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炎帝到底哪個才是我們的祖先?

微言諫語


第一,炎黃這個順序並不代表炎帝大於皇帝,因為在古代的叫法是黃炎,比如戰國時期

的《國語》有這麼一段:“夫亡者豈無寵?皆黃、炎之後也”。所以,無論是炎黃還是黃炎,只是一種並稱,不能從中體現出誰第一誰第二。

第二,炎黃子孫其實是個政治概念,並不是說我們全體國人都是這兩個部落的後代,這個問題早在清朝末年就已經爭論過,比如康有為作為改良派代表就認為“我國皆黃帝子孫,今各鄉里,實如同胞一家之親無異”。但當時的革命派為了推翻清朝,就提出不同觀點,認為“滿洲人與我不通婚姻,我猶是清清白白黃帝之子孫也”,把滿洲劃出炎黃之外,目的是為了推翻對方造勢。

第三,炎黃子孫的叫法正式定型是在上世紀80年代,因為用炎黃稱呼自己,一方面可以說明我國的歷史悠久,有著5000年文明,進而產生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可以體現出各族一家親的文化內涵,告訴我們大家都是共同的血脈和文化,應該相親相愛,和諧共處。

第四,今天的國人來源其實不僅僅侷限於炎黃兩個部落,包括戰敗的蚩尤部落,不斷融入華夏的其他已經消失的民族等,都是我們今天國人的祖先。所以,炎黃其實代表的一種共同認知,而非真的是一種血緣上的分割。

比如我們的近鄰韓國,其先民多數其實就是來自中國,但他們不會認為自己是炎黃子孫,而只會說是三韓子孫,這其實就是一種政治劃分。再比如歷史上的匈奴,史記說他們是夏朝後裔,但實際上究竟來源於哪裡,直到今天依然是個未知。但這又如何呢,只要認同華夏文明就可以了。當年夏國國主,匈奴人赫連勃勃就公開聲稱“朕大禹之後,世居幽朔”,這就是一種認同。


秦皇漢武


炎帝和黃帝可以說都是祖先,但黃帝的成分要多點。

炎帝和黃帝,未必是歷史真實人物,從稱號來看,很可能是五行學說演變的上帝。炎帝也叫赤帝,就南方天帝;黃帝就是中央天帝;同時也有黑帝(玄帝)、白帝、青帝等。後世把黃帝和軒轅聯繫起來,炎帝和神農聯繫起來,黑帝和顓頊聯繫起來,白帝和少昊聯繫起來,青帝和太昊聯繫起來,其實開始可能未必有關係。

周代開始認五帝為始祖,按照《史記·五帝本紀》,虞、夏、商、周、楚都是黃帝之後,這些國家和他們後代諸侯國,比如陳、宋、晉、韓、魏、燕、鄭等國很多都是黃帝之後;炎帝的比較少,比較典型的是姜姓,周代的齊、呂、申、許等國;青帝太昊的有任、宿、須句、顓臾等國;白帝少昊的有秦、趙、徐、葛、梁等國,有的資料又把少昊當做黃帝的兒子。黑帝顓頊也被劃入黃帝一系了。

所以在今天看來,黃帝作為華夏祖先的成分應該是最重的,炎帝、青帝、白帝、黑帝也都有一定份額,但白帝和黑帝都被劃入了黃帝一系,青帝后代的影響力較小,所以一般就叫炎黃子孫了。


林屋公子


「讀史札記:炎黃與蚩尤——人文與宗教的終極較量 周革殷命的前傳」

說到「周革殷命」,除武力革命外,其實還有一場史無前例的浩大文化革命。

眾所周知,殷商的殘暴是舉世公認的,也是經考古證實了的(圖1)。


(圖2)甲骨卜辭《小臣牆刻辭》(紂王):


“比伐,擒危髦,馘千五百七十”。

✔馘,割去左耳,1570個割掉左耳的戰俘。

▲人牲都是戰爭俘虜,由俘虜基數可以想象到死於殷商鐵蹄下的戰爭冤魂到底有多少。

■春秋戰國的最大之人牲墓,來自秦始皇的祖先——「秦景公」,春秋雄主之一,人牲約為180多人。

✔上至一萬多年前,下至殷墟為止,所有人牲數量,不及殷墟人牲的10%.

