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收收心了!請嚴肅告訴孩子:學習肯定苦,但所有人都一樣


該收收心了!請嚴肅告訴孩子:學習肯定苦,但所有人都一樣

很多家長和老師都在糾結:怎麼讓孩子學習不那麼辛苦,又有好成績?是不是讓孩子找到興趣就可以了?其實,我們應該明白:真正的學習從來都是一件辛苦的事,全世界都一樣!

01

學習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國外也一樣。

縱觀我們身邊的人,但凡取得一定成就的都是要經過艱苦的努力,天下沒有掉餡餅的事,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刻苦鑽研才有成功的可能。

學習也是一樣,誰不是一路考試拼搏上來的,誰小時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業,有時做得不好還要被老師批評兩下?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在這過程中更加感受不到什麼快樂。

所以,讓孩子快樂成長是正確的,但是學習過程一定是要辛苦的,寓教於樂的教育方式,並不意味著孩子課外不需要複習,不需要刻苦學習。

02

沒有經過無聊和辛苦的學習過程,

就不可能有快樂的學習成績。

該收收心了!請嚴肅告訴孩子:學習肯定苦,但所有人都一樣

絕大部分孩子都不可能把學習當作是一件快樂的事,優秀學習成績的取得,需要孩子在別人玩遊戲的時候,別人在看電影的時候,靜下心來學習。

有的孩子心智比較早熟,從小便有自己的遠大志向,所以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有自己的奮鬥目標,併為此而努力;也有些孩子沒有樹立遠大的目標,但至少有一個像考上好中學或好大學這樣的短期目標。

無論是哪種情況,他們首先是有一個目標,並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努力付出,這個過程是談不上快樂的。

與其說在孩子教育中培養孩子能夠自主學習,具備勤奮拼搏的精神,不如說是在培養他們自小樹立起積極向上,有責任感的優秀品質,讓他們長大後踏入社會後具備積極向上,努力付出的責任感。

03

美國為什麼要研究我們的應試教育,

因為我們會吃苦

該收收心了!請嚴肅告訴孩子:學習肯定苦,但所有人都一樣

現在很多人都在詬病中國的應試教育,呼聲最高的就是孩子負擔重,扼殺孩子的天性等。

在目前中國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如果你不能改變這種體制,那如何去適應它?

所謂適者生存,教育也是一樣,比如高考,如果是按照所謂的素質來招生,中國有多少寒門學子能進入清華、北大這些高等學府?

高考制度不能改,是因為我們暫時找不到比高考更好的制度,同樣現在面臨的應試教育,誰都知道它不是最好的教育制度,但我們並不可能很快就能改變它。

在這種體制下,孩子能做的,就是去適應它,必須要學會努力,勇於挑戰,只有這樣才能在這種體制下生存。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的應試教育反而培養了中國學生在千軍萬馬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能力,這背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肯努力,會吃苦,為了考試我們不惜一切代價的努力。

04

不要以為孩子有興趣就會喜歡學習,

這只是一種理所當然的假象

該收收心了!請嚴肅告訴孩子:學習肯定苦,但所有人都一樣

比方說喬布斯,有人認為他的成功是因為有著非凡的天賦,但是這種天賦也是要在漫長的過程中不斷經歷痛苦,不斷嘗試失敗或積累下來。

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樣優秀的人也是要通過不斷努力,辛勞地付出才能成功。

比如一個小孩,他是很喜歡畫畫,但是他並沒有為此而努力過,那他以後就能成為一個畫家嗎?孩子因為有興趣,所以對某件事更加努力學習,更加有目標去學習,甚至為此做出很多犧牲,這才是他以後成功的原因。

所以不要以為孩子有興趣就會喜歡學習,這只是一種理所當然的假象。

04

學習中要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

否則長大都很難有成就。

該收收心了!請嚴肅告訴孩子:學習肯定苦,但所有人都一樣

在應試教育的不良影響下,一些學生在高度的學習壓力下,學習很努力,幾乎兩耳不聞窗外事地學習,成為大家熟知的書呆子。

讓孩子知道,任何取得一定成就的道路上總是伴隨著曲折,充滿著艱辛,要想有好的學習成績,就必須要努力,要辛苦付出,這是每一個孩子學習的責任。

為了這個使命,他們必須要學習忍耐、學會放棄、學會付出,這不僅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

現在零零後的孩子,生活基本上沒有負擔,他們從小生活中一種沒有壓力的環境下,他們感受到的更多是快樂,他們從小就沒有為生活而擔憂的必要,所以快樂對他們而言是理所當然,而辛苦付出就是一種不必要的想法。

沒有目標,沒有壓力,強調快樂,這是當前大部分零零後孩子的生活狀態。如何培養孩子努力付出的品質,幫助他們樹立長遠的目標,為目標而努力,這是家長和老師們的一種責任,也是孩子通過學習要培養的一種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