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限購」城市二手房交易「量價齊飛」,有交易才能創稅收

“房產限購”作為樓市當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合適受到購房者的關注。對於本就火熱搶不到房的購房者來說,再加上一個“限購”就使得購房機會更加渺茫了。所以每當“限購”的政策到來之前,樓市總會掀起一陣搶購風。最終導致房價的上漲。而新房價格的上漲又會帶動二手房的價格也出現上升。雖然很多人說二手房市場大多是有價無市的,但是“限購”一到二手房的交易立馬就變得火爆起來了。

“房產限購”城市二手房交易“量價齊飛”,有交易才能創稅收

“搖號購房”是今年剛剛興起的樓市調控方式,隨著政策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模仿這一政策。面臨“限購”首先嗅到市場變化的一定是開發商,觀察是首位的。所以對於一些“限購”的城市來說土地的交易開始出現了量的下跌。而與土地出讓緊密相關的就是地方財政的收入了。眾所周知,房地產行業作為支柱產業一向是地方財政的主要來源。如果缺少了這一塊的支持,城市的發展和建設就會面臨資金的短缺。但是,對於樓市的調控是勢在必行的,已經不能依靠房價的高速增長來換取土地的銷售。那麼這部分財政的缺口該如何找到補充呢?

說到財政的收入其實還有一項就是稅收,稅收也可補充當地的財政收入。那麼如何擴大稅收呢?那就要說到一句話了“有交易就有稅收”。對於“限購”來說二手房是不限購的。房產的交易稅費的支出是買賣雙方的主要交易成本。而在房產交易環節交易雙方至少也要承擔1%的契稅,一般來說都在1.5%。如果還有很多二手房是新房漲價拋售的話,那還需要繳納5.55%的營業稅和1%的個人所得稅。這樣算下來稅費的支出就更多了。如果拿現在“搖號”限購城市的平均房價來說,一套二手房交易價格差不多也要100萬。這樣算來稅費支出大至在1萬至8萬不等。這可以說是一比不菲的支出了。

所以說,“調控”帶來了地方土地收入的削減,地方又依靠“限購”將購房需求轉到二手房上來,通過稅收的辦法來補充土地收入的缺口。

“房產限購”城市二手房交易“量價齊飛”,有交易才能創稅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