▲這說明殺牲歷來不是中華大地的固有傳統。

顯然,姬周對殷商的殘暴統治作了一番顛覆性的改革,最能代表其改革思想當然是《尚書》裡的「德政」與「仁治」。

殷商的殘暴不仁,與宗教有密切關係,而周代商,也有衝著反對宗教統治去的。

嚴格點說,是反對「鬼神崇拜」的宗教。

這在《周禮》中已經有足夠的說明,姬周人信奉及祭祀的是天地自然神和「三皇五帝」,此已務須再贅。

而殷商崇拜的「鬼神」是什麼鬼什麼神呢?

答:就是「帝」。在甲骨文裡它是一個完全虛化的神,偶爾以殷商人先王身份出現,每次都必須“吞吃”大量的活人。

商周信仰的標誌性不同,揭露出中華文明亙古以來,就可能存在兩種不同的思想:

✔一種是以神農氏為代表的農耕人文思維;

✔另一種則是蚩尤為代表的宗教鬼神思維。

《史記·五帝本紀》: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司馬遷未明說神農氏與黃帝有繼承關係,但在他當時所掌握的史料看來,炎黃之前,應該有一個「神農朝」。

又:“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神農的衰落導致了天下大亂。

我們都知道,炎帝是神農後人,這一點於史載來說,基本沒有疑問。

神農氏衰落了,神農後人的炎帝也自然衰落——時勢造英雄,兩個人物超越炎帝,脫穎而出。

一個就是黃帝軒轅氏,另一個就是蚩尤。



“神農氏世衰……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徵不享”——軒轅氏的崛起!

“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蚩尤比黃帝崛起得還更牛逼。

▲蚩尤的記載,由於筆色太雜,已難睹其貌,但「其人之事」卻還是有比較清楚的:

★《國語.楚語下》:

昭王問於觀射父,曰:《周書》所謂重、黎寔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無然,民將能登天乎?

對曰:古者民神不雜………使名姓之後,能知四時之生、犧牲之物、玉帛之類、採服之儀、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攝之位、壇場之所、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率舊典者為之宗。於是乎有天地神民類物之官,是謂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

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為巫史,無有要質。民匱於祀,而不知其福。烝享無度,民神同位。民瀆齊盟,無有嚴威。神狎民則,不蠲其為。嘉生不降,無物以享。禍災荐臻,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

在周革殷命之前,最大規模的文化革命,當屬這場「絕地天通」!(圖6)


✔“上下之神、氏姓之出”——指被祭祀的是祖先神,是逝世的先人,古人相信他們登天化作神仙,並沒有真正死去。

✔“夫人作享,家為巫史”——相當於現在遍地開花的某教某寺,人人稱神,各自為政。

✔“嘉生不降,無物以享”——由於蚩尤後裔「九黎」破壞了祭祀禮儀,所以天神懲罰人民,導致了天災人禍。

▲這其實是託辭,實際上是暗示人民過於沉迷宗教膜拜而荒廢了生產,導致“無物以享”——發生糧食危機與生存受到死亡威脅。

於是:“顓頊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

✔重,應為天文官員。

✔黎,應為農業官員。

兩人配合,重新振興農業文明與指導生產。

▲所謂「絕地天通」,字面上理解是杜絕地上的人們與天上的神直接溝通,將祭祀收歸“國有”,但這只是手段,恢復社會秩序才是目的。

『炎黃的交易與合作』

《五帝本紀》:“神農氏衰……炎帝‘欲侵陵諸侯’”,但卻三次敗於黃帝——屋漏偏逢連夜雨,落魄的末代「農皇」炎帝又遭到了蚩尤的驅逐。

於是,走投無路的炎帝只好求助擊敗自己的黃帝(《逸周書》)。

但他卻為此而付出了代價——將祖宗基業交給對方,推舉黃帝為新的天下共主!

