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本《背後的故事》看懂徐冰的思想與方法

通过这本《背后的故事》看懂徐冰的思想与方法

通过这本《背后的故事》看懂徐冰的思想与方法

這是生活書店2018年推送的第103篇文章

2018年7月21日至2018年10月18日,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行“思想和方法”(Thought and Method)”徐冰個人作品展覽,作為在國際舞臺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徐冰(生於1955年,重慶)一直以來致力於在東西方文化之間進行相互轉換,超越文化界線,用視覺語言表達其思想和現實問題。無論是從80年代末開始的《天書》系列和《鬼打牆》,90年代的《英文方塊字》和隨後的《背後的故事》,還是最近的《蜻蜓之眼》等作品,徐冰的創作基於長期大量的研究性工作,對許多議題的關注長達幾十年並一直持續至今。藝術家秉承了東方文化樸素與睿智的精髓,卻直面更廣闊意義上的世界,其作品極具前瞻性與警惕性;同時,在其作品看似聲東擊西與錯位的面貌之下,觸及了多重社會議題與文化範疇,多層次的問題與思考在其作品中發聲與相互激盪,為觀眾提供了多種進入與探索的通道。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瞭解藝術家徐冰及其作品,生活君今天要為大家推薦的是徐冰在生活書店出版的新書《背後的故事》,或許通過這本書可以幫助你解密徐冰藝術創作背後秘密。

寫在《背後的故事》文集之前

文丨蒂莫西·穆雷(TimothyMurray)

這部文集背後的故事要回到十五年前,在紐約中國城一頓愉快的“魚宴”上。晚餐可口的湯羹、螃蟹和龍蝦是由楊心一安排的,他當時正在康奈爾大學藝術史專業讀博士。藉由這次晚餐,我結識了徐冰和另一對中國藝術家夫婦,在20世紀90年代,他們都曾住在紐約,那時國際藝術市場即將意識到中國當代藝術非比尋常的活力。這次“魚宴”成了我、楊心一和徐冰之間長期友誼與合作的開端。

如果將我們三人帶到一起的那頓晚餐的主題能夠延續下去,我們或許可以更準確地把這本書背後的故事稱作是“魚的故事”。

在美國俚語中,“魚的故事”指的是釣魚者吹牛說他們本來可能釣到一條已經咬鉤的很大的魚,卻在收線的肉搏戰中讓魚跑掉了。不過這部文集證實那次愉快的晚餐的確發生過,雖然我得承認那之後徐冰和楊心一很快就“跑掉了”,他們搬回了中國。但自打在北京安頓下來,他們在藝術和策展方面工作的影響就開始擴散至今,不僅在國際藝術舞臺留下持續的印記,而且也影響了我對歷史中的藝術和當代藝術背後的故事的理解。

在我與楊心一合編的這部文集中,我們將結合《背後的故事》這個在中國和西方都令觀眾感到驚異的作品系列,細細探討徐冰作品之中的中國背景故事。

通过这本《背后的故事》看懂徐冰的思想与方法

圖1 徐冰,《天書》,綜合素材,1988

通过这本《背后的故事》看懂徐冰的思想与方法

圖2 徐冰,《天書》,首頁刻板,

1987,39.5cm x 21.5cm

文集所收錄的西方批評者們關於《背後的故事》的評論文章,恰恰佐證了徐冰的作品持續影響著西方寫作者們理解和論述東西方之間的複雜交流,這是一個自馬可·波羅的精彩故事以來,學者們長期爭論的主題。因此,“背後的故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去思考徐冰對西方和亞洲的藝術創作、收藏、展覽和理論傳統的影響。

徐冰最初令世界印象深刻的,是以宏偉的裝置所展示的虛構的書法字(《天書》和《英文方塊字》)。此後他繼續創作著敏感的作品,這些作品吸引了東西方迥然不同的廣大觀眾。他的極具影響力的展覽,仍然不斷衝擊著國際上對藝術及其表意系統的特殊文化構架的理解。

楊心一和我很高興能在此會集一批出色的藝術理論學者,他們的專長和項目橫跨全球,從亞洲、歐洲、北美洲,到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涵蓋了哲學家、文學批評家、藝術史學者和文化理論學者。

