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了面子卻贏回領土,為何有人說清朝才是日俄戰爭最大贏家?

有膽英雄


日俄戰爭在歷史教科書上介紹的比較多,而且已經為這場下了結論,這是列強之間在中國的領土上進行的一場非正義的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今天的中國處於和平年代,有了更多的機會去研究歷史。我們不妨回過頭來,從當時的歷史環境來看,日俄戰爭對於中日俄三方都帶來什麼影響,到底誰才是這場非正義戰爭的最大贏家。

沙俄

在日俄戰爭之前,沙俄佔據東北地區已經長達四年,清政府多次抗議沙俄的入侵,卻沒有任何效果。

因為沙俄地處高緯度,在遠東想獲得一個不凍港,於是提出了黃俄羅斯計劃,計劃將東北地區納入沙俄版圖。八國聯軍侵華,給沙俄帶來了機會,沙俄在此期間出動十幾萬軍隊入侵中國,只有很少一部分加入了八國聯軍,其他的軍隊則分兵進攻東北地區,形成對東北地區實際控制的局面。

八國聯軍撤出中國之後,沙俄一直賴在東北不走,這樣一來就引起了英國和日本的不滿,紛紛對沙俄提出抗議,沙俄非但沒有撤軍,還擺出一副隨時開戰的姿態。後來美國弄了一個門戶開放的政策,希望在中國的列強都能遵守,但是沙俄根本不理乎美國,因此搞得美國也是很沒面子。


沙俄遠東軍統帥庫羅帕特金

所以到了1904年,英美趁日本和沙俄之間的矛盾激化之際,對日本是各種物資補給,鼓勵日本對沙俄發起挑戰,想借機把沙俄的勢力從東北趕出去。

日俄戰爭爆發之後,由於日本採取的是突然襲擊,沙俄未來得及準備,於是採取了固守待援的方針,所以沙俄雖然兵力佔優,但是在整個日俄戰爭期間日本始終掌握著戰爭的主動權。在日本攻破旅順、消滅沙俄遠東艦隊、歐洲艦隊之後,沙俄國內反對的聲音日益高漲,在美國的調停下,和日本簽訂了停戰協議。

沙俄在戰爭中具體損失的兵力,一直很模糊。但是沙俄損失最大的還不是軍隊,而是在東北地區的利益,根據日俄停戰協議,沙俄在東北地區的勢力全部退出。更要命的是,因為這次戰爭的失敗,和日本為了削弱沙俄,對沙俄國內人民起義的資助,直接導致了幾年後沙俄國內大革命爆發,沙俄被徹底打倒。

日本

本來日本的軍事能力和沙俄相差懸殊,但是甲午戰爭的勝利衝昏了日本的頭腦,而且日俄還有舊仇(三國干涉還遼),再加上英美等國家的慫恿,日本才開始了這場冒險的軍事行動。戰爭初期,由於沙俄軍隊的腐敗無能,進一步激發了日本發動戰爭的慾望。

日本為了打贏這場戰爭,幾乎動用了國內的全部力量,能離土作戰的25萬常備軍全部出動,艦隊艦隊也全部出動,國內的工業力量幾乎全部在為戰爭服務,動員的力量遠超中日甲午戰爭。


日軍大元帥大山岩

日本在贏得了戰爭之後,卻傻眼了。25萬軍隊陣亡了八萬多人,由於沒有得到沙俄的戰爭賠款,國內的工業幾乎陷於崩潰的邊緣。更要命的是,日本要求清政府將沙俄在東北的利益全部轉給日本的時候,卻遭到了清政府的堅決反對,日本氣的乾瞪眼,卻有無可奈何。因為日本剛經歷過日俄戰爭,沒有把握戰勝清政府的新軍,而且英美也支持清政府的做法,因為日俄誰在中國做大,都是英美不願意看到的。

清政府

在日俄戰爭初期,由於看到了日本取得初步勝利,清庭滿朝文武都支持對沙俄宣戰,和日本結為同盟。但是卻遭到了大臣袁世凱的反對,袁世凱認為無論日俄誰取得勝利,結果都對清政府都有利,坐收漁翁之利是清政府最佳的選擇。於是出現了日俄在清政府的土地上打仗,清政府卻宣佈中立的局面。不過清政府在宣佈中立的同時,派遣直隸總督帶領一萬新軍駐守山海關,防止戰爭波及關內。