“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五帝本紀》。

黃帝和炎帝聯手——主要以他為主,強強聯合剿滅蚩尤,並按照戰爭禮儀將其肢解,象徵使其魂神俱滅。


炎帝將神農偉業交給了黃帝的同時,黃帝也“皈依”了神農氏。

「炎黃一系」對蚩尤發動的戰爭,從「絕地天通」可以看出,顯然也有宗教性質——雙方信仰的完全不同,決定了勢不兩立。

此後,黃帝一面遵照與炎帝的盟約“修(農)德”,但另一面則是“振兵”——繼續南征北戰,在的巨人肩膀上,去開拓更大的事業。

成為史上第一個統一東南西北的天下共主。


無風即風


  • 炎黃二帝,誰先誰後?有“非黑即白、非大即小”那麼簡單嗎?
  • 到底“先有蛋,還是先有雞”?達爾文進化論沒有解決,現代科學或許也在探索中……
  • 那麼,炎黃二帝到底誰先誰後,看似簡單,正如有人所言——“炎黃炎黃,肯定炎帝在先”;其實,問題的關鍵在於沒有“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非大即小”那麼簡單,因為,遠古有太多的奧秘,太多的玄幻……太多太多讓人無從知曉的東西,就說“炎黃”吧,其實眾說紛紜,有人說“炎”、“黃”都是氏族部落的名稱,有人說“炎黃”都是具體的人文始祖;竊以為,既然當時無文無據無考,那就還是以諸如《史記》等正史記載為準好。
  • 炎黃二帝,到底誰先誰後、誰大誰小?只要你深入瞭解他們所處時代的“三皇文明”、“神農文明”、“五帝文明”,我想,答案自然明朗。

  • “三皇文明”
  • 追溯人類歷史,一百七十萬年就有了人類的祖先活動……到了人類“洪水大毀滅”時期,人文始祖伏羲與同母異父妹妹女媧相婚,再次締造人類——人類進入上古文明時期,距今至少有七千年曆史。伏羲乃中華有典籍記載的第一王,他開創了“三皇文明”——開始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的過渡期。
  • 三皇(公元前 ? 年——公元前三O七七年),即羲皇(伏羲)、媧皇(女媧) 、農皇(神農)(《呂氏春秋》記載)。伏羲,三皇之首,中國典籍記載第一王,華夏、夷族(東夷、西夷、南夷,湖南瑤山古瑤歌中就有伏羲兄妹的典故)共同的人文始祖,生於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建有伏羲廟),農曆三月十八出生,風姓,《史記》中稱青帝,與女媧乃同母異父兄妹,相傳,洪水滔天,人全淹沒,兄妹躲在葫蘆中得救,為繁衍後代,兄妹相婚。羲皇稱帝一百一十一年,創立《易》(八卦)、文字,發明瑟、曲子,教民漁獵,締造人類、創立婚姻(對偶婚)制度;羲皇陵位於河南淮陽縣,佔地八百七十五畝,規模宏大,始建於春秋,與炎帝、黃帝同為華夏始祖地位……


  • 圖片來自網絡:始祖伏羲與始母女媧相交圖。
  • 就說有典籍記載的中華“第一王”吧,其實,也並非真正的“第一王”,因為之前,還有諸如神話故事中的“盤古”,盤古開天地,才會有之後的華胥氏與雷神相交而誕生伏羲。《山海經·內東經·郭注》:“華胥履大跡生伏羲”,“燧人之世有大跡,華胥履之而生庖羲氏”。 晉代皇甫謐《帝王世紀》說:“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唐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說:“太暤包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古籍文獻多講“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伏羲”,雷澤中的大人是雷神,雷神就是龍神——雷之聲是龍的發音,和雷相伴的閃電是龍的形狀。因此,伏羲便是龍神的兒子,龍的兒子自然要生得“龍身而人面”,這就是“龍的傳人”的最早傳說。伏羲是有“龍祖”之稱的,那麼,龍祖的媽媽華胥氏就是“龍祖之祖”了,華胥也是祖中之祖了。所以說,遠古多奧秘、多玄幻

  • “神農文明”
  • 據《史記》記載——“黃帝時,神農氏世衰”。可見,黃帝之前尚有神農文明——相傳,伏羲禪讓帝位給神農氏,傳位七十(又說十七)世代,傳承了約二千年,但有典籍記載的,神農文明的確傳承了九世代(即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榆罔——炎帝),傳承了五三O年。農皇——炎帝,三皇之末,出生於陝西寶雞(但據《普書》卷92《文苑傳.伏滔》說炎帝出於“黔中之地”,炎帝又號“連山氏”,炎帝出生於華陽之“常羊山”,而湖南會同縣內的確有連山,連山境內有常羊山,與連山一山之隔的馬鞍鄉境內有“神農山”和“神農廟”,連山至今還完整保存一個“茶亭庵”——炎帝發明了“茶飲”,因此,有學者考證炎帝故里在湖南會同縣連山,確有依據。但不管怎樣,炎帝存於湘葬於湘,確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葬於湖南株洲炎陵縣鹿原鎮鹿原陂。