對於編者而言,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徐冰的《背後的故事》如何為來自差異如此之大的不同學科和國際背景的批評路徑提供了同樣令人無法抗拒的研究樣板。我們的作者們不同的側重點,也證實了徐冰的藝術的複雜性:它與形式、展覽、收藏和美學的密集而複雜的歷史相關,這些歷史共同塑造了《背後的故事》系列,並且決定了它們在西方和東方如何被接受。在人們接受《背後的故事》的過程中,每一次接受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都反映了全球藝術的歷史潮流,同時也彰顯出不同的文化習俗,這些文化習俗既雜糅又區分開了東西方在藝術與文化上的不同路徑。

這種雜糅在徐冰《背後的故事》系列最近的作品中最為明顯。

通过这本《背后的故事》看懂徐冰的思想与方法

圖3 徐冰,《魔毯》,綜合素材,2006

通过这本《背后的故事》看懂徐冰的思想与方法

圖4 徐冰,《英文方塊字》教室,綜合素材,1994

2014年,他為臺北市立美術館(Taipei Fine Arts Museum)的“徐冰:回顧展”創作了《背後的故事:煙江疊嶂圖》。這個大型展覽橫跨徐冰自學生時期到擔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時期的作品。一進入展場,觀眾就可欣賞到一件件影響巨大的作品,既包括他在中國的創作,也包括他在美國的創作。從早期山水版畫,到震撼人心的書法裝置《天書》(圖1、圖2)和《魔毯》(圖3),這兩件大型作品分別標誌著徐冰創作的不同時期,前者代表徐冰作為一個北京藝術家嶄露頭角的早年時期,後者則是他作為國際藝術界的傑出大使回到中國後的作品。

通过这本《背后的故事》看懂徐冰的思想与方法

圖5 徐冰,《何處惹塵埃》,綜合素材,2002

值得一提的,還有徐冰在美國時期所創作的同樣複雜的作品,包括《英文方塊字》(圖4)、《菸草計劃》(這件作品講述了美國菸草產業用權力與恐嚇所造就的威脅與毀滅的焦灼故事),以及《何處惹塵埃》(圖5)(這件作品以從慘絕人寰的“9·11”災難遺址收集來的曼哈頓灰塵為主要材料)。

如果想了解徐冰在東西方之間的遊走,可以從這次回顧展上的三件巨大作品入手,這三件作品都在既有的舊的現實基礎上,引入與奠基了新的東西,同時還承載著藝術家縱貫不同國家的活動軌跡。

一走進臺北市立美術館的大廳,迎候觀者的便是經典重現的裝置作品《鬼打牆》(圖6),為創作這件作品,徐冰在國內時即已開始製作長城的拓本,但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他移居美國舉辦第一個裝置展覽時,整件作品才得以完成。作品標題既預示著徐冰日後的職業生涯所面對的來自國際藝術市場的壁壘,同時也不禁讓人想起《天書》在20世紀80年代末遭遇的某些負面評價,保守的人稱其為“鬼魂撞牆的藝術”,這種詆譭導致藝術家做出了移居紐約的決定。可以說,《鬼打牆》這件開場作品在時間上承前啟後。

通过这本《背后的故事》看懂徐冰的思想与方法

圖6 徐冰,《鬼打牆》,綜合素材,1990

此外,回顧展的觀眾在進入主展廳之前還有一個其他選擇:一條光線昏暗的長廊召喚著觀眾,彷彿偽裝成了通往展覽的入口,這裡放映著徐冰於2012年創作的動畫作品《漢字的性格》(圖7)。在這件作品中,藝術家深諳動畫的樂趣,用一段十六分鐘的短片描繪出漢字發展的譜系,其中不僅引入了中華文明的歷史,還引入了被全球化的複雜環境所包裹的中華文明的現狀。整個故事巧妙地講述了傳統漢字如何逐漸數字化,直至轉變為徐冰在《地書》中使用的數碼圖像。

通过这本《背后的故事》看懂徐冰的思想与方法

圖7 徐冰,《漢字的性格》,動畫,2012

繼而,觀眾還可以發現進入展覽的第三道謎一般的入口:那就是位於主展廳入口處,正對著畫廊空間,一件由九個畫窗組合而成的系列作品,它們同時是美術館中庭花園的四面玻璃牆之一。這九面頂天立地的窗玻璃正是徐冰用於創作迄今《背後的故事》系列中的最新也是最大的一件作品的場地。

