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集團兵強馬壯,擁有60萬軍隊,為何敗給了朱元璋?

菜蟲~


陳友諒鄱陽湖兵敗和曹操赤壁之敗十分相似,我懷疑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的赤壁之戰中深刻受到了鄱陽湖大戰的影響,好了,言歸正傳,說一下陳友諒在具備優勢的條件下為何會敗給朱元璋呢?



首先是出師無名

陳友諒在元末雖然四處攻城略地戰果豐碩,還創建了大漢政權開國稱帝,但是卻並不是名義上的正統王朝。

其一,天下尚未統一,北有元軍、南有張士誠、東有朱元璋等割據軍閥,陳友諒貿然率先稱帝各地人心不服;其二,陳友諒定國號為“漢”,就是想借助漢朝的正統地位作為對其師出無名的補充,但他並不姓劉,不能像劉備、劉秀那樣具有名義上的號召力,反而讓人感到突兀,貿然出兵攻打友軍既名不正言不順,還沒有輿論支持和群眾基礎。


其次是軍隊成分複雜

陳友諒的東征“漢軍”號稱六十萬人馬,而這六十萬大軍裡成分卻很複雜。其中有倪文俊的部屬,還摻雜著收編的趙普勝和徐壽輝的人馬,還有在戰爭前夕在各地七拼八湊強徵的兵員,多為老弱幼小的普通百姓。

由於軍隊成分複雜,所以戰鬥力和凝聚力都不強,雖然看著浩浩蕩蕩的很有氣勢,但卻是一盤散沙。在洪都之戰中就可以看出,幾十萬漢軍圍攻朱文正的兩萬主力軍,連續進攻洪都兩個多月,居然都打不下來,漢軍戰力可見一斑。


然後是戰略戰術問題

陳友諒的水師戰艦足夠寬大,正面對付朱元璋的小船水軍有明顯優勢,可他卻非要學曹操一樣鐵索連環(也可能是腦路清奇自創的戰法)把戰艦全都連接起來,由此一來,漢軍船大兵多的優勢逐漸消失,反而成為了劣勢,朱元璋水軍小船機動靈活的優勢凸現出來,朱元璋又藉著天時地利,順著風向採取火攻,再次重蹈歷史的覆轍,火燒漢軍於鄱陽湖。

最後是陳友諒的個人原因

陳友諒憑藉著狡猾多變而發家,屢屢弒主罔上,靠著非正當手段成功上位,雖然一時成功但卻失去了誠信與人心,對待下屬他猜忌心重手段毒辣,導致了大將們的眾叛親離,對待士卒他刻薄無情,漢軍在戰前出現了人人自危的現象。

由此看來,決定戰爭勝負的諸多因素都對陳友諒不利,就導致了陳友諒兵敗身死的悲慘結局。


納蘭談史


陳友諒敗給朱元璋,是歷史的選擇,也是個人戰略戰術決策能力的對比。陳友諒是漁夫出身,也算是個見得大風大浪的亂世梟雄,不過在乞丐和尚朱元璋那裡,就顯得遜色不少了,我們且來分析一番。

姑且以鄱陽湖一戰為例。

按道理說,陳友諒的起義軍所轄範圍最廣,兵力最多,號稱60萬眾,而朱元璋相對較弱,僅有20萬眾,對付朱元璋不說穩操勝券,但是也不至於全軍覆沒啊,這是為什麼呢?

1.戰略決策能力有懸殊

當時的朱元璋處於陳友諒和張士誠兩大集團的夾擊之中,元朝勢力為北方紅巾軍殘餘力量牽制,無暇南顧。朱元璋必須除掉陳張其一才能脫穎而出,選擇先收拾誰成為戰略決策的關鍵。

朱元璋認真分析了局勢,認為陳友諒才是當前最大的隱患,於是果斷制定了“先擊陳友諒,再滅張士誠”的戰略方針。隨後,朱元璋留下部分部隊守住東面的張士誠,進而西出集中20萬兵力挺近鄱陽湖,與陳友諒展開決戰。

然而,陳友諒的戰略眼光就不敢恭維了。為了搶佔地盤,陳友諒將60萬大軍拉去攻打沒有多少戰略價值的洪州,結果攻打五十餘天幾無所獲。要是陳友諒順江東下直撲朱元璋的根據地建康,則朱元璋就危險了。後來朱元璋說:“使友諒趁我出,建康空虛,順流而下,我進無所成,退無所歸,大事去亦。”以此來看,陳友諒攻打洪州成為他戰略失敗的首要。

2.政治權謀能力有高下

朱元璋非常注重政治權謀的利用,且效果十分明顯。當陳友諒在逼近建康的時候,朱元璋為了誘姦陳友諒軍,利用部將康茂才與陳友諒為舊友的關係假裝向陳友諒投降,使得陳友諒進兵之後遭遇伏擊慘敗。

公元1363年7月,在鄱陽湖決戰中,陳友諒左、右金吾將軍歸降朱元璋,朱元璋兩次修書陳友諒,威逼嚇唬,勸誡其投降,否則“喪家滅姓,悔之晚矣。”陳友諒惱怒難當,竟然殺害朱元璋派去的使者,並大肆殺戮被俘的朱元璋將士。反觀朱元璋,對俘虜的陳友諒將士“賜藥療之,皆遣還”,並且嚴令“但獲彼軍,皆勿殺”。這樣的攻心權謀瓦解了陳友諒的軍心,對於朱元璋的軍心卻起到了穩固團結的作用。

