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怎麼辦?家長們看過來!「上篇」

今天來詳細地說一下關於孩子叛逆的問題,文章比較長,建議大家先收藏或轉發,有時間再細細地看

。(一般頭條是不適合髮長文章的,因為大家很難有耐心會讀下去,但關於孩子的叛逆問題,王大夫覺得還是應該細說一下,所以希望大家先收藏或轉發,待靜下心來仔細閱讀。)

孩子叛逆怎麼辦?家長們看過來!「上篇」

在心理學上叛逆心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心理狀態, 在13 ~ 18歲的青少年中表現得尤其明顯, 這個時期的孩子對家長心存對抗, 他們內心有時也明白父母的要求和道理都是合理和正確的,但行為上卻有意違抗父母, 看見父母生氣、傷心, 自己反倒高興。有時又覺得父母的思想僵化保守, 不可理喻, 從而不屑一顧不予理睬。家長遇到這種情況往往心中憂慮, 甚至束手無策。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容易叛逆?叛逆的原因是什麼?

1.思維發育趨於成熟

初中生剛剛進入青春期, 大腦發育逐漸成熟並趨於健全, 對事物和世界開始有了自己的認識和觀點。從前他們崇敬父母, 相信父母和老師教的總是正確的, 而現在他們通過自己在社會上與別人的實際交往, 以及從電視和網絡等媒體上得到的信息作出自己的判斷, 發現父母的觀點不對, 在現實中往往是行不通的, 只是一些冠冕堂皇不切實際的大道理, 與自己的認識恰恰相反, 從而對父母的說教產生了不信任。同時, 隨著生活空間和交往範圍的進一步擴大, 發現從前一味相信父母總是正確的看法也很不對。進而產生了對父母管教的質疑、否定,甚至全盤否定, 於是逐漸出現語言上的頂撞和行為上的逆反。

孩子叛逆怎麼辦?家長們看過來!「上篇」

2.精神上追求獨立自主

由於初中生思想尚未完全成熟, 常常顧及不到他人的想法與心情, 因此會出現認識上的片面、偏激、固執和極端化, 對家長的正常教育往往會從對立面去思考, 把父母的勸說批評以及指點提醒都看成是對自己的管制, 是對自己自由的干預和限制,是和自己過不去。所以只有通過反抗和對立才能達到追求自己的獨立自主的目的, 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從而向別人昭示自己已經長大了, 是一個大人了。有調查顯示, 青少年與父母衝突最厲害的時期通常是在13歲左右, 這個時期的孩子, 企圖反抗所有的管束以及所有的權威, 都想實現自己早日獨立自主夢想。如果他們一旦發現這些反抗受到了阻撓, 反抗失去作用時, 就變得十分沮喪, 甚至充滿憤恨, 覺得全世界的人都不理解自己, 都與自己過不去。孩子叛逆的大部分不良行為都起因於此。但孩子們並不承認自己有反對父母的傾向, 相反卻認為問題是出在父母那裡, 是父母不理解自己, 不體諒自己。

孩子叛逆怎麼辦?家長們看過來!「上篇」

3.性別意識強化

隨著第二性徵的出現, 孩子性方面的發育逐漸成熟, 由於性的發育而導致的性別意識、性意識的增強, 進而形成漸趨強烈的個性意識、獨立意識和成人意識, 他們認為自己的一切行動都應該與幼小兒童的表現區分開來, 同時又由於對異性產生好奇和興趣, 萌發了與性相聯繫的一些新情緒體驗,開始對異性產生好奇和興趣, 萌發了對性的渴望,但又不能公開表現這種願望和情緒, 所以體會到一種強烈的衝擊和壓抑, 也會激發逆反情緒。所以在逆反期往往會出現兒子更容易與父親作對, 女兒更容易與媽媽唱反調。

孩子叛逆怎麼辦?家長們看過來!「上篇」

4.父母自身的缺陷和教育的失當

父母自身的性格不好, 父母自己行為習慣上的缺陷越多的家庭, 他們的孩子青春期的叛逆行為表現得就會越明顯越強烈。有些家長對孩子總是居高臨下, 管教孩子的態度是粗暴的、不容質疑的命令式, 家長作風嚴重, 民主氣氛不濃, 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從心裡反感走向行為上的反抗。有的父母以前對孩子溺愛而疏於正當的管教, 現在孩子出現了問題, 就好像突然醒悟過來, 馬上對孩子嚴加管教。甚至制訂了詳細的家規, 要求孩子應該怎麼怎麼做, 不應該怎麼怎麼做。讓孩子一下子覺得無所適從, 甚至覺得自己根本就達不到父母的要求, 於是乾脆破罐子破摔。有的父母教孩子應該怎樣怎樣,而背後自己的言行卻是另一套。讓孩子覺得大人道貌岸然, 非常虛偽而不可信, 從而從心裡反感父母的說教, 甚至從心底裡瞧不起父母。特別是父母不和睦的家庭, 以及經歷了父母從冷戰到公開反目到最後家庭破裂的單親家庭和一些重新組合家庭,這樣的孩子會更容易產生對家人和他人的不信任感, 從而對一切家人和老師的說教和管束都會予以堅決的抵制和反抗, 不管對與錯。那怕明明自己已經覺得父母說得對, 也會條件反射地作出反抗的決定。

孩子叛逆怎麼辦?家長們看過來!「上篇」

下篇會講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