袁世凱

戰後,憑藉著日本的勝利,清政府將沙俄勢力從東北地區驅逐出去。而面對日本提出的繼承沙俄利益的要求,清政府堅決反對,最終清政府付出的代價是:南滿鐵路的利益歸日本所有,自主開通沿海口岸通商,但是東北地區的主權收歸清政府所有。

總結

日俄兩國在清政府的土地上打仗,清政府卻宣佈中立,造成了東北地區百姓的大量傷亡,並出現了大批的災民,這事是辦的是不光彩。

但是弱國無外交,你能指望清政府怎麼辦呢?抗議根本沒用,直接出兵干預兩國交戰,又沒有那個實力。在清政府將要覆滅之際,還能憑藉外交手段將東北地區收回,並且短時間內削弱了日俄兩國的軍事力量,讓中國獲得了短暫的發展機會,所以說清政府是日俄戰爭最大的贏家也不為過。


歷史淘沙


清朝光緒年間,在中國境內發生了一場十分“奇葩”的戰爭——日俄戰爭。為什麼說這是個“奇葩”的戰爭呢?因為這場戰爭的發生地在當時清政府版圖中的東北地區,兩國交戰,戰場選在第三國,更奇葩的是,面對日本和沙俄的爭鬥,清政府非但沒有制止,反而作壁上觀,甚至無恥的宣佈“中立”,任由其他國家在自己的國境內“胡作非為”,這在世界上大抵也僅此一家了吧。

這段歷史對正在日本學醫的魯迅先生影響很大,他在《吶喊·自序》中這樣寫道:

我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

但拋開民族感情,只從利益得失方面考慮,當時清政府採取的不作為做法在現在看來是十分正確的,戰爭結束後,作為戰敗國,沙俄退出了對於遼寧半島、朝鮮半島的角逐,而日本又因為國力消耗過大導致戰鬥力下降,也失去了對於遼寧半島、朝鮮半島的控制權,中國不費一兵一卒,卻取得了遼寧半島、朝鮮半島等東北地區總計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疆域,不能不說是“賺大了”。

為什麼沙俄與日本會爆發這樣一場戰爭呢?

我們知道,沙俄是世界近代歷史上對土地最為貪婪的國家,不僅在西歐中亞頻頻出擊,掠奪資源,對遠東地區同樣虎視眈眈。俄羅斯建國的歷史,就是對外擴張掠奪的血腥歷史。

遠東地區雖然氣候寒冷,人跡罕至,但卻是通往太平洋的最佳出口,彼時亞洲雖然經濟落後,但資源豐富,人口眾多,其政治經濟潛力毋庸置疑,俄國上層在此問題上認知高度一致。

而俄羅斯國土雖然已經抵達西太平洋,但由於地處高緯度地區,缺乏不凍港,迫切需要一個出海口,來提升自己在太平洋地區的控海權,所以從19世界初開始,沙俄就把目光放到了近在咫尺又幅員遼闊遼寧半島和朝鮮半島。

“甲午戰爭”後,日本攜勝利餘威趁機搶佔了遼東半島,引起了俄國強烈不滿,他打著幫助中國的口號,夥同英法強迫日本歸還遼東,這便是著名的“三國干涉還遼”事件,彼時日本國力有限,加之戰爭消耗甚巨,不敢與西方列強正面對抗,只能在勒索一筆鉅款後將遼東半島歸還給清國。

協議達成後,俄國以“還遼有功”為藉口,對清政府行以各種敲詐勒索,不僅索取了中東鐵路特權,還強行租借旅順、大連等港口城市,妄圖通過“蠶食”手段,將東三省據為己有。

清政府可謂欲哭無淚,剛走了一隻狼,又來了一隻熊,比起那隻骨瘦如柴的餓狼,這隻熊更加貪婪,也更加強壯!

義和團運動爆發後,俄國以保護僑民為藉口,大舉進兵中國東北。如果說美英法等國是希望趁機獲取更多經濟和貿易特權,那麼俄國就是來搶地盤的,俄羅斯陸軍大臣庫羅帕特金更是公然叫嚷:“我們將把滿洲變成第二個布哈拉(烏茲別克斯坦城市)”,其對中國的領土野心昭然若揭!