公元1364年2月,常遇春久攻武昌不下,朱元璋親自來到武昌,派遣陳友諒的舊部羅復仁前往武昌城勸說陳友諒的兒子陳理降服,因此又兵不血刃佔據武昌,招降了陳友諒全部殘餘勢力。

3.戰術運用能力有長短

陳友諒的戰船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而且船身巨大,朱元璋則舟小勢弱。在鄱陽湖之戰中,朱元璋面對陳友諒的大船,開始也吃了不少虧,要不是侍衛機警,朱元璋只怕也葬身鄱陽湖了。但是朱元璋很快扭轉局勢,充分發揮小船靈活多變的長處,以火攻攻擊陳友諒連成一片的大型戰船,上演了一出“火燒鄱陽湖”的好戲。

在行軍佈陣上,朱元璋調遣三部兵力分別防守在涇江口、湖口和南湖嘴,封鎖由湖區進入長江的門戶,卡死敵軍萬一獲勝後順江東下進攻建康。同時,在武陽渡駐守部隊,截斷鄱陽湖南端出口,形成關門打狗、甕中捉鱉的局勢。

在這樣的戰術配合下,陳友諒被困死在鄱陽湖,前後左右不能突圍,在火攻的猛烈打擊下,死傷無數,自己也中箭身亡。

4.個人品德誠信有偏差

陳友諒嫉賢妒能,野心頗大,他先後殺死了趙普勝、徐壽輝,並自立為帝,從而引起趙普勝徐壽輝舊部紛紛投入朱元璋陣營。《明太祖實錄》中稱:“其將士皆離心,且政令不一。”陳友諒最失德行的事莫過於殺害徐壽輝自立,徐壽輝乃是起義軍的總首領,具有相當大的號召力,陳友諒殺主自立,無異於自取其辱,離心離德。所謂60萬眾真心服陳友諒者並不多。

反觀朱元璋,嚴格要求自己的軍隊“將士一心,人百其勇,如鷙鳥搏擊。”佔領一地,便下令免除元朝苛政徭役,均“務從寬儉”,自然得人心民心。

通過對鄱陽湖決戰的分析,我們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出陳友諒必敗的原因,同時加上個人德行問題的偏差,註定了歷史終會選擇朱元璋。故,軍隊數量並非問題的關鍵,陳友諒60萬眾也不過爾爾,朱元璋20萬眾也是天將雄獅。


青燈問史


陳友諒是朱元璋爭奪天下時最大的對手,也是元末紅巾軍起義發展而來的最大割據勢力。朱元璋也正是擊敗了陳友諒之後才奠定了統一全國的基礎。相較於朱元璋,本身實力更強的陳友諒為何會失敗,一直以來教科書式的標準答案都是針對陳友諒上位的方式過於冷血無情,不斷的以下克上導致陳友諒失去人心。但陳友諒集團的失敗原因是否真的就是隻是如此呢?

陳友諒的冷血上位之路

陳友諒是元末時期的農民起義領袖,他出身湖北的一個漁民家庭,曾經在元朝政府擔任過小吏。後來徐壽輝等人發動反元起義時,他在1355年乘機響應並加入紅巾軍,因為有些文化又曾經擔任過官吏,因此成為紅巾軍中倪文俊所部的簿書掾,後來作戰有功晉升元帥,開始統兵一方。

1357年,已經掌握徐壽輝等人起義所建立的天完政權實際權力的倪文俊企圖謀害徐壽輝,結果事情敗露,眾叛親離的倪文俊逃到自己的老部下陳友諒那裡,結果陳友諒果斷翻臉,直接殺死倪文俊併吞並了倪文俊的舊部。陳友諒成為天完政權最具實力的人物,並自稱平章政事。

隨後陳友諒迎來事業的高速發展期,連續攻陷湖北、江西多處州縣,地盤擴張迅速,成為長江流域實力最強的割據勢力。1360年天完政權的皇帝徐壽輝路過陳友諒的地盤,陳友諒誘騙徐壽輝入城,隨後殺死徐壽輝的隨從將其扣押,陳友諒自稱漢王,成為天完政權的實際掌控者。

1360年,陳友諒開始進攻朱元璋,在攻克太平,進佔採石磯之後,志得意滿的陳友諒在行軍路上殺死徐壽輝,隨即自立為帝,建立陳漢政權。

陳友諒短短五年時間從一個小吏成為稱雄一方的皇帝,不斷的以下克上,吞併友軍,以冷血無情的方式迅速壯大,同時攻城略地佔據湖北、江西等地,成為當時最具實力的割據勢力。但是他的這種上位方式說難聽點就是“黑吃黑”,其內部必然也隱藏了不少隱患。尤其是進攻朱元璋前夕將天完政權領袖徐壽輝殘忍殺死,更是揹負了弒君的道德包袱,一旦陳友諒受到挫折,這些內部矛盾極易爆發。

不敗的威信:陳友諒的權力根基

陳友諒上位方式的冷血無情的確是其最後失敗一個重要原因,畢竟他失敗的時候,部下屢屢投降被認為是對他冷血無情的一種不滿。但是在元末亂世的群雄爭霸中,這種冷血無情的方式並非陳友諒獨有,歷史上的亂世爭霸中也不乏先例。個人認為他從起家以來不敗金身的告破才是使他個人權力根基坍塌的重要誘因。

