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蔚竹觀屬全真華山派,參加過楊虎城西安抗日誓師大會

蔚竹觀,在嶗山北麓,沿雙石屋一路北上,在內九水峽谷的北緣,海拔六百餘米的半山腰處,即是宮觀所在。

它是九水一帶的唯一一座道教宮觀,此處古樹參天、幽靜雅緻,有溪泉從宮觀旁邊經過,水流淙淙,不絕於耳,屬古嶗山十二勝景之一,稱為"蔚竹鳴泉"。

青島:蔚竹觀屬全真華山派,參加過楊虎城西安抗日誓師大會

蔚竹觀山門

相傳,蔚竹觀原名蔚竹庵,屬全真道華山派,是全真北七子之一的郝太沖道長(即金庸小說全真七子的郝大通)一支。

明代萬曆十七年(1589)有道士宋衝儒遊方到此,見此地清幽,甚愛之,於是在此建造庵堂。此地原名為"蔚兒鋪",系當地人馬萬的土地,宋衝儒從其手中購置,用作建庵地基,佔地1000平米,建築面積150餘平米。

青島:蔚竹觀屬全真華山派,參加過楊虎城西安抗日誓師大會

蔚竹庵

據說,因道觀周圍多有翠竹,蔚然成蔭,因此得名"蔚竹"。另有一說,系此地原名蔚兒鋪,宋衝儒道長建庵之時,挪翠竹於此,因名"蔚竹庵"。明清以來,庵堂多次修善重建,至2006年,蔚竹庵升級,改名為蔚竹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島:蔚竹觀屬全真華山派,參加過楊虎城西安抗日誓師大會

蔚竹觀全景

蔚竹觀分為前後兩進,山門處有照壁,庵內有正殿三間、道舍十餘間。正殿名為"三清殿",原祀真武帝君(玄武水神)、慈航道人(觀世音的道身法相)和三官神像(天地水三官)。

其中的真武和慈航塑像,均系檀木精雕,為嶗山諸道觀奉祀木雕神像之冠,三官神像則系銅鑄,屬珍貴文物,被毀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目前宮觀內神像,是仿照前物復原而成的。

青島:蔚竹觀屬全真華山派,參加過楊虎城西安抗日誓師大會

蔚竹觀石刻

正殿東牆上,鑲嵌有石刻一通,詳細記述了蔚竹庵的竣工情況和庵堂四至,相傳為開山鼻祖、華山派道長宋衝儒親筆。碑刻顯示,最初正殿名為"三元殿",落款為"住持道人宋衝儒,萬曆二十一年立",是年為公曆1593年。

殿壁上另有五言詩作一首,專詠蔚竹庵盛景,詩云"峭石開青壁,峋嶙不記年。叩門驚宿鳥,隔澗聽流泉。樹老含秋色,峰高入暮煙。逄君棲隱處,遙望白雲間。"據說,此詩作出自北洋政府教育部時任總長、民國著名藏書大家傅增湘之手。

除此之外,大殿內壁上,還有兩通碑文,分別為嘉靖和道光年間重修碑記,記載蔚竹庵的歷史沿革和修葺經過,都屬於嶗山珍貴文物。嶗山有諸道觀石碑題刻百餘,浩劫中盡遭破壞,蔚竹觀碑刻能夠得以保存,實屬不易。

青島:蔚竹觀屬全真華山派,參加過楊虎城西安抗日誓師大會

蔚竹庵,清代初年以來一直由坤道(女性道長)住持,直到清咸豐年間,恢復為乾道(男性道長)管理。上世紀初年,庵裡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主持道長唐宗煜,使蔚竹庵在膠澳名氣很大,傳為一時佳話。

唐宗煜,又名唐旭庵,初在青島海雲庵(四方)出家,後歸蔚竹庵住持,1934年離庵遊方,至四川成都青羊宮掛單,後展轉陝西西安八仙庵(今為八仙宮)常住,由於"學識通偉,道行粹卓",遂在西安八仙庵擔任主持。

青島:蔚竹觀屬全真華山派,參加過楊虎城西安抗日誓師大會

張學良和楊虎城

當時,張楊聯軍正在西安,積極籌措抗日救國,唐道長聞之深受感動。唐道長與楊將軍私交甚厚,當年岳飛祭辰,楊虎城將軍帶領一萬陝軍,在大雁塔廣場舉行隆重的祭嶽大典和抗日誓師大會,意在喚起將士和民眾抗日愛國、救亡圖存之心。

據說,誓師大會當日,唐宗煜從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北京白雲觀、遼寧千山、濟寧長青觀、嶗山百福庵和蔚竹庵等廟庵,請來許多擅長道樂的道家樂手,承辦了祭嶽大典,現場演奏了應風歌樂《滿江紅》,鼓舞士氣人心(道家在民間紅白事及民俗慶典中使用的曲樂旋律,稱為應風樂,《滿江紅》曲風悲涼豪壯,是道家應風樂中祭韻的著名曲牌)。

青島:蔚竹觀屬全真華山派,參加過楊虎城西安抗日誓師大會

郁達夫和妻子照片

1934年7月,著名作家郁達夫不耐杭城悶熱的氣候,應朋友之邀請來青避暑,曾經到嶗山蔚竹庵一帶遊覽,對此地清幽的環境甚是喜愛,曾留下《詠蔚竹庵》七絕詩一首,"柳臺石屋接澄潭,雲霧深藏蔚竹庵。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風景似江南。"

此詩上世紀60年代由黃苗子先生撰寫後,刻於北九水的一方青石之上,墨香猶未乾,詩韻似在耳,而時光已近百年,真可謂滄海桑田。

(來自"石頭大獅的膠澳軼聞録"——原創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