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社群的目的是什麼?如何給社群找到適合的成員?

馮江瑞


社群,是有共同愛好、共同需求的人組成的群體,有內容有互動,由多種形式組成。社群實現了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連接,提升了營銷和服務的深度,建立起高效的的會員體系,增強了品牌影響力和用戶歸屬感,為企業發展賦予新的驅動力。

舉例如下:

A、分享型社群:因為某種興趣愛好而走到一起的社群,以知識經驗分享、行業交流探討為基礎,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相對應的產品或者服務,可以是輕度的,比如分享個購物鏈接,也可以是走的比較深的,比如從線上引導到線下課程等等。

B、銷售導向社群:社群運營人員需要自己去做用戶轉化和銷售,也可能是粉絲用戶,也可能是忠實用戶。利用你自己的銷售套路和話術,根據用戶的生命週期,標籤屬性,習慣愛好等,挖掘你個人號或者社群裡面可以被轉化的人。

C、賦能型社群:需要社群運營人員去為小B和導購賦能,提供工具和課程,或者是素材活動,幫助他們更好的賣貨。

簡單來說,私域社群是用來用戶留存,維護,裂變的(針對的是忠實用戶),社群運營人員需要做的就是要不斷的輸出內容和運營SOP。維持和用戶之間的關係,讓這些老用戶能夠持續不斷的復購。不用太多營銷性質的內容,老用戶會感受到你的服務,願意去為你做轉介紹,或者自己靜默下單。(適合大品牌維護自己的老客戶和會員,也適合那些靠做圈子社群的知識付費公司)

關注我,為你拆解經典運營案例,學習社群運營知識,共建社群。


每日創業案例庫


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基本單元。


建築產業工業互聯網


第一個問題,社群的目的,個人理解現在更多的就是轉變為企業的私域流量,或者說魚塘。當然這個是要分級的。。。也就是常說的用戶管理裡面的分級管理,針對不同的程度的用戶採用不同的運營策略,來提升粘性,達到可轉化的目的。

第二個問題,社群的成員在哪,以企業的產品上下游產業鏈的社群為目標,找出他們在互聯網上“棲息”的 15 個窩,並按照群體的用戶數、活躍度來做一個排序。這些社群的根據地就是企業的必爭之地。畢竟是用戶至上,用戶在哪,社群就在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