陳友諒的上位過程是比較順遂的,短短五年控制數省稱霸一方。憑藉狠辣無情的手段他吞併了幾路兵馬,累積起雄厚的實力。但是這一切都是以他個人強橫的手腕和不可戰勝的神話樹立起來的,一旦陳友諒遭遇失敗,他對內的控制就將陷入危機。

1360年,陳友諒在志得意滿的過程中魯莽的發動對朱元璋的進攻,此前他剛剛在1359年殺死了大將趙普勝,同時又在行軍途中弒殺了天完政權的皇帝徐壽輝。如此劇烈的內部鬥爭,陳友諒根本沒有想過要重新整合內部勢力,驕狂的他認為只要能一直保持勝利,他就能繼續保持對內部的控制。

可惜此戰他中了故人康茂才的誘敵之計,在南京城下慘敗,隨後被朱元璋追擊,陳友諒的部下紛紛投降。狼狽的陳友諒一直退到武昌才穩住陣腳。他的威信開始受到巨大的打擊,內部危機逐漸顯現。

但是陳友諒畢竟實力雄厚,他仍有實力與朱元璋對抗,而且此時朱元璋也陷入兩面受敵的困境。西面的陳友諒仍然具有強大的實力,東面的張士誠也遲遲不能徹底解決。於是不甘心失敗的陳友諒重整旗鼓,再次建造大量戰船,於1363年再次發動對朱元璋的進攻,也由此引發了朱元璋和陳友諒的戰略決戰——鄱陽湖水戰。

鄱陽湖水戰:一世功業轉頭空

在鄱陽湖水戰時,其實陳友諒和朱元璋兩人到底鹿死誰手還真的很難說清。戰前,張士誠攻擊小明王政權的最後據點,朱元璋不得不派兵救援。而在武昌厲兵秣馬數年的陳友諒乘機率領大軍進攻朱元璋。而且此戰陳友諒號稱大軍60萬,而朱元璋一方則號稱20萬,雖然都可能有所誇大,但是陳友諒一方人馬多於朱元璋是顯然的。

此戰的前期形勢,是朱元璋的主力被吸引到了東線而且遲遲不能脫身。陳友諒60萬大軍從上游順江而下,一路氣勢洶洶。危機時刻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率領少量兵力堅守洪州(現南昌),奇蹟般堅守孤城長達85天。為朱元璋的回援爭取了時間,也使陳友諒的數十萬大軍師老兵疲,士氣下降。

朱元璋回援之後,陳友諒想依靠自己擅長的水戰解決對手,於是撤去對洪州的圍困,將部隊轉入鄱陽湖,而朱元璋則派出部隊切斷陳友諒的退路,然後率領水軍開進鄱陽湖與陳友諒決戰。如今結果我們已然清楚,陳友諒兵敗身死,朱元璋獲得全勝,一舉奠定了統一全國的基礎。

此戰之中,陳友諒也暴露了他在軍事指揮上的失誤:

  • 面對朱文正堅守的洪州,陳友諒過分迷信自己以往的經驗,試圖通過高大的樓船直接攻城。但是此前他在攻打太平的時候,已經用過此法,如今故技重施顯然不能輕易得逞,朱文正早就將洪州城靠近江邊的城牆進行了加高,陳友諒的樓船面對加高後的城牆也是無可奈何。
  • 陳友諒的兵馬眾多,圍著洪州城打又施展不開,而且洪州雖然是軍事要地,但是朱文正的防守非常頑強,陳友諒屯兵堅城之下,耗時過久。本來陳友諒有著水軍的優勢,完全可以順江而下,留下少數部隊圍困防範朱文正,自己親率主力直撲朱元璋的老巢南京,必然能打亂朱元璋的軍事部署,使本來陷入兩面受敵的朱元璋更加不能兼顧。
  • 在朱元璋回援之後,陳友諒又對自己的實力過分自信,希望靠強大的水軍畢其功於一役,一舉擊潰朱元璋。因此他根本沒有考慮後路,全軍開進鄱陽湖等待主力決戰。但是朱元璋一到戰場就馬上封鎖了陳友諒從鄱陽湖撤退的幾個關鍵位置,隨後才進入鄱陽湖決戰。後來在慘烈的水戰進行過程中,陳友諒受制於後路被斷,軍心不穩,後來撤退也遭遇重大損失,以至於他本人也在撤退途中中箭身亡。
  • 陳友諒在1360年進攻南京的龍灣水戰中就曾經因為船隻過大導致擱淺,此次選擇鄱陽湖進行主力決戰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的展開自己數量龐大的戰船,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船隻再次擱淺的問題。但是在實戰中,陳友諒的高大戰船的確給朱元璋的水師造成了極大損失,但是後來因為聯船列陣又遭遇火攻,船隻高大行動不變等弱點被朱元璋抓住,最終遭遇慘敗。
總之,在種種原因之下,陳友諒在主力決戰中慘敗,自己也在撤退途中中箭身亡,陳漢政權土崩瓦解,朱元璋乘勢吞併陳友諒領地,使他控制的地盤一下子擴大了兩倍。成為了江南最強大的勢力。隨後掃滅其他南方割據勢力,最終北伐滅元建立大明。

圍爐品茗人


陳友諒輸的原因有

1、本來是一個普通漁民,後來投靠紅巾軍首領倪文俊,後來他找機會殺掉了對他有恩的倪文俊,竊取了政權,建立了大漢政權。他的卑鄙行為激起了很多內部人的不滿,新生的大漢政權實際上有很多不穩定的因素,很多人不服他的統治。

2、陳友諒過於自負,不相信別人。他雖然聰明,但是也聰明不過朱元璋那邊的劉伯溫。

3、陳友諒的手下沒有真心願意為他賣命的人。

朱元璋贏的原因有

1、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九字決定了他的勝利。

2、手下能人輩出,有劉伯溫這樣的頂級謀士出謀劃策,還有李善長這樣的精明人士為他準備糧草,以及徐達這樣的大將衝鋒陷陣。

3、朱元璋手下都是老鄉一起創業,幹活都很賣力。

希望採納,謝謝!