“辛丑條約”簽訂後,八國聯軍陸續撤出中國,唯有俄國,霸佔東三省不肯歸還,想要造成既成事實的局面,徹底將東三省據為己有。

彼時大清朝內憂外患、岌岌可危,按照“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兩年內不能購買軍火,除此以外,還要負擔鉅額經濟賠償,如此一來,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國土淪喪。

但志在以朝鮮為跳板,搶佔中國領土的日本卻不想看到到嘴的肥肉讓俄國人給搶去了,加之英國對俄國妄圖搶佔中國東北的做法十分不滿,暗地裡支持日本,讓本來對俄國有些害怕的日本堅定了信心,他們利用歐洲列強對俄國妄圖獨霸中國的不滿情緒以及俄國準備不足的致命弱點,發動突然襲擊!

由於西伯利亞鐵路貝加爾湖路段尚未通車,沙俄無法快速地支援戰場,讓日本軍隊從一開始就佔據上風。無處不在的腐敗也讓俄軍戰鬥力大打折扣,日本軍隊越打越有信心,1905年初,日本在奉天會戰中大敗俄軍,雖然自身也損失慘重,但戰爭的天平已經倒向日本。

5月,東鄉平八郎在對馬海戰中全殲俄國從半個地球外調來的主力艦隊,打消了俄國最後的翻盤希望,此後俄國境內爆發“1905革命”,日本特工明石元二郎趁機興風作浪,驚慌失措的沙皇為了緩解國內危機,不得不對日本讓步,日俄戰爭就此結束。

日俄戰爭雖然以日本獲勝告終,但卻是實實在在的“慘勝”,光是戰死者就超過8萬,損失遠超“甲午戰爭”,俄國就更不用說了,整個海軍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兩者都無力再戰,只能在美國的調停下將東三省主權歸還給中國,可以說,大清朝是白撿了個便宜。

東三省收回後,清朝也沒有閒著,1907年東三省開始實行行省總督制,徐世昌出任總督,同時從北洋六鎮抽調部分軍隊參與東北防務,除此以外,大力發展東北的經濟,開始有組織的引入移民。這些政策,對於穩固東三省的地位,起到了關鍵作用!

拋開領土主權上的獲益,日俄戰爭也堅定了國人對中國未來發展方向的信念,在此之前,大多數國人認為俄國是歐洲發達國家,是白種人主導的強國,而日本雖然在甲午戰爭中擊敗了北洋水師,但其國力、軍力都無法與歐美列強抗衡,日本人在戰爭的卓越表現大大刺激了變革中的中國,讓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明白,黃種人並非天生低劣,只要方法得當,一樣可以擊敗西洋國家。

孫中山先生1924年在日本神戶的一次談話中講到:

日本人戰勝俄國人,是亞洲民族在最近幾百年中頭一次戰勝歐洲人,這次戰爭的影響,便馬上傳達到全亞洲,亞洲全部的民族便驚天喜地,發生一個極大的希望……我們認為日本人對俄國的勝利是東方對西方的勝利,我們認為日本的勝利就是我們自己的勝利。

此後,為數眾多的留學生開始把目光轉向日本,掀起了一股留學日本的熱潮。據不完全統計,日俄戰爭前中國留日學生約為8000人,1907年已經躥升到17860人,這些人中誕生了大量的革命黨人和進步人士,民國史上那些有名的軍政大員都是留日出身,如蔡鍔、蔣介石、何應欽、蔣百里、張群、閻錫山、戴季陶等,留日的士官派成了後來中國軍政界的主流派系之一。究其原因,還是受到了日本戰勝俄國的刺激。

還有部分人從制度方面來論證日本戰勝俄國的合理性,沙俄被認定為歐洲專制國家,而日本已經立憲,制度上優於俄國。他們據此認定:國家強弱之分,不在種而在制!

據說清廷守舊派戰前研判:日本必敗,就連戰後如何制定親俄外交政策都想好了,沒有想到日本神來之筆,一戰功成!

而立憲派則是撿到了槍,據此強烈要求清廷立憲,以改變國家積貧積弱的局面,挽救江山社稷。

最後說一點:當時的環境下,俄國對中國領土的威脅遠遠高過日本,如果這場戰爭以俄國勝利告終,東三省為俄國佔領,那麼隨著後來的二次世界大戰,東北大概率和西伯利亞或者外蒙古一樣,脫離我們的國家,成為蘇聯或者俄羅斯的一部分,如果那樣,我國北方將面臨滅頂之災!

看來我們還是有些國運的!