  • 圖片來自網絡:炎帝神農氏“以姜水成”,葬於“長沙茶鄉之尾”即現在的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炎帝陵。 它坐落於株洲市炎陵縣城西19公里處的鹿原陂。
  • 炎帝功績:制耒耜、種五穀;償百草、立市廛;織麻為布,削木為弓;作五絃琴,製作陶器;立歷日,立星辰,分晝夜,定日月(月為三十日,十一月為冬至)……炎帝乃農耕文明始祖,故號農皇。炎帝治國有方:他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勤,不罰而邪正,不忿爭而財足,無制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人民無不敬戴。


  • 圖片來自網絡:神農嘗百草。
  • “仰韶文化”印證了“三皇文明"——它以黃河中游為中心,東至魯翼、西至洮河(甘肅西部)、北起河套、南達漢水,最早發現於豫澠池仰韶村,故曰“仰韶文化"(此時期的遺址尚有“西安半坡村"、“臨潼姜寨"等),距今五千至七千年,出土文物主要以石器(石磨、石鏟等糧食生產加工工具)、骨器(骨箭頭、漁叉、漁鉤等等漁獵工具)、陶器(釜、鼎、罐、盆、碗、盤、杯、壺等用具,或印有動物圖案)、動物骨頭(豬、狗、馬、羊、牛等獸骨);在西安"半坡村"遺址中粟,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中發現了稻穀……可見,原始農牧業得以發展;因此,神農文明,實際上就是原始農耕文明。
  • “五帝文明”
  • 黃帝居功甚偉,被中華民族尊為始祖,但炎帝在中華民族的融合中亦功不可沒,因此,亦被共同尊為始祖,這就是“炎黃子孫”的由來。黃帝崩後,他的直系孫、曾孫、玄孫(只有舜為八世孫)——顓頊、嚳、堯、舜先後繼承了帝位,史稱“五帝時代”。“五帝文明”,特別是饒舜文明,家喻戶曉,黃帝可是“五帝文明”的開創者。
  • 黃帝統一了中國,中國完成了由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的過渡。黃帝時代,中國有四大部落集團:華夏集團(以黃河中游為中心的中原地區,首領為炎帝,號河洛民族)、東夷集團(以黃河下游為中心的齊魯大地,江淮、東北一小部分,首領為蚩尤,號海岱民族)、苗蠻集團(以江漢平原為中心,延擴至江淮湘蜀黔等廣大地區,號江漢民族)、百越集團(以東南沿海為中心,含福建、兩廣、臺灣、浙江大部分,號百越民族)。黃帝三戰炎帝於阪泉,取代了炎帝部落盟主地位,炎黃二帝本為同根部落,很快就融合了,在炎帝的幫助下,黃帝征服了東夷(殺蚩尤於涿鹿)、九黎(苗蠻和百越的泛稱),統一了中國。
  • 黃帝生卒年份(出生於農歷三月初三)不詳,《史記》中只記載其崩後葬於橋山(陝西延安黃陵縣橋山),但道家將其繼位年(公元前二六九七年)作為道曆元年,相傳,黃帝20歲繼位,在位近百年……黃帝逝世後,雖然葬於橋山,但其陵墓中卻未安葬有其遺體,因為,“龍飛鼎湖”的故事告訴後人,黃帝原來“乘龍上天”了!
  • 龍飛鼎湖——《史記·封禪書》:“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鬍髯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漢·劉向《列仙傳》:“黃帝自擇亡日,與群臣辭,至於卒,還葬橋山。山崩,柩空無屍,唯劍舄在焉” 。


  • 黃帝陵,乃《史記》記載的唯一一座黃帝陵,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
  • 黃帝的主要豐功偉績:統一中國居功甚偉,建造房屋、車船、井田,發明陣法、音樂(作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繼承和發展了炎帝的農業、曆法(令大撓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記時記年,沿用至今)、興文字(令倉頡造字,開創了中華文化)、創醫學(《黃帝內經》)、製衣服(元妃嫘祖養蠶以絲製衣服)、鑄鼎(在荊山鑄鼎,分華夏為九州)……龍去鼎湖,相傳,黃帝晚年,發明了鼎,當第一個銅鼎(當時已有銅鐵冶煉技術)在湖邊鑄出來時,天上飛下一條龍,黃帝即乘龍上天,後來,帝王逝世,就是“龍去鼎湖"。