海賊說歷史


陳友諒集團號稱有六十萬軍隊,而當時的朱元璋僅有20萬人馬。但鄱陽湖水戰,朱元璋締造了繼赤壁之戰後又一以少勝多的戰役,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較大規模的水戰。那麼,兵強馬壯的陳友諒是怎麼敗給了軍事實力遠遠不如自己的朱元璋的呢?

潘陽湖水戰的戰略性失誤

陳友諒失敗的直接原因是潘陽湖水戰的戰略性失誤。朱元璋與陳友諒的鄱陽湖水戰之前是有過一次接觸的。朱元璋眼觀長遠,他知道張士誠懂得經營,而陳友諒好大喜功,貪圖一時之快。倘若朱元璋現行攻打張士誠,陳友諒必定會乘機偷襲。當前之計,只有先攻打陳友諒,以張士誠的性格絕對不會參戰,於是乎便有了潘陽湖水戰的前身。

第一次的交鋒陳友諒被朱元璋詐降的官兵迷惑,以為自己可以裡應外合一鼓作氣,與張士誠共同消滅朱元璋。沒想到自己在受到詐降之後北汽與張士誠的約定,貪功心切,直接撲向應天,結果就是初戰打敗,自己鑽進了朱元璋早就設計好的局當中。

僅僅一年,陳友諒的大片土地被朱元璋侵吞。此時的張士誠坐不住了,開始攻打小明王。小明王的安豐作為應天的主要屏障,為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務必要守住。朱元璋變派大軍前往,支援安豐,抵禦張士誠。此時的陳友諒迎來了一個天大的機會,應天空虛。但是陳友諒卻放棄了攻打應天的想法,而是去攻打洪都。這一決策性的失誤使得其滿盤皆輸。洪都的朱元璋部隊死守城池八十多天,為主力軍在安豐的勝利爭取了時間。張士誠失敗之後,朱元璋助理調頭直撲陳友諒,並在鄱陽湖上展開了陣容浩大的海戰。朱元璋重現三國赤壁火攻,大敗陳友諒,並徹底消滅其勢力!

一盤散沙的陳友諒部隊

其實戰略性的失誤並不是導致失敗的根本原因。作為一種外在的推動力,戰略性的失誤只會加速失敗而不會決定失敗。畢竟是三倍與敵人的軍隊,再怎麼錯過機會也不至於被全部殲滅,深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這就跟陳友諒的發家史有關。

陳友諒原本是一個漁夫,在元末大亂只是參加起義軍。他的成名之路就等於一部血淋淋的弒主之路。先是投奔倪文俊,然後把他殺了,收編了自己最初的勢力。後來又故技重施,殺了自己的老闆徐壽輝,並收編其隊伍。可以說,陳友諒失敗的根本是整個隊伍都是一隻勉強接受領導的無靈魂的隊伍,絲毫沒有凝聚力。通常是稍作抵抗變作鳥獸散。陳友諒手下的好多將領都是委屈求全,姑且屈服,這樣的部隊能有戰鬥力?所以,陳友諒的失敗是必然的!

<strong>

<strong>

武佑觻得鮮饒舌


陳友諒(陳友亮)是打漁出身,朱元璋是放牛的,都是元朝時期最底層的普通百姓。在元朝末年的起義中各自展露頭角,割據了一片區域。從當時來看,勢力最強的是陳友諒,其次才是朱元璋。在朱元璋和陳友諒對決的大決戰——鄱陽湖大戰中,朱元璋20萬人馬戰勝了陳友諒的60萬兵馬,是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朱元璋雕像)

陳友諒60萬兵馬的隱患

陳友諒不按照常規出牌,而且不講道義,這是他的成功之道,也是他的失敗之道。1351年徐壽輝建立天完政權,他手下有鄒普勝、倪文俊、趙普勝、傅友德等四個主要領導,號稱“四大金剛”,陳友諒就投奔在元帥倪文俊手下,因為粗略懂得文字,一直跟隨倪文俊,倪文俊也提拔陳友諒獨擋一面。(陳友諒雕像,湖北)

一、殺倪文俊,收編人馬

。1357年,倪文俊意圖殺害徐壽輝自立,結果失敗,率領自己的部下投奔自己的老部下陳友諒,在他這兒覺得安穩些。陳友諒對待對自己有恩的倪文俊是反戈一擊,殺了老領導和他的親信,收編了老領導的部下,壯大了自己,老領導的官位自己也領了。

二、殺趙普勝,收編人馬。這時天完政權的另外一位能征慣戰的將軍趙普勝成為陳友諒的目標,這裡朱元璋使用了反間計,離間陳友諒和趙普勝。趙普勝戰功赫赫,陳友諒以會師為名請趙普勝,結果直接被殺,沒有什麼真憑實據,陳友諒又收編了他的部隊。

