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長必看:你一定要從事務型園長轉爲創新管理型園長

作為幼兒園的靈魂——園長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們既要考慮教學和生源問題,又要想辦法提高員工福利和控制費用,還要千方百計滿足家長的需求;既要抓園中大事,又要操心煩瑣小事,整天忙得團團轉。其實,造成這種管理現狀,與許多園長從說唱彈跳畫的具體業務中成長起來、普遍缺乏系統管理知識有關。筆者認為,園長有必要系統化地學習現代管理知識,從“事務型園長”向“管理型園長”轉變。解決中層領導塌陷問題。現在園長大多是從帶班教師成長起來的,業務能力特別強,在工作上女性風格突出,注重細節,事必躬親,其不足之處也較為明顯,這也大大限制了下屬的積極性。此外,一些園長缺乏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意識。這就需要園長轉變培養人才的思路,不要因為擔心優秀中層領導會“飛走”而限制人才的脫穎而出,而要學會用長期培訓、晉升通道等方式留住這些骨幹人才,讓優秀人才看到自己未來的晉升空間。由帶人做事轉向管人做事。大多數公辦園外延式擴張機會少,教師晉升通道單一,中層易形成老資格、老領導的怠倦,而園長又是任命制的,新任園長帶老將不好使,使得許多園長便不得不越級管理,經常扮演“救火隊長”“女超人”的角色。究其原因,根本在於沒有學會授權管理、目標管理,沒有從原來帶人做事轉向管人做事。這需要園長提升自己崗位管理能力,努力使自己同時具有非權力影響力,用個人的人格魅力、道德品質、知識才能、領導藝術等因素構成影響力,逐漸實現從帶人做事向管人做事的轉變。由管事轉為“管方向”。除了《幼兒園園長專業標準》提到的園長要“踐行職業道德規範,立德樹人,關愛幼兒,尊重教職工,為人師表,勤勉敬業,公正廉潔”外,園長還要對幼教行業發展趨勢有清醒認識,對可能面臨的財務、法律風險和新技術新知識對工作帶來的變化有預見性、創新性,只有做一個精教務、會管理、懂經營、有智慧的園長,才能很好地引領幼兒園和教師的發展。創新一定是一把手工程,只有在園長的帶領下,集中園所專業教師、調配相應場地和設施、增加相應財力投入,甚至打破原有制度、機制才能為創新發展營造環境。人工智能時代到來帶動教育內容和方式的變革,這一切都決定了幼兒教育需要突破創新:面向4.0時代新變化、新需求、新技術的先進教育特色,創新管理,深入學習兒童教育心理、幼教新模式與創新思維等。要有戰略思考能力。管理型園長要明確工作重點,提出工作目標,指出發展方向,找到發展路徑。初期重在補短板、找漏洞、優化工作流程、優化人員配置,中期則需要持續性學習和不斷思考,確保方向性正確、契合園所自身條件。這就需要園長要有“戰略管理”思維,從組織使命到組織願景,到發展目標,到構建目標實現的流程機制,善於運用SIDR模式解析(特色學校建設計劃),學做SWOT分析(態勢分析)、PEST分析(宏觀環境分析),學畫社區資源圖,學畫問題樹,學畫發展線,學做問題的排序,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一個好園長就是一所好園,有多少好園長才會有多少好園。園長只有補上管理短板,學會用人留人,提升團隊執行力,學會科學決策、風險管控、總部管理,學會運用新技術實現家園協同,從事務型園長向管理型園長轉變,才能提升幼兒園整體辦園水平、提高整體保教質量,從而實現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實現幼有所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