日慕鄉關


這場戰爭,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恥辱,永遠的痛。因為戰爭發生在我國的東北,但積貧積弱的清政府,無力阻止,只能宣佈中立。如若俄國打勝,很可能逼迫清政府簽訂條約,以法理的形式佔領東北,那東北可能就回不來了。(可以參考沙俄是如何佔領外東北,外西北的)戰爭結局是雖然日本取得最後勝利,但也是慘勝,短期內無力消化東北,清朝又取得了對東北的控制。(雖然也出賣了一部分主權給日本但是這也許是最好的結果了)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這場戰爭以清朝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條約規定割讓遼東半島給予日本。六日後,俄國、德國與法國為了自身利益,以提供"友善勸告"為藉口,迫使日本把遼東還給中國。日本為此深感屈辱,三國干涉還遼為以後日俄戰爭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1900年發生庚子之亂,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天津,清政府與列強簽署《辛丑條約》(該條約主要內容為清政府向各國賠款4.5億量白銀,分39年還清,加上利息共計9.8億)之後,八國聯軍才撤出北京和天津兩地駐軍,把地盤歸還給中國。其實,簽約賠款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最重要的是清政府此時丟掉了整個東三省。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的時候,沙俄趁機侵佔了中國東三省,直到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俄國慘敗,東三省才歸還給清政府。從1900年-1905年,俄國控制東三省長達5年時間之久。



1904年日本與俄國為了爭奪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在中國的東北爆發了一場歷時一年多的戰爭,史稱“日俄戰爭”。日俄戰爭以日本勝利而告終,中國無論從官方還是民間,在得知這一消息後都很興奮。俄國戰敗,勢力範圍縮到了東北的最北部,這場日俄之戰,沙俄陸戰海戰都敗給後來崛起的日本,這不僅讓這個老牌帝國主義顏面盡失,而且元氣大傷,國內大亂,再也沒有能力和心思顧及清朝的東北。而日本雖然戰勝,但是沒有從俄國得到土地和賠款,自身也損失巨大,元氣大傷。“日俄相爭,清朝漁利”。日俄戰爭持續了一年半之久,規模之大,傷亡之慘,均為歷史罕見。1905年8月,在美國的調停下,均已精疲力竭的日俄開始和談。9月5日,雙方達成《朴茨茅斯條約》,日俄戰爭宣告結束。以得失大局衡量,清政府最看重的主權和領土在《朴茨茅斯條約》中得到確認,接受這份《條約》對清政府算是個差強人意的結果。“當然,即使再不滿意,清政府也沒別的選擇。”


小哥話軍史


日俄戰爭後名義上東北還是清朝的,但日俄已事實上瓜分了東北,張作霖也是日本人扶持起來的,不過東北王不怎麼聽話,就被日本人做掉了,張學良對日本有殺父之仇,很快投降蔣介石,日本眼看中國統一,便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東北長達14年之久,二戰結束後蘇聯屯兵東北,為了永久戰領東北,斯大林區使發動戰爭,若朝鮮失敗被吞併,一個親美並有駐軍的韓國將出現在鴨綠江,蘇聯便可永久佔領東北,從此以後,東北亞地緣政治熱點不再是朝鮮半島,而是滿洲,其實從日俄戰爭後近代地緣熱點一直都是滿洲,持續到1953年朝鮮戰爭後才真正結束。


萬魔始源


在義和團運動時期,沙俄利用八國聯軍侵華的混亂局勢,以替清廷維持秩序和保護中東鐵路為藉口,出兵佔領了中國東北,並且拒不撤軍。東北是清廷的“發祥之地”,他們當然不肯把列祖列宗陵寢之地割讓給俄國人。清廷在無力單獨驅逐沙俄的情況下,只有訴諸列強,將東北問題國際化。不久,清政府將沙俄拒不撤軍的消息透露給了日本及其他列強,列強尤其是日本的介入,使得沙俄“和平獨霸東北”的企圖落空。1904年2月6日,日本與俄國斷絕外交關係;8日,日本海軍突襲了旅順港內的俄艦,日俄戰爭爆發。作為這場戰爭最大的利益相關者,清廷選擇了“局外中立”。



那麼清廷是真的保持中立嗎?實際上,在整個日俄戰爭期間,中國朝廷上下,乃至民間都有一個傾向,那就是希望日本能夠打敗俄國,甚至清廷還偷偷給日本提供了很多幫助。那麼清廷既然已經宣佈保持中立,而又去幫助日本呢?