三、殺徐壽輝,建立大漢。1360年趁天完軍隊進攻朱元璋時,兵力空虛。徐壽輝意圖遷都,離開陳友諒的控制,陳友諒派將領錘殺了徐壽輝,建立自己的政權。

雖然陳友諒通過這種手段聚集了不少軍隊,但是離心力太高,一旦遇到戰敗這樣的事情就會土崩瓦解,上位的過程大家都看在眼裡,只是暫時屈服於他。

徐壽輝手下的將領明玉珍佔據四川,直接和陳友諒斷絕關係,原來投奔陳友諒的付友德也是心懷不滿,尋機投降他人。

就像歷史上前秦的苻堅一樣,眾多的軍隊來源不一,都是暫時屈服而已,只要機會一到,就會各奔東西了。(陳友諒蠟像)

陳友諒的戰略失誤

1360年,建立政權的陳友諒率領10萬人馬進攻應天府,並聯系張士誠合擊朱元璋。結果被朱元璋使用誘敵之計,將陳友諒的軍艦引誘到狹窄水淺的新河,迫使擅長水戰的陳軍陸戰,陳友諒軍隊遇到伏擊大敗。朱元璋趁機攻略陳友諒的地盤,此時陳友諒佔據地盤的眾多將領紛紛不戰而降,這也是陳友諒不講道義惹來的後果。此消彼長,朱元璋兵力大增,具備了於陳友諒一較高下的資本。

1363年2月,割據江浙張士誠部進攻小明王,朱元璋對這個名義上的上司也是傾盡全力援助,3月份朱元璋出兵援助,4月份,陳友諒號稱60萬大軍進攻朱元璋。按道理應該進攻朱元璋的老巢應天府,此時應天府的兵力空虛。他卻去進攻江西的洪都(南昌),目的是搶地皮,並且洪都有大量的糧草和裝備,等攻佔洪都後再與朱元璋決戰。陳友諒屬於戰略性失誤。

沒有想到的是洪都在朱元璋侄子等將領的領導下,憑藉洪都的防衛城牆頑強抵抗,堅持了85天之久,陳友諒的戰略謀劃和作戰時機全部泡湯了,因為朱元璋已經解決了張士誠部隊的威脅,轉而集中兵力與他決戰。(鄱陽湖大戰形勢圖)

鄱陽湖大戰中陳友諒失敗的幾個問題。

朱元璋大軍集結進攻陳友諒軍隊的消息很快被陳友諒知道了,雙方都想畢其功於一役,此戰決定兩個人政權的命運。陳友諒立即撤圍洪都,全部人馬準備於朱元璋決戰於鄱陽湖。

1363年7月20日,兩軍在鄱陽湖內相遇,展開了生死大決戰。

一、朱元璋版“火燒赤壁”。展開決戰時,雙方旗鼓相當,難以分出勝負。朱元璋採取部將郭興的建議用火攻,陳友諒的戰船為了作戰需要,將大船都串聯在一起。22日傍晚,等到東北風起的時候,用小船載著火藥和木柴,臨近陳友諒的戰船時縱火,風借火勢將幾百艘戰船燒燬,人馬死傷過半,陳友諒的兩個兄弟也陣亡了。是屬於明朝朱元璋版的“火燒赤壁”。

二、俘虜政策。雖然燒死了陳友諒的不少兵馬,在兵力對比上還是比朱元璋的兵馬多。陳友諒為了洩憤,將3000多俘虜斬殺;朱元璋思考再三,卻反其道而行之,將俘虜們都放歸。

陳友諒殺俘虜反而激起朱元璋軍隊的鬥志,釋放的俘虜回到陳友諒軍中成了發酵的種子,朱元璋軍隊的政策明顯優於陳友諒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開始時只有三三兩兩的士兵投奔朱元璋,隨著戰事焦灼,也有不少將領率軍投降,勝利的天平開始發生傾斜。這些都是陳友諒當初收編軍隊時所作所為的後果。

三、糧草問題。本來陳友諒幾十萬大軍攜帶的糧草不多,準備攻下洪都收集糧草,但是洪都沒有攻下,相持一個多月後,陳友諒軍隊的糧草補給眼看就要斷了,陳友諒率領自己親信殘軍突圍。

這麼多軍隊朱元璋一口也吃不下,反而損失不少兵馬。他採取分段阻擊的辦法,在陳友諒突圍的沿途伏擊,陳友諒非核心部隊大都散的散,投降的投降。

四、涇江口之戰,陳友諒戰死。陳友諒核心部隊還是有幾萬人馬的,他企圖突圍回到自己的老巢武昌,在江西湖口被攔截,只好退入涇江,遭到原來投奔過他的將領傅友德的攻擊。也是趕巧了,陳友諒在戰船中指揮作戰,一支箭從眼部射入,貫穿頭顱身亡,餘部五萬人馬投降的投降,潰散的潰散,鄱陽湖大戰落下帷幕。

這場以少勝多的鄱陽湖大戰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水戰,自1363年7月20日到8月26日結束,為朱元璋統一江南地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張士誠、方國珍、明玉珍等割據勢力不足為懼。


穿越再現彼岸


一、為了在內部取得權力,殺上級、同僚,失去民心。

一是笑裡藏刀殺恩主。陳友諒自從起義就加入了當時的徐壽輝下面的倪文俊部,隨著軍功一步步往上升,後來由於倪文俊反叛徐壽輝想自己當大哥失敗,逃到陳友諒部,被陳友諒用計殺了倪文俊吞掉倪文俊部的軍隊,自己的實力開始大增,成為當時元末天完國內實力最強的一支軍隊。可以說陳友諒能夠在元末農民起義中有一席之地,要感謝最初提拔他的倪文俊。雖然最後倪文俊是咎由自取,由於反叛成為眾矢之的,陳友諒殺他也是有一定道理。但一個昔日對你有恩之人,你笑裡藏刀用鴻門宴把他給殺了確實有些薄情。倪文俊可以死在任何人手上,卻不能死在陳友諒的手上,這完全暴露了他的兇狠,陰險。還怎麼能夠招攬起義的謀士和武將。

