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碼頭探祕》第九折:這才是後繼有人!看看惠濟路小學版的黃梅戲經典《打豬草·對花》……

《戏码头探秘》第九折:这才是后继有人!看看惠济路小学版的黄梅戏经典《打猪草·对花》……

《戏码头探秘》第九折:这才是后继有人!看看惠济路小学版的黄梅戏经典《打猪草·对花》……
《戏码头探秘》第九折:这才是后继有人!看看惠济路小学版的黄梅戏经典《打猪草·对花》……

百花齊放戲碼頭

《戏码头探秘》第九折:这才是后继有人!看看惠济路小学版的黄梅戏经典《打猪草·对花》……

大武漢,戲碼頭。

梨園佳話不斷,江城好戲連臺。

荊楚大地,戲曲資源豐富、戲曲歷史悠久。

武漢戲碼頭,是中國戲曲的重要發源地、流變地和聚集地。

歷史上的武漢,因戲曲名團雲集、名角薈萃、名劇迭出被稱為戲曲“大碼頭”。而今,經過上百年的傳承與沉澱,武漢這座與北京、上海並稱為全國戲碼頭“三鼎甲”的城市,“楚漢花黃”爭奇鬥豔、“京豫越評”百花齊放。

《戏码头探秘》第九折:这才是后继有人!看看惠济路小学版的黄梅戏经典《打猪草·对花》……

本期的《戲碼頭》是不折不扣的巾幗天地。三位傑出的女性戲曲演員,在《戲碼頭》舞臺上,將上演秦腔、豫劇和黃梅戲的碰撞!或婉轉哀怨,或英姿颯爽,或幸福綿長,“三個女人一臺戲”,這場必定精彩絕倫!

《戏码头探秘》第九折:这才是后继有人!看看惠济路小学版的黄梅戏经典《打猪草·对花》……

西安易俗社

1912年7月1日,陝西同盟會會員李桐軒、孫仁玉等160多名熱心戲曲改良的社會知名人士,在西安創建了集文化教育、戲曲訓練、演出實踐為一體的新型戲曲劇社——西安易俗社。

在那個風雨如磬暗故園的時代,文人以戲曲這種最貼近中國老百姓情感的表達方式普及新思想,無疑是一個開天闢地的創舉。

秉持“易俗宗旨,不分區域”的初心,易俗社來到漢口大碼頭,並創辦漢口分社。在此期間,易俗社多多編排、演出有益於世道人心的警世新劇,演出時,時常有觀眾拍案叫絕,讚歎不已,可謂是當時漢口戲碼頭的一股清流。

《戏码头探秘》第九折:这才是后继有人!看看惠济路小学版的黄梅戏经典《打猪草·对花》……

秦腔《三滴血》

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新思潮的影響下,秦腔《三滴血》問世,由易俗社劇作家範紫東先生創作。該劇講述了一個糊塗縣官晉信書,依照書本斷案,造成“父子被拆散”、“夫妻被分離”、“弟媳被冤屈”三大冤案,兩對青年男女、四個家庭在秦晉兩地輾轉離合的故事,嘲諷了迷信教條和封建道學的虛偽。《三滴血》一經演出,蜚聲全國,且久演不衰。

《戏码头探秘》第九折:这才是后继有人!看看惠济路小学版的黄梅戏经典《打猪草·对花》……

“肖派”傳人李淑芳

“戲碼頭”養人養戲,給予了西安易俗社無限的呵護。如今的易俗社作為一個百年劇社,依然活躍在中華大地的舞臺上。

來自於易俗社的陝西省著名秦腔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肖派”傳人李淑芳,在《戲碼頭》帶來秦腔經典劇目《三滴血》的選段,讓我們邊聽邊回味百年戲碼頭的滄桑變遷。

《戏码头探秘》第九折:这才是后继有人!看看惠济路小学版的黄梅戏经典《打猪草·对花》……

李淑芳淚灑舞臺

2019年,是《三滴血》搬上舞臺整整一百週年。秦腔“肖(若蘭)派”傳人李淑芳帶來的《三滴血》選段,婉轉、柔美又不失秦腔剛烈的藝術風格,讓戲碼頭的觀眾為之傾倒。

誰能想到,這位秦腔名家,在最黃金的年齡,沉寂長達十年之久!回憶起那段日子,李淑芳幾度哽咽,淚灑舞臺:“謝謝戲碼頭還記得我這個小演員”!振興秦腔文化任重道遠,感謝李淑芳老師!