  • 圖片來自網絡:黃帝像。
  • “龍山文化”就是“五帝文明”很好的佐證。“龍山文化”因在龍山鎮(山東章丘縣)發現而得名,據C14檢測,其遺址產生於公元前二千至二千六百年,時間恰在“五帝時代”。與"仰韶文化"相比,“龍山文化"的分佈範圍更廣,文明程度更高;它覆蓋了整個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甚至遼東半島、兩廣地區……諸如,黃河上游(甘肅和政縣齊家坪)的齊家文化、黃河中下游流域,即以“龍山文化”最著名,長江中下游流域則分別出現“屈家嶺文化"、“良渚文化”,等等;其文明程度遠超“仰韶文化",農具(石銅並進)先進、生產力大增;製陶業突飛猛進——以超薄高質為特點的“黑陶"遍及各地;銅冶煉及加工技術已得以發展,出土的銅鼎、刀、匕、鑿、環等已相當精緻;出土的卜骨反映出當時的宗教文化;出土的“龍山玉"、“良渚玉"已非常精美……另一個顯著特徵,即人類已有巨大進步,從出土合葬墓屍體來看,男人為主,女人屈膝面對男人,對偶(一夫一妻或二妻)婚已很普遍,這說明社會已完全進入父系社會。
  • 言歸正傳,瞭解了“三皇文明”、“神農文明”、“五帝文明”,我們就不難發現,如果按時間排序,那炎帝自然在先、黃帝在後,正如《史記》記載——“黃帝時,神農氏世衰”,可見,黃帝之前,的確有“神農文明——神農時代”。
  • 但是,若按其所處時代以及他們對中華民族的貢獻來說,則他們各有千秋:首先,炎帝傳承了伏羲的天下,自然屬於“三皇文明”的範疇,開始了“人類由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的過渡,社會開始脫胎於原始社會而向前跨越了一大步。而黃帝則是先戰敗炎帝而取而代之做了部落聯盟之盟主,由於炎黃二帝是有血緣關係的兄弟部落,很快就融合在一起,黃帝在炎帝幫助下,黃帝征服了東夷(殺蚩尤於涿鹿)、九黎(苗蠻和百越的泛稱),統一了中國;黃帝開創了“五帝文明”,徹底完成了“人類由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的過渡。所以,炎黃二帝所締造的文明時代不同、範疇不同,雖然黃帝有史以來正式第一次統一中國,使炎帝時代的“鬆散式”部落聯盟變成了“統一式”部落聯盟,從這一點來看,黃帝的功勞是最大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炎帝神農文明的累積作用是無法估量的,正如“一個人吃第四餅吃飽了,可絕不能否認前三張餅的功勞”一樣,所以,炎帝的功勞也是無與倫比的。其次,炎黃二帝所締造的文明既相輔相成,又各有差異:炎帝所締造的農耕文明依然是“石器文明”——主要以石器(石磨、石鏟等糧食生產加工工具)、骨器(骨箭頭、漁叉、漁鉤等等漁獵工具)、陶器(釜、鼎、罐、盆、碗、盤、杯、壺等用具,或印有動物圖案)、動物骨頭(豬、狗、馬、羊、牛等獸骨)為特徵的農耕文明;黃帝所締造的農耕文明的文明程度遠超“石器文明”(銅器時代)——農具(石銅並進)先進、生產力大增;製陶業突飛猛進(以超薄高質為特點的“黑陶"遍及各地);銅冶煉及加工技術已得以發展,出土的銅鼎、刀、匕、鑿、環等已相當精緻;出土的卜骨反映出當時的宗教文化;出土的“龍山玉"、“良渚玉"已非常精美……另一個顯著特徵,即人類已有巨大進步,從出土合葬墓屍體來看,男人為主,女人屈膝面對男人,對偶(一夫一妻或二妻)婚已很普遍,這說明社會已完全進入父系社會。最後,文明所履蓋的國土範圍已大不相同:炎帝時代的“仰韶文化”主要以黃河中游為中心,東至魯翼、西至洮河(甘肅西部)、北起河套、南達漢水。而黃帝時代的“龍山文化"的分佈範圍更廣,覆蓋了整個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甚至遼東半島、兩廣地區……諸如,黃河上游(甘肅和政縣齊家坪)的齊家文化、黃河中下游流域,即以“龍山文化”最著名,長江中下游流域則分別出現“屈家嶺文化"、“良渚文化”,等等……所以,歷史總是向前推進的,論功勞,比貢獻 ,炎黃二帝難分伯仲,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炎黃二帝都不愧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再追溯至伏羲,伏羲也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閒雲島