實際上,此時清廷最大敵人並非日本,而是沙俄。此時的沙俄雄踞北方,覬覦中國東北多時,而且藉助不平等條約已經拿下了東北外圍的大量土地,下一步就是深入東北腹地了。此時的沙俄已經採取了一些列的滲透措施,而此時的清廷完全沒有能力對付這頭北極熊,假以時日,東北將成為黃俄羅斯。


而屋漏偏逢連夜雨,中日甲午一戰,中國戰敗,被迫與日本簽訂了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其中包括賠償白銀兩億三千萬兩,割讓臺灣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按說中國和日本應該有深仇大恨,可為什麼中國會在日俄戰爭期間傾向於日本呢?允許他國在本國領土上交戰,這無疑是荒謬可恥的,但在當時那個積貧積弱的年代,卻是唯一對中國有利的選擇。當時清廷自甲午戰爭後編練的新軍因遭八國聯軍打擊而解體。再者,按《辛丑條約》規定,中國須接受為期兩年軍火禁運的國際制裁,而且由於要賠款,清廷已無糧餉支撐對俄作戰 。


當時清廷以張之洞為代表的多數地方督撫主張“聯日拒俄”,因為由於中俄接壤,相比日本,俄國對中國的領土威脅更大。而唯獨袁世凱要求朝廷在即將爆發的日俄戰爭中保持“中立”,其理由是:“附俄則日以海軍擾我東南,附日則俄分陸軍擾我西北,不但中國立危,且恐牽動全球。日俄果決裂,我當守局外。”


這是有極大的深意的,甲午戰爭後,中國淪為亞洲二流國家。而日本在得到大量戰爭賠款後,積極發展軍事實力,躋身於世界最強國家的行列。此時,中國的清政府已不是日本的對手。日本想要在遠東地區稱霸,最大的障礙就是來自於雄踞北方的俄羅斯帝國。因此,日本開始改變外交策略,主動對中國示好,並積極向中國提供援助。短短几年時間,中國對日本的態度由極度仇視,轉變為親善友好,日清度過了一段蜜月期。


時中國對俄羅斯帝國的態度,則一直是保持高度警惕的。因為這是我們北方最大敵人,絕對不可以掉以輕心(一定要時刻提防老毛子,即使是現在)。來自俄國的威脅顯然要遠遠高於日本。當時清政府就有官員公開表示“中國久受俄人凌虐,故當日俄戰爭期中,一般皆懷兄弟急難之義,雖雲中立,在精神上和物質上均為日本之助。”雖有宣稱嚴守“中立”,但其實當時的中國還是暗中支持日本的,其主要支援手段包括: 為日軍提供情報方面的支持。1903年底,袁從北洋軍中挑選數十名精幹士官,與日本組成了聯合偵探隊。直係軍閥首領吳佩孚就是因為參加日軍的諜報活動,戰後被晉升為上尉軍銜的,日軍授予其勳章。直隸總督府每天還將東北和蒙古的情報通過袁世凱的日本顧問轉交日本天津駐屯軍司令部。

後來日俄戰爭以日本勝利而告終,中國無論從官方還是民間,在得知這一消息後都很興奮。正如著名革命家吳玉章所說:“人們對沙俄的痛恨,還把同情寄予日本方面,聽到日本方面打了勝仗,大家都很高興。”



其實這也是清日俄三國在東北地區的力量平衡,俄國戰敗,勢力範圍縮到了東北的最北部,而日本雖然戰勝,但是沒有從俄國得到真金白銀,自己又損失十萬士兵,元氣大傷。而清國則是拿到了東北地區的一席之地,有了部分的發言權。此外,部分清軍直接參與了日軍的軍事行動。日俄戰爭爆發之後,清軍陸續調往東北者有數萬人。這些清軍抗俄情緒高漲,參與到了日軍的作戰行動當中。1904年5月7日,俄軍指責“興京廳以南所扎之華隊隨同日人攻打俄人”。此外,清廷對日軍招募華人義勇隊之舉,故意採取了聽之任之的放任態度。日本在東北收編了以馮德麟為首的土匪組成“東亞義勇軍”,這支華人武裝與俄軍交戰64次,僅俄軍將校就有12人被他們打死。當時清政府還以紅十字會長盛宣懷(當時他是工部左侍郎)名義秘密籌款對日軍撫卹。最終日本戰勝,清廷借日本之手保住了東北。