《戏码头探秘》第九折:这才是后继有人!看看惠济路小学版的黄梅戏经典《打猪草·对花》……

常香玉大師捐飛機

秦腔唱罷,豫劇登場。

說起豫劇,大家都不會陌生。豫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也是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在全國各地廣為流傳,戲迷眾多。

被大家所熟知的“人民藝術家”——豫劇大師常香玉,她當年為了支援抗美援朝,率劇社從西安出發,先後在開封、鄭州、新鄉、武漢、廣州、長沙6個城市進行義演,用演出收入捐獻了一架戰鬥機,飛機命名“香玉劇社號”,成就了一段巾幗佳話!

《戏码头探秘》第九折:这才是后继有人!看看惠济路小学版的黄梅戏经典《打猪草·对花》……

“常派”傳人王惠

在常香玉178場義演中,最受歡迎的曲目是什麼呢?當然是那支“誰說女子不如男”的經典豫劇《花木蘭》!

讓我們跟著河南省豫劇院豫劇表演藝術家,“常派”傳人,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王惠一起,再次重溫豫劇《花木蘭》裡的經典唱段!

《戏码头探秘》第九折:这才是后继有人!看看惠济路小学版的黄梅戏经典《打猪草·对花》……

緬懷恩師

2004年6月1日,常香玉離世,劇壇為之悲痛。僅隔一年,豫劇現代戲《常香玉》便被搬上了舞臺,王惠飾演老年常香玉,她把對大師的緬懷和紀念全部放在了戲中。第二次來漢演出的王惠,殷切渴望豫劇《常香玉》能在荊楚大地上再度上演!

《戏码头探秘》第九折:这才是后继有人!看看惠济路小学版的黄梅戏经典《打猪草·对花》……《戏码头探秘》第九折:这才是后继有人!看看惠济路小学版的黄梅戏经典《打猪草·对花》……

小學生演繹黃梅戲經典 薪火傳承後繼有人

黃梅戲,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京劇、越劇、評劇 、豫劇並稱“中國五大戲曲劇種”。它以淳樸流暢的唱腔,質樸細緻的表演,受到戲迷們的追捧,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湖北是黃梅戲的故鄉。上世紀八十年代,湖北“把黃梅戲請回孃家”以來,黃梅戲精品迭出、好戲連臺;隨著“戲曲進校園”活動的開展,如今,在湖北各地的校園內,誕生了一大批青少年黃梅戲愛好者,“從小學戲曲,經典共傳承”在荊楚大地蔚然成風。

本期最大的驚喜,是來自武漢市江岸區惠濟路小學的小學生們,別看孩子們學習戲曲的時間不長,這些小學生的一招一式,個個還都有模有樣。他們演繹的是黃梅戲經典唱段串燒《打豬草·對花》!

《戏码头探秘》第九折:这才是后继有人!看看惠济路小学版的黄梅戏经典《打猪草·对花》……

到底人間歡樂多

黃梅戲唱詞通俗易懂、旋律動聽歡快,特別容易學唱,經典劇目更是不勝枚舉。

聽完了孩子們稚嫩的唱腔,最後登臺的是湖北黃梅戲領軍人物、湖北省地方戲曲藝術劇院院長、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楊俊,一段黃梅戲經典唱段《牛郎織女》讓在場觀眾不禁跟著哼了起來:“夜靜尤聞人笑語,到底人間歡樂多。我問天上彎彎月,誰能好過我牛郎哥”!

《戏码头探秘》第九折:这才是后继有人!看看惠济路小学版的黄梅戏经典《打猪草·对花》……

“我有兩個故鄉”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湖北提出了“把黃梅戲請回孃家”的倡議,楊俊自告奮勇來到了湖北,安家近30年。“我是幸福的安徽人,也是幸福的湖北人,我有兩個故鄉”。楊俊這樣說。

《戏码头探秘》第九折:这才是后继有人!看看惠济路小学版的黄梅戏经典《打猪草·对花》……

梨園英豪齊聚戲碼頭

戲曲來源於民間,它是一方山水家園共同的文化記憶。荊楚大地,花鼓楚腔、二黃漢調,不僅劇種繁多,而且有著深厚的群眾文化基礎。

近年來,武漢這座“戲碼頭”,隨著“戲曲進校園”、“戲曲進社區”等活動積極開展,戲曲舞臺的“聚光燈”在群眾中間被再次點亮;同時,戲碼頭也正以寬廣的胸懷歡迎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梨園英豪。

您最想在《戲碼頭》的舞臺上,看到哪些名家名段?

歡迎和我們留言分享哦,一定讓您夢想成真!

《戏码头探秘》第九折:这才是后继有人!看看惠济路小学版的黄梅戏经典《打猪草·对花》……《戏码头探秘》第九折:这才是后继有人!看看惠济路小学版的黄梅戏经典《打猪草·对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