二是故伎重演殺同僚趙普勝。趙普勝部在當時徐壽輝的天完國內也是一支由實力的部隊,其手下的傅友德、廖永忠等都是當時有名的大將。而陳友諒為了自己膨脹的權力慾望,又用了鴻門宴殺了趙普勝,最後導致原來趙普勝手下的得力大將紛紛投到朱元璋那邊。陳友諒自己這邊還在天完國內失去了民心,因為這件事之後大家都知道陳的野心。三是殺死天完國君主徐壽輝。徐壽輝雖然沒有兵權,但他就是一個類似精神領袖人物一樣的存在,因為他是名義上的天完國的統治者。你把他殺了等到了天完國的統治權,失去的是天完國和當時其他有志人士的心。

二、出兵攻打朱元璋,親信康茂才的詐降。

陳友諒殺了徐壽輝後,登基繼位成為漢國皇帝。但是他發現東面的江南一帶還不是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於是就計劃出兵攻打江南一帶朱元璋,朱元璋用了劉伯溫的計謀,讓原來陳友諒的故友康茂才故意寫詐降信,稱陳友諒要是進攻朱元璋,自己可以當內應。陳友諒果然就中計,率部到達江東橋,呼叫康茂才,無人答應,才知道自己被騙了。陳友諒大敗於龍灣(今江蘇南京城郊),此一役使得陳友諒失去江西一帶大片的土地。

陳友諒至此,已經是強弩之末。他不得已退回武昌,然而朱元璋知道機不可失尾隨陳而來,不得已陳友諒出兵六十萬再次與朱元璋決戰,這也是他困獸猶鬥的最後一年。他從武昌傾全國之兵東下,欲奪回洪都。然而陳友諒再次失敗,在鄱陽湖大戰中被流矢射中身亡。

一個人的成功不僅僅光靠自己的能力,還得靠德行,有高尚的道德,有出色的才能才能確保大業的成功,有才無德,那就只能贏不能輸。


山中茅店


陳友諒之所以會在鄱陽湖之戰中輸給朱元璋,這和他當時所採用的戰略戰術有關。

1360年,陳友諒讓人敲碎了徐壽輝的腦袋之後,徹底接收了徐壽輝的勢力,隨後稱了帝,控扼鄂、湘、贛之地,也因此成了朱元璋打江山路上實力最強的一個對手。

更準確地說,論實力,朱元璋不如陳友諒。

當時,陳友諒為何冒險興兵60去攻打朱元璋的地盤南昌呢?史料是這麼說的:“友諒忿疆土日蹙。”

陳友諒眼見自己的地盤越來越小,所以開始慌了,害怕再這麼拖下去,不盡快將朱元璋打趴下的話,自己很可能會被朱元璋給慢慢蠶食。

他之所以會陷入如此險境,一則是因為他的貪功冒進,二則是因為他的戰略沒有實施到位。他稱帝后原本是和張士誠說好了一起去打朱元璋的老巢——應天,真讓他這計策順利實施的話,朱元璋還真可能會從此一蹶不振。

所以,朱元璋用了一計,讓康茂才詐降於陳友諒,說要給陳友諒帶路去打應天,陳友諒一聽,瞬間高興壞了,也不知會張士誠一聲,更沒有等張士誠來了再一起去打,想著自己獨吞應天,於是急急忙忙地出兵了,然後中了朱元璋的埋伏,被打得找不著北。

此外,陳友諒這個人“性雄猜,好以權術馭下”,脾氣古怪,對手下人也不怎麼好,所以朱元璋打安慶的時候,他的部將竟然一個接一個地投降了朱元璋,如於光、歐普祥、丁普郎、傅友德等人。

這導致了陳友諒在江州的再一次失敗,陳友諒只能帶著家眷連夜逃到武昌,而他手底下的將領再一次背叛了他,向朱元璋投降,如吳宏、王溥、胡美等人。

從這一點看,陳友諒因為連戰連敗,再加上性格問題,他不僅在逐漸失去人心,地盤也丟得越來越多,這讓他產生了危機感。

於是,這才有了陳友諒興兵60萬圍攻南昌,隨後和朱元璋戰於鄱陽湖的一幕。

那麼,陳友諒在鄱陽湖之戰中到底犯了什麼戰略性的錯誤,導致他在擁有兵力優勢的情況下竟然敗給了朱元璋呢?

陳友諒犯的第一個錯誤是:“乃大治樓船數百艘,皆高數丈,飾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馬棚,上下人語聲不相聞,艫箱皆裹以鐵。”

這數百艘三層樓船,設了走馬棚,又用鐵包了船箱,看起來很威武很霸氣,可這樣的船缺點也很明顯,一則是“上下人語聲不相聞”,隔音效果太好,對傳達軍令多有不便;二則過於笨重,在當時那個以人力作為驅動力的時代,這意味著行駛速度會變得更加緩慢,並且難以掌控。

陳友諒的這個做法和三國的曹操將所有的船連在一起,可謂是有異曲同工之妙,是在伸手給別人打。

朱元璋的船小是小了點,可是行動快捷,竄到陳友諒的船底下,放一把火,便達到了“東北風起,乃縱火焚友諒舟,其弟友仁等皆燒死”的效果。

陳友諒犯的第二個錯誤是:“載家屬百官,盡銳攻南昌,飛梯衝車,百道並進。”

為什麼說這是他的第二個錯誤呢?我們要知道,陳友諒是去打仗的,不是帶著手下去旅遊的,可他倒好,直接將手下人的家屬也給拉到船上去了,這到底是想學項羽破釜沉舟呀,還是想拿這些家屬威脅手下?