兵卒在江湖


滿清當時在整個東北根本沒有話語權。實際已經是空殼了。俄國對整個東北勢在必得日本也虎視眈眈。所以出現了在所謂滿清領土上兩個其他國家發生對東北控制權的較量。滿清卻做起了中立國(裁判的作用)但滿清更偏向日本。悄悄給了日本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不少方便。因為滿清知道。一旦俄羅斯戰勝日本。那肯動整個東北將即外興安嶺和烏蘇里江以東之後的又一塊領土勢必將被俄國割走。但日本提出的條件要比野蠻的俄羅斯好的多。但一定要清楚。滿清在日俄戰爭中根本沒啥便宜能佔。是虧大虧小的問題。遭受恥辱大小的問題。滿清後期是中國五千年曆史中最可恥的時代。被各國踩踏的屈辱時代。


用戶泰松望


什麼“輸了面子,贏回領土”,什麼“最大贏家”!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中國,這種居心叵測的胡言亂語不禁讓人想起晚清在行將就木前聊以自慰的諸多自欺欺人。

日俄戰爭在中國的領土上進行,給東北地區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浩劫,虛弱的大清帝國從沙俄手中收回國土的背後,其實是在為日本日後吞併東北舉行了一個奠基禮:日俄戰爭結束26年後的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東北發動侵略戰爭,東北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草民879


中國人意淫都到了這般地步了嗎?

一、日俄戰爭是在中國領土上發生的

兩個列強為爭奪在華利益在中國國土上發生戰爭,而中國只能保持中立,這是什麼?

這是對中國主權的蔑視!

這是奇恥大辱!

戰爭期間,中國東北是雙方陸上交鋒的戰場,當地人民蒙受極大的災難,生命財產遭到空前的浩劫。

流離失所的難民有幾十萬人!

日、俄都強拉中國百姓為他們運送彈藥,服勞役,許多人成為俄日兩國的炮灰,更有成批的中國平民被日俄雙方當作間諜,慘遭殺害。

這場戰爭是對中國領土和主權的粗暴踐踏,而更使東北人民在戰爭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和人身傷亡。

你敢說中國是贏家?還是最大的贏家?

二、清廷借日本之手保住了東北?

日俄戰爭主要就是兩國爭奪中國東北的,當時沙俄對東北有著毫不掩飾的野心。

戰爭發生後,清廷以張之洞為代表的多數地方督撫主張“聯日拒俄”,因為由於中俄接壤,相比日本,俄國對中國的領土威脅更大。

而對日本來說,甲午戰爭已經打敗中國,他稱霸遠東的最大障礙便是俄國。

於是日本開始改變外交策略,主動對中國示好,並積極向中國提供援助。所以短短几年時間,中國對日本的態度由極度仇視轉變為親善友好,日清迎來一段蜜月期。

最終雖然在戰爭期間,清廷保持“中立”,但其實還是向著日本的,暗中給日本如情報上的支持。

日俄戰爭最終以日本勝利而告終,中國官方、民間,都很興奮。

著名革命家吳玉章曾說:“人們對沙俄的痛恨,還把同情寄予日本方面,聽到日本方面打了勝仗,大家都很高興。”

大家認為借日本之手保住了東北。

但只是暫時的,我們阻止了熊,卻迎來了虎。

日本對東北的野心絲毫不亞於俄國。

只是俄國與中國接壤,我們能更明顯地感受到。

落後就要捱打,日俄戰爭是在中國領土上發生的,雖然清政府有自己的盤算,但是絕對不能宣揚中國是最大的贏家。

這違背歷史事實,更是遺忘了恥辱。


微史春秋


阿Q精神勝利法

兩個強盜在你家裡打架,爭奪誰能控制你家的權力。

你若是最終乘著兩個強盜,兩敗俱傷,把他們都幹掉呢,你還可以說你是最終的贏家。

結果,你沒能力幹掉任何一個。

被打爛的也是你家。

而你只是因為你家只是被打爛,被搶了,你還在家裡沒給趕出去,就宣稱自己是最終勝利者,這邏輯真是絕了。


葉飄刀


無稽之談,何來贏家一說,完全中國人自淫。這是中國人的恥辱,滿清貴族和統治者得了點甜頭。這微末的一點甜頭,還是日俄為了面子給的,就這點甜頭,都令一群人喜出望外,這可出息了?

在你地盤打仗,猶如你家來了兩個外人打架,結果打狠了,東西打亂不少,也不知道值多少錢,隨便扔你五百塊,你還高興了,這不是傻逼,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