首先,因為年代太遠,留下的只是傳說,無文字可考,那麼,我也只能是從傳說中去分析了。在傳說中,無論哪一種說法,有一點共同的是,炎帝跟黃帝是兄弟,他們各自帶了一群人在兩個地盤生活。可以這樣理解,炎黃原來存在於同一個部落,然後人太多了,在原始的生產條件下,一個地方沒供養生活太多人,所以部落分開成了兩個部落或是更多個部落。

傳說中,炎帝發明了種植,於是炎部落開始種地,糧食就充足了起來,然後蚩尤眼紅,攻擊了炎的地盤,炎敗了,所以去找黃帝求救。這裡可以看到炎黃的關係親厚,所以兩部落之間一直都沒有斷了聯繫,而且也離開得不算太遠。

傳說中又說黃帝發明了弓箭,兩部落於是聯合了起來,打敗打跑了蚩尤部落。最後兩部落合併了,炎黃兩帝被華夏尊為了始祖。在傳說中可以看到炎帝一直醉心於植物研究,嘗百草,最後誤食斷腸草死了,但因為他的傑出科研貢獻,被後人尊為神農氏。而黃帝最後是騎龍昇天而去。

從這裡可以看到炎帝是一個科研人士性格,而黃帝是一個領導人性格,可見炎黃部落合一後,一定是黃帝主外主政,炎帝主內農事。那個年代沒什麼經濟基建要搞的,農事應該就是全部的部落的大事了,而也不存在什麼國事活動,部落的外事就是保衛部落,抗擊野獸,和交好一些附近的部落諸如此類的了。可見炎黃的地位是一致的,無分輕重。就如一個國家的主席和總理一樣,沒有輕重之分,黃帝就是炎黃部落的國家主席與軍委主席,而炎帝就是國家總理兼農業部長,當然除了農業部長外,別的什麼部長都是不存在的。

而據傳說中炎黃是兄弟的說法,那就不存在哪個不是你祖先的說法。炎黃都是一個爹生的,而後代又千千萬萬,經過幾千的通婚,混和,你怎能保證你的血脈之中只單純地留了炎帝的或是黃帝的血統。所以炎黃都祖先,不存在哪一個不是。

至於為什麼炎在前黃在後,是因為傳說中炎帝是黃帝的兄長,就那麼一直叫了下來。


用戶101550121599


在上古神話傳說的發展史裡,有一個“層壘”的規律和特點。

就是各民族在融合過程中,會不斷地將自己民族的傳說疊加到一起,造成時間上的放大和延伸。而且這種疊加還不是一般的疊加,往往越晚加上去的,會被加到越前面。

黃帝和炎帝的傳說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這個傳說是在周朝時被加工的,到春秋時盛行於齊國。這並不是偶然。你想想傳說中的黃帝和炎帝姓什麼就可以明白一二了。黃帝和周王室一樣,姓姬;炎帝和齊國公室一樣,姓姜。而姬姜部落在之前一直是戰略聯盟的關係,也是擊敗殷人的眾多部落裡的絕對主力。

在傳說裡,黃帝和炎帝是經過了戰爭才融合的,這部分或許真的是史實,是姬姜兩大部落從對立走向合作的證據。

不過,黃帝和炎帝即便真的是周王室和齊公室的先祖起源,也未必是殷人(子姓)、甚至更早生活在中原的夏人(姒姓)的先祖,而到了後來把黃、炎二人冠於所有華夏民族之前,可能是出於一種政治上維護自身正統性和促進團結的需要。


