看到陛下为天下事忧劳,因哀怜百姓忘了自己,减少了食膳音乐,裁减了郎员。皇子们赖天保佑,长大成人,已能行趋拜之礼,但至今未封号位设师傅官,陛下谦恭礼让,不怜悯骨肉之情,群臣私下都希望早日予以封号,但不敢越职进奏。我不胜犬马之心,冒死建言,希望陛下命有司,趁盛夏吉日早定皇子之位。希望陛下鉴察。霍去病冒死再拜进奏皇帝陛下。"三月乙亥日,御史臣霍光兼尚书令上奏未央宫。汉武帝下诏道:"下交御史办理。"

八、英年早逝,侠骨留香。

他出身低微,却成为传奇将军,也是历代兵者追求的最高荣誉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年仅23岁(虚岁)的霍去病去世。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陪葬于茂陵(汉武帝陵寝)。谥封"景桓侯"。取义"并武与广地",彰显其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意。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他出身低微,却成为传奇将军,也是历代兵者追求的最高荣誉

关于霍去病的死因:据《史记》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中补记:"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山。"这是历代史书中对霍去病死因的唯一记载。

也有一种说法:说是在漠北之战中匈奴人将病死的牛羊等牲口埋在水源中祭祀诅咒汉军,因此水源区产生了瘟疫。而霍去病在此处饮食了带有病菌的水,而后病倒。但也有一些专业人士提出,霍去病死于漠北之战两年后,不符合瘟疫的发病时间。

当然两千年前的医疗水平有限,数次领兵出征的劳累,长时间处于艰苦的环境,也足以对霍去病的身体造成不可治愈的伤病。

霍去病生为奴子,长于绮罗,却从来不曾沉溺于富贵豪华,他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放在一切之前。汉武帝曾经为霍去病修建过一座豪华的府第,霍去病却断然拒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他出身低微,却成为传奇将军,也是历代兵者追求的最高荣誉

总结: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霍去病也不是完人,他曾射杀李敢,也曾对部下严厉。然而所有的士兵都希望成为他的部下,跟随他杀敌立功,保家卫国。

霍去病一生四次领兵出击匈奴,都以大胜告捷,灭敌十一万,降敌四万,开疆拓土,战功比他的舅舅卫青还要壮观。

对于整部世界军事史和中国史来说,霍去病是当之无愧的战神,也是彪炳千秋的传奇。

现在想起霍去病当时的风采和他那不为奢华,只为保家卫国的壮志,也是现在的热血青年血液沸腾。

最后附上王维的一首诗: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少年行——其二)

结语:"封狼居胥"我就想问一句,还有谁?

最后欢迎大家订阅轮回千百,喜欢我的读者朋友记得收藏、评论、转发、点赞,谢谢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