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上火」、「溼氣重」這些說法嗎?有什麼科學依據?

偽裝-嘴角輕蔑的傷


“上火”、“溼氣重”這些都是對一類症狀的描述,中醫對出現“上火”“溼氣重”的人的健康調理已有一定時間,並且為廣大群眾接受,這種從實踐中獲得的經驗,難道沒有一定科學性嗎?對不對?

“上火”指人體陰陽失衡後出現的內熱證候,乾燥氣候及連綿溼熱天氣時易發生。分“實火”和“虛火”兩大類。實火、虛火,一般都會出現長痘痘、眼睛紅腫、口角糜爛、尿黃、牙痛、咽喉痛等症狀。

由於病因不同,治療方法亦不同,實火宜“瀉實敗火”;虛火宜“生津養血、滋陰降火”。

“溼氣重”則是因為溼為陰邪,易襲陽位,造成人體受溼邪侵擾,也分內溼和外溼,外溼多由環境引起,內溼主要是脾運化、輸布津液的能力失調,引起水溼、痰濁在體內蓄積停滯致病,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均傷脾致溼。

溼氣重的人常會有頭昏、身體困重,四肢沉重,渾身不舒適、胸悶腹脹、食慾欠佳、便不成形、小便混濁、大便溏洩、婦女白帶過多、陰部瘙癢等症狀。

因為溼邪常會和其他邪氣“風、寒、熱”等相互作用,形成風溼、寒溼、溼熱等病症,在治療上亦會有所差異,最好找中醫辨證後再調理,避免自行診斷錯誤,延誤病情。

溼氣重的人平時要多鍛鍊,有利於活化氣血,增強體內水分代謝,避免水溼內停。飲食上要避免肥甘厚味、生冷寒涼、辛辣油膩的食物,可以多吃點健脾利溼的薏米淮山粥、紅豆薏米糖水等。


我從事中醫脾胃科、婦科、兒科工作50年,剛在頭條和大家分享中醫知識不久,歡迎熱愛中醫的朋友關注!謝謝支持!@悟空問答 @頭條健康聯盟 @頭條健康 @快問中醫 @微頭條 @今日頭條 @微頭條話題 @微頭條小秘書


潘教授說


中醫所稱人體上火了,人體溼氣重,是根據中醫陰陽五行和天人合一的理論,意指人體某一部位所產生的一些症狀或者出現的反應。中醫對上火可分為實火與虛火(實火為陽火,虛火為陰火),實火當清,虛火當補。而人體溼氣又可分為溼氣與溼熱,溼氣通常指體內,經絡、骨關節及筋鍵部位溼氣重而無熱,溼熱則不同,溼中帶熱,熱即火,也就是說溼中夾有火氣,而溼熱往往反應在五臟六腑十二經絡中,比如說某人的肺經溼熱重,胃經,腸經溼熱重,腎經溼熱重等等,那麼溼熱重的人有哪些反應呢?比如某人的腸經溼熱重(腸道),這人的大便不成型,經常蛋花樣,粘粘的解不盡,下部及肛門處溼溼的,這是中醫對上火與溼氣溼熱的認識。但現代醫學對人體上火與溼氣重的理論依據與臨床診斷並不認可,原因很簡單,這些現象及症狀反應,現代醫學儀器和化驗無從得知,所以認為中醫的陰陽五行與天人合一是偽科學,其實現代醫學對事物的判斷忽視了最基本的原理,科學是一種認識,再認識的過程,而科學技術是一科創新,發現,再創新,到再發現的過程。


用戶4113514392


"上火""溼氣重"來源於中醫的基礎理論。中醫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在這歷史長河中逐漸的總結出一些醫學文化。“上火"與"溼氣重"的說法可以從陰陽五行學說,及四診八綱等中醫學理論中得到很好的瞭解。

中醫學中對人體與臟腑都常用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來進行分類。比如五臟中的心臟在五行中稱為火,觀舌象時舌尖代表心臟的狀態,如果舌尖過於鮮紅,代表著心火過旺,那麼就可以從這些現象中,判斷出人體身體狀況。及因為心火旺而產生的一系列的身體狀態。陰虛火旺體質常被稱為火形人,因為這類人群基礎代謝相對較快,吃多也不胖。體內的水分常常因為揮發過量而常出現便秘的現象。

"溼氣重"代表著肌體的一種狀態。在中醫學理論中以溼,熱,燥,寒,虛,實等來描述身體的體質狀態。中醫學認為肌體處於一種穩定的平和狀態,才屬於標準的健康狀態。所有的一切都在適中的程度!也就是說處於不寒不熱,不溼不燥的狀態。在調理健康的過程中,根據體質的狀態與食物的性質相協調。做到人體均衡的獲取營養的同時,也可以達到調整肌體恢復正常的平和狀態!