比起我們在文集中所討論的那些相對較小一些的《背後的故事》系列作品,這件《背後的故事》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它的體量和擺置方式使觀眾與它的四周及其視覺景象保持距離,使它看起來就像是一幅起霧的山水,讓人從遙遠的地方朦朦朧朧地欣賞它。由於這面巨大的玻璃牆被分成了九段,每一段都由單獨的窗框分隔開來,觀眾的視線就被這些玻璃牆所阻隔,換言之,觀眾與這件作品的正面產生了距離,無法看完這件非常大的作品的全景,除非他們爬上面對美術館的樓梯俯瞰中庭花園。因此,這件陰影繪畫的全景只有在空間的“中間”(in-between)才能被看完,不是在樓層之間,就是在畫廊之間,或是穿越整條悠長的樓梯的兩端。而只有觀眾真正進入徐冰展覽的內部,穿過夾在兩道門之間的《背後的故事—16》的時候,才有可能驚奇地發現這件陰影畫作的戲法。原來,構成這幅陰影山水的是一些收集而來的自然材料,從玻璃窗的另一側看過去,這些材料一覽無餘。在此,九個光源盒子中的樹枝、光線與層層疊疊的樹葉所營造而成的陰影視覺效果,鏡現出這件作品的藝術源泉——1604年由董其昌創作的《煙江疊嶂圖》。

通过这本《背后的故事》看懂徐冰的思想与方法

《煙江疊嶂圖》,董其昌,1604

同樣,貫穿在徐冰很多《背後的故事》中類似的運作機制為這部文集中精彩的評論提供了依託。在這些關於《背後的故事》系列的寫作中,我們的作者們將佛教禪宗和傳統繪畫筆觸的流轉,與雜交的當代藝術相比較。他們開展的論述既揭示了新自由主義資本社會的腐朽,亦論及全球變暖的生態退化;既回溯了西方博物館以殖民手段引進中國傳統藝術和當代藝術作為其永久藏品,又展望了藝術實踐中的風格和標準的融合,這種融合是引進、遷移與消逝的層層疊疊歷史的結果,正是這些構成了藝術史。

關於徐冰和他的藝術從東方來到西方、再回到東方,並且遍及亞洲的運動過程,本書作者們頗有洞見地思考了徐冰《背後的故事》對於西方藝術傳統與藝術批評傳統所產生的影響。不同的是,他們捕捉到徐冰的西方時期在《背後的故事》系列中的持續延伸。由於色彩、光線、運動、印象、透視和筆法的傳統發生改變,批評者們對徐冰在藝術中機智的敘事手法的多種批評路徑也隨之轉變。

通过这本《背后的故事》看懂徐冰的思想与方法

為使《何處惹塵埃》這件作品的材料能夠順利通過海關,徐冰將灰塵翻模成一個玩具娃娃

最後,這部文集的作者們揭示出了,徐冰所創作的發光的陰影卷軸畫,在何種程度上以展覽和博物館實踐的歷史和理論為背景。同時,他們也揭示了收藏與展覽之間的裂隙,在機構和國家、東方和西方、西方和西方以及東方和東方之間,對藝術品的競爭曾充斥於歷史,並至今猶存。但這並不是什麼“魚的故事”。

這些事實並不是一些拼湊出來的、在想象之中的、關於即將得手的大魚“跑掉了”的故事;它們揭示的是諸如《背後的故事:富春山居圖》所源出的那幅卷軸畫17世紀被燒的故事,我們仍能看到那幅古畫,但卻只能以毀壞成兩段的方式,其中一段陳列在中國大陸,另一段則陳列在中國臺灣地區。與之類似,我們的作者們所著迷的事實是:啟發徐冰構思出《背後的故事》系列作品的歷史卷軸,仍然被藏在俄羅斯地下深處的保險庫之中,這些歷史卷軸曾一度屬於德國,在“二戰”期間被俄國人奪走。然而,不論是否參照歷史對藝術的撞擊,或當前經濟與生態對這些語境的挑戰,徐冰所講述的故事的重要性和廣度,仍然從這些出色的藝術作品閃光的表面上鮮明可見。

本文摘自《背後的故事》序言部分

徐冰 蒂莫西•穆雷(TimothyMurray) 等著

三聯生活書店出版

通过这本《背后的故事》看懂徐冰的思想与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