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說」:總和「別人家的孩子」比,是中國家長被慣壞了?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裡有一段話,“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少年,對於一個國家,乃至時代的發展都至關重要。而今年,最早的一批00後也邁入成年,但是00後到底在想些什麼?這些十多歲的少年的思想又發生了哪些改變?

對於成年人來說,對00後總是存在些許“刻板印象”,最近的一檔節目《少年說》提出“沒有夢想不該有,沒有心聲不該說!大膽做,勇敢說! ”這檔主動傾聽少年們的心聲的節目,短時間內便點燃了微博話題榜。

「少年說」:總和“別人家的孩子”比,是中國家長被慣壞了?

YING SHI RE BO

總和“別人家的孩子”比,

中國家長被慣壞了?

全國一共有中小學校25萬餘所,共計在校生約1億8170萬餘名。但是他們的故事卻很少被提及,《少年說》選擇了展露少年心聲的這一出口,可以被視為現有節目題材的空白領域。

去年,日本曾有一檔同款節目《屋頂告白大會》,日本小朋友無論年齡,各自站在屋頂表達自己的感情,這種不加限制、真情流露的節目甜到不少網友。

《少年說》可以被視為它的同款,中小學生各自上臺喊出想說的話,旁邊還有兩位主持人進行串場。但是由於國情原因,“自由戀愛”顯然被排除在外,少年們的喊話無非圍繞學業、家庭、親情......

「少年說」:總和“別人家的孩子”比,是中國家長被慣壞了?

「少年說」:總和“別人家的孩子”比,是中國家長被慣壞了?

其中議論度頗高的,還要數首期節目中第二個上場的女孩。她和母親言語間的博弈,看似在情在理,卻恰好凸顯出中國家庭教育裡的某種缺失。

上場前,這個樂觀開朗的女孩非常不安,“等會在臺下,(我媽)會懟死我。”

「少年說」:總和“別人家的孩子”比,是中國家長被慣壞了?

到了臺上,聽到她抱怨媽媽總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對比時,母親的言論有論有據,讓人無可抵擋。

先肯定孩子,再給出客觀的說法,“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方法,將會永遠伴隨你終生。做事情要事半功倍,千萬不能事倍功半。”

「少年說」:總和“別人家的孩子”比,是中國家長被慣壞了?

隨後,女孩語氣軟了下來,她表達出媽媽總這樣要求自己會讓她覺得自卑的感覺,此刻的她已經音帶哭腔。

「少年說」:總和“別人家的孩子”比,是中國家長被慣壞了?

媽媽的回答依然佔據住了立場,拿她做到和孩子做到相對比,如果媽媽承諾的都做到了,你為什麼做不到?

最後,女孩說不過媽媽,邊哭邊小跑著下了臺。

客觀來說,媽媽的做法並沒有絕對意義的錯誤,正確的教育方法,於情於理都說得通的辯論法則,稚嫩的孩子只能哭泣著選擇接受。

「少年說」:總和“別人家的孩子”比,是中國家長被慣壞了?

但是,當場的主持人以及其他學生卻顯露出了心疼。有時候太過於強硬、太過於正確,或許確實能逼迫著孩子一步步變得優秀。但同時,孩子和家長之間的心理堡壘也越建越高。

諸如此類,被提及到的少年階段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學習”。

有同學上臺想為老師徵婚,老師會以考試成績6A(全優)作為相互約定;有同學上臺和弟弟相互約定,學習各自身上的優勢,一起努力學習;有同學表達對父母的愛,交談並不缺努力學習的承諾和期盼。

「少年說」:總和“別人家的孩子”比,是中國家長被慣壞了?

足以見得,如今在“知識改變命運”,“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等教育理念的灌輸下,學業在他們生活中舉重若輕的地位。

在《少年說》的喊話臺上,並不缺乏各式各樣的教育方法,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我們很難就孰是孰非給出判斷。

YING SHI RE BO

學習固然重要,

但不應成為少年的全部

難能可貴的是,少年們也將自己除學習之外的心理感受表達出來,讓父母知道,在人生裡,“學習”雖然很重要,但學習並不能成為全部。

有少年吐槽父母要求一天一個蘋果,一天一顆雞蛋,讓自己壓力好大;有少年覺得父母強加給自己的標籤並不是自己所願,如他想要學街舞,而不是成人練拳擊;還有的少年想要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選自己喜歡的路......

「少年說」:總和“別人家的孩子”比,是中國家長被慣壞了?

他們的想法真實、可貴、不加掩飾,或真情流露、或引人發笑,但都是他們青春時代真實的感官體驗。同時顯示出當今中國少年的某種趨勢或欠缺。

比如和同類日版對比,都是處於情竇初開的年紀,他們所喊出的內容卻唯獨沒有愛情。

僅有的也是高三畢業生的一期節目,大膽少年借“志願書”展露心扉,說出了他對她的追求。

“把你的高考志願拿出來,讓我抄一遍吧。”

“好!”

「少年說」:總和“別人家的孩子”比,是中國家長被慣壞了?

「少年說」:總和“別人家的孩子”比,是中國家長被慣壞了?

其實他們並非沒有感情方面的想法,只是礙於傳統觀念,缺少在大眾面前表達的主動性,當前時代對於學生時代的戀情還沒有足夠的容忍度。

《少年說》開播之後,曾遭受許多質疑。

由於和日版《屋頂告白大會》過於相似,版權成謎,抄襲與否的爭議不斷;剔除有愛的愛情告白,以學習壓力、教育壓力取而代之,又常常讓人看得心裡發堵;學生上臺喊話,有時像是“背誦”,難掩背後的劇本痕跡。

但論其本質,展現中華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心聲,架起不少家庭的溝通橋樑,讓青春“有話可說”,《少年說》又做到了很多其他節目未曾做到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