東土大唐三俗和尚


追尋歷史難難難,少數民族有古歌記在天下物種怎麼來的,我們吃的五穀雜糧怎麼來的全記的清清楚楚。麻雀偷食,家人餵狗,少數民族古歌一清二楚。說到人類起源洪水朝天天下人死絕完,只乘楊家子妹,隔河引線針子妹成親,的寓言就從那時起的。現在都還有,楊家子妹成親續種,的婚規就從那是起的。如要追續歷史全天下人都是楊家後代你們去查阿???哈哈哈😜😜😊😊😊


平凡的人240955319


炎黃二帝都是我們的祖先。史料上炎帝末帝榆罔比黃帝首帝紀世相替,炎帝紀世約早於黃帝五百四十多年。炎、黃、蚩在上古發生過涿鹿、阪泉兩大戰爭。後來在釜山"合符"一一即以和平方式實現了氏族社會的重建,亦即共同認可龍為各個氏族聯盟的大圖騰。這是華夏文明的精華,也是中華大一統的初形!國人和學者應敏銳的洞察歷史真相和精髄。中國的上古文明光芒四射,最早的和最重要的是此。


劉時雨3


立足於炎黃子孫,華夏文明這些概念,

第一王朝必須是炎帝在7000年前建立的血族王朝。以陝西、甘肅和山西為中心的炎帝系列後期,與在長江流域以及南方和東方的蚩尤部族長期形成雙王體制,時間跨度長達近2000年。蚩尤部落逐漸強大,逐步侵入週期性氾濫的中原和華北平原,炎帝不敵,請西北遊牧部落的黃帝援助。強大的姬氏黃帝乘機在阪泉逼炎帝部落推出盟主地位,隨後經過多年艱苦血腥的戰爭消滅了蚩尤武裝。

第二王朝應該是姬氏家族建立的共和體制的黃帝系列,持續達800多年。這個共和制和帝制交替很像我們熟悉的古羅馬共和國時代。晚期已經遷移到中原的黃帝文明沒有滅於戰爭,而是滅於地球的雨季,黃河氾濫,大擺尾從華北到大別山,徹底淹沒了姬氏黃帝文明。

第三王朝是遷徙到南方,在衡山以南的崇山由崇伯即鯀氏建立的諸夏王朝,大約是公元前3700年前,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華夏文明。鯀氏持續長達900年。鯀氏於公元前3200年前遷都到江蘇北部的羽山後開始沒落,成為受宗教領袖堯控制的最大的諸侯王國。後因傳位問題與堯發生分歧,他們堅持把位傳給貴族而不是堯寵幸的舜。堯派祝融部落滅了鯀國。堯舜從此成為古代共和體制的代名詞。

第四王朝是軒轅黃帝於公元前2800歲前建立的,都城在河南新鄭區域。繁榮隨著寒冷的雨季消退又回到了中原和西北地區。

第五王朝才是共和體制唐堯唐舜後大禹也叫唐禹及其兒子啟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夏朝,傳到桀被商湯所滅。按照堯舜共和體制,禹本應該傳位給皋陶,不巧皋陶死的比禹早,皋陶貴族們推舉伯益,禹不從,按照妻子的主意,把一切軍事和政治大權都交給兒子啟。禹死後,啟自封為後,後即現在國王和黃帝的意思,並派兵滅了皋陶氏,殺死伯益。從此,東方失去文明進入野蠻的時代,直到清朝滅亡,共和制才重新建立,文明重現。





幻想的野草


中國人稱自己是炎黃子孫,那麼,炎帝和黃帝哪個才是我們的祖先?

原來,黃帝是古老部落的一個首領,姓公孫,名軒轅。他帶領部族人修建房屋,馴養家畜,在黃河流域過上了定居生活。

而在黃河流域的西北方有一個姜姓部族,首領就是炎帝。炎帝部落與蚩(chi)尤領導的九黎部落發生了衝突,被九黎部打敗了。炎帝只好帶著族人來到了黃帝部落的地盤上,最後被統一在了黃帝的部落裡,於是就有了"炎黃子孫"之說。

在黃帝合併了炎帝之後,他們又打敗了九黎部落。又收服了周圍的部落,統一了中原,最終黃帝成了部落聯盟的首領。

通常大家都說"炎黃子孫",炎帝在前,黃帝在後,這可能是人們的用語習慣而已。事實上,可能是炎帝部落早於黃帝部落,炎帝年齡也長於黃帝年齡。

所以說,黃帝、炎帝都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