張慶理平衡健康諮詢


“上火”、“溼氣重”這些說法是中醫對於疾病的外在表現,也就是症狀的描述,是實際發生的身體異常變化,比如牙疼的某些情況,西醫描述為牙周炎,中醫描述為上火,再比如某些水腫,西醫描述為腎性水腫,而中醫說水溼內停,稱呼不同,意思一樣,為什麼要質疑其科學性呢。


哆咖健康


上火一詞,中醫辨證,內積熱,夾溼生溼熱,遇香,辣,燥,虛火蒸騰,浮游之火攻心魔!胃積熱,夾溼而生,溼熱相傳,口舌生瘡,牙銀潰爛膿腫,身面浮腫,大便秘結,至膽結石膽囊病症發!肺積熱,肺燥,至喉嚨痛乾燥劇烈疼痛,聲音嘶啞至失音!肝經鬱熱,胸腹滿脹,胸脅疼痛,頭昏偏頭疼,眼睛乾澀,睡眠不安,乾嘔噁心。溼氣!且不說外界環境因素,人體內溼氣,無所不在,肌膚表裡溼氣,皮膚現!血內溼毒,瘡疹生!臟腑溼氣,經絡阻!骨內溼氣,腫瘤毒!中醫藥辨證陰陽,五行相生相剋,對症男女老幼,因地遇時,不同人體虛實,而施治,講療效,重結果,直達康復而心安!實不知科學之說侷限於何範圍?


鶴仙閣


“上火”、“溼氣重”這些說法是民間常聽到的說法,來源於中醫的六邪“風、寒、暑、溼、燥、火”。

中醫講的“溼”是指人體未能及時排出的多餘水分。中醫認為“溼氣”難祛易引發多種疾病,溼與寒一起稱寒溼,與熱一起稱溼熱,與風一起稱風溼,與暑一起就是暑溼,故溼被稱為六邪之首,有重濁、粘滯、趨下的特性。‘火’中醫中指的就是‘熱證’。中醫認為人體陰陽出現失衡,內火旺盛,即上火。所謂的“火”是人們描述身體內某些熱證,如眼睛紅腫、口角糜爛、尿黃、牙痛、咽喉痛等。“上火”在乾燥氣候或是連綿溼熱天氣時都比較容易發生。

願與社會各界人士多多交流、學習、進步、共勉,還請朋友們多多指教!歡迎留言評論、點贊、分享、轉發!意在傳播健康養生、育兒理念。謝謝閱讀、關注,您的支持是我前進的動力!


梅竹凌心


中醫說的上火就是西醫說的發炎。體內有累積如同食物放久了會腐爛變質一樣就會發熱,生細菌病毒。西醫看到的是細菌病毒就去用抗生素去殺,而中醫藥是去把累積的腐爛變質的營養,淤血,痰溼,去掉,細菌病毒滋生的環境沒了,火就去掉了。

另一種火是津液不足了,出汗多,喝水少,或者幾天不大便,大便很乾燥,也會有火。

痰溼以前我說過,你可以看看我的動態。就是累積的津液營養變成黏答答的垃圾在體內了。


吳延標中醫大夫


這問題問的,上火很常見了,基本人人皆知的,陰虛便火旺,陽有餘便生火

溼氣也是每個人都存在的,或多或少,溼氣會影響脾的運化人體的吸收能力,溼氣重會導致,脫髮,皮膚油膩,大便糖稀粘馬桶,沒精神,身體乏累沉重,關節炎,等等,溼氣是萬病之源。


中醫手診養生


中醫講的‘火’,簡單來講就是‘熱’,不能簡單的用西醫的發炎來理解!因為西醫對胃病的熱證可以診斷為胃炎,而西醫對胃症的寒證,也會診斷為胃炎!這在中醫是不行的!中醫熱病則用寒藥去熱,熱去了病自然就會痊癒。治療寒證要用熱藥來把有寒的地方暖過來,有寒氣的地方熱了,病也就根除了。人們所說的溼氣重,溼氣分寒熱,有寒溼,有溼熱。一般人們說的是溼熱的多,像很多的皮膚病,頭癬,奇癢不愈,遇熱更甚,往往是因溼熱導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