說白了,別人之所以跟他打江山,一則是謀一份前程,混一口飯吃,二則也是想保護自己的家人。

陳友諒倒好,將他們的家人帶到船上了,這明擺著擾亂了軍心,誰還有心思好好打仗?

陳友諒犯的第三個錯誤是:“友諒分兵陷吉安,參政劉齊、知府朱叔華死之。陷臨江,同知趙天麟死之。陷無為州,知州董會死之。”

他的這個錯誤錯在分兵,當時他原本是要去圍攻南昌的,可是到了南昌之後,他的胃口卻突然變大了,不滿足於只打下一個南昌。

於是,他做出了分兵的決定,分散兵力去打吉安、臨江、無為等地,而他分散兵力的結果就是無法集中兵力去打南昌,從而導致了一個更壞的結果——打南昌打了三個月竟然還沒有打下來,以至於南昌堅守到了朱元璋親自率軍馳援。

陳友諒因為害怕被趕來的朱元璋給切斷了自己的退路,被人包了餃子,所以不得不放棄了南昌。

如此一來,陳友諒攻打南昌的戰略就等於徹底失敗了。

於是,他只能從鄱陽湖撤離,並且儘量避開朱元璋,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他還是遇到了朱元璋。

陳友諒因為誤判形勢,做出了分兵的錯誤決定,再加上之前的兩個錯誤,最終為朱元璋所敗,自己也死在了朱元璋的手上。

朱元璋之所以能夠取勝,除了陳友諒犯了幾個低級錯誤之外,當然也離不開朱元璋團隊所制定的正確的戰略戰術。

當時,劉伯溫為朱元璋制定了一個總的方略:“士誠自守虜,不足慮。友諒劫主脅下,名號不正,地據上流,其心無日忘我,宜先圖之。陳氏滅,張氏勢孤,一舉可定。然後北向中原,王業可成也。”

也就是先集中兵力對付陳友諒,打垮了陳友諒,再打張士誠,隨後打方國珍、陳友定等人,最後北上橫掃中原。

在這個總的方略之下,劉伯溫又制定瞭如何誘敵深入、如何伏擊敵軍之類的細緻戰略,最終讓朱元璋打敗了陳友諒。

可見,在打江山這件事上,一個好的領導和一個好的團隊,可謂是缺一不可。


吾與吾國


一場戰役的勝敗並不完全由人數來決定的,更在雙方戰略戰術上的博弈。兵不在多在於精,將不在勇而在謀,大概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一路發展壯大,在部下的謀劃下,制定了自己的發展戰略:先奪取金陵(今江蘇南京),以此為基地,平定江南,最後攻滅元朝,奪取北方,統一全國。再他攻下金陵,完成第一步戰略計劃後,勢力逐漸開始東與張士誠、方國珍,西與陳友諒的勢力相接觸。朱元璋要平定江南,實現第二步戰略計劃,勢必同他們特別是同陳友諒進行激烈的爭奪。

因為陳友諒地處金陵上游,控制了安慶、九江、武昌三個戰略重鎮,佔地廣闊,力量強大,僅水軍力量就10倍於朱元璋。 因此,陳友諒的存在是朱元璋平定江南的最大障礙,他們之間的爭戰,不僅關係到彼此之間的生死存亡,也必將是爭奪南部中國的戰略決戰。

最後雙方在鄱陽湖爆發決戰,朱元璋領兵20萬,陳友諒領兵號稱60萬,最終以朱元璋的完全勝利而告終,這是繼三國赤壁大戰後又一個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為啥號稱60萬兵強馬壯軍隊的陳友諒集團卻敗給了朱元璋呢?關鍵在於朱元璋對這次戰役戰略戰術運用得當。


一、戰前準備

朱元璋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和自己的處境,認為張士誠專意保守現有地區,不足為慮;而陳友諒正在擴張勢力,又輕驕喜功。如先攻張士誠,陳友諒必全力來救,將陷入兩面作戰的不利境地。因此,決定集中主力先打陳友諒,而對張士誠則採取守勢,控制江陰、常州、宜興、長興、吉安等戰略要點,阻止張軍向西發展,並拉攏方國珍,藉以牽制張士誠,穩定側後,減少東顧之憂。

二、引誘陳友諒

至正二十年(1360年)閏五月初一,陳友諒率水軍10萬越過朱軍佔據的池州(今安徽貴池),攻佔太平,奪取採石,並派人和張士誠聯繫,企圖上下夾擊,一舉吞滅朱元璋。

朱元璋決定利用應天城池堅固、地形複雜的有利條件,防止張士誠乘機襲擊、陷入兩面受敵的困境,又針對陳友諒求戰心切、驕傲輕敵的心理,採取誘敵深入、設伏聚殲的方針,誘使陳軍鉅艦由大江深入較狹窄的新河,舍舟登岸,以揚己之長,迫使陳軍舍長用短。

為了誘使陳軍速來,朱元璋讓陳友諒的老友、元朝降將康茂才寫信向陳友諒詐降,表示願為內應,並約定在江東橋(今南京江東門附近)會合,以呼“老康”為暗號。


輕敵的陳友諒接到康茂才的信後,信以為真,不待張士誠答覆,便於五月初十率軍自採石進抵大勝港。待到江東橋連呼“老康”不應,方知受騙,倉促派萬人登陸立柵。朱元璋看到陳軍進入伏擊圈,乘其登岸立足未穩之際,發出信號,伏兵四起,水陸夾擊,陳軍大亂,爭相登舟而逃。時值退潮,陳軍鉅艦擱淺,士卒被殺和落水而死者甚多,另有2萬餘人被俘。陳友諒遺棄鉅艦100餘艘,乘小舟逃回江州(今江西九江)。

三、鄱陽湖決戰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陳友諒乘朱軍主力救援安豐,江南空虛之機,以號稱60萬的水陸大軍於十一日圍攻洪都,佔領吉安、臨江、無為州。七月初六,朱元璋親率水軍20萬,往救洪都。

朱元璋乘陳友諒軍久攻堅城受挫,分兵據守鄱陽湖與長江交匯口處,先斷其退路;繼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殲其主力;後水陸截擊,全殲陳軍於突圍之際。


陳友諒的失敗,重要的原因是戰略指揮上的失誤。而反觀朱元璋,能夠合理分析當前形勢,所以他贏了。


知古鑑今


鄱陽湖戰役是中世紀最大的水戰。最終,朱元璋擊敗對手,拿下湖南和湖北。以前的均勢局面也被打破。朱元璋佔據絕對優勢。當時,朱元璋只有20萬兵力。他是如何打敗對手的65萬軍隊的?雖然朱元璋與陳友蘭打贏了鄱陽湖戰役,但這場戰役也讓朱元璋心有餘悸。

朱元璋去安豐是因為張士誠圍攻了韓林兒的城池安豐。韓林兒忍不住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率軍渡江救了安豐。陳友諒趁機率60萬大軍圍攻洪都。朱元璋的兒子朱文正守了洪都三個月,幾乎把洪都毀了。此時,陳友蘭佔領了吉安、臨江、武威等地大片地區。洪都是一個重要的軍事城鎮。如果輸了,朱元璋就會進退兩難。於是朱元璋從安豐撤退到應天,但主力未能及時返回。朱元璋別無選擇,只好進軍鄱陽湖,拉開了決戰鄱陽湖的序幕。當然,整個鄱陽湖戰役,直到最後勝利,朱元璋的心才平靜下來。你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朱元璋的對手非常強大。陳友良的水軍是朱元璋的好幾倍,差距太大。其次,陳友良的軍艦都是鉅艦。如果士兵站在建築船上向敵人的船隻射擊,他們將無法反擊。第三,陳友蘭在上游,朱元璋在下游。只要陳友蘭衝下去,朱元璋的弱船就抵擋不住。第四,陳友蘭最強大的是水軍,這也是最適合水戰的。

第二,朱元璋受到了來自內部的攻擊。朱元璋的上游是陳友蘭,下游是反對勢力。方國珍還有張世誠。朱元璋只聯繫了方國珍。這個人的野心不大,但他是一個動搖的人。一旦朱元璋表現出失敗,他很有可能反叛過去。張士誠並不被朱元璋所吸引。他想攻擊朱元璋。朱元璋遇襲,著實嚇壞了他。如前所述,朱元璋率領軍隊解除了對安豐的圍攻,拯救韓林兒導致朱元璋的對手圍攻洪都,而這是兩人進攻造成的。後來,朱元璋告訴劉伯溫,他不應該去救韓林兒。但如果他不儲蓄,他就不能在道德上採取主動。也許沒有他我們贏不了。

三是陳友蘭對朱元璋的斬首行動。在鄱陽湖戰爭中,由於朱元璋的對手是一艘建築船,站得很高,望得很遠,很容易找到朱元璋的軍艦,發動遠程襲擊。一次,朱元璋的軍艦擱淺,被圍困。如果沒有餘春昌用自己的船撞朱元璋的船,再把朱元璋的船撞進水裡,朱元璋就會死。又一次,陳友蘭找到朱元璋的旗艦,又是一次襲擊。朱元璋一轉船,旗艦就被對手的炮石砸碎。可以說,朱元璋幾次從死亡線上逃脫。他怎麼能不感到害怕呢?當然,最後朱元璋以弱勝強,以少勝多,擊敗了陳友蘭。讓鄱陽湖戰爭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戰爭之一。

朱元璋獲勝的原因如下。首先,朱元璋的對手是驕傲和魯莽的。感謝陳友諒壯兵壯馬所以打仗的時候,不注意策略,最後失敗。二是朱元璋注重戰略戰術。在這場戰爭中,朱元璋運用了許多策略。正是在這些突如其來的襲擊中,陳友蘭被一步步蠶食。第三,朱元璋充分利用氣候抗爭,充分利用風向,進行火力攻擊。同時,充分利用長江的潮汐規律,陳友諒的船也起不到作用。但熟悉水上戰爭的陳友諒卻用鐵鏈把建築船連起來,把船變成平地,想把水上戰爭變成陸地戰爭。如此愚蠢的做法,猶如曹操在三國赤壁之戰中的失利,陳友蘭怎能打敗朱元璋?

你們是怎麼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