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省吾身?控制不好會陷入隱匿性抑鬱症!

我不同意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說“出了什麼問題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應該是“該在誰身上找原因就在誰身上找原因”,一般受前者教育頗深的孩子成年之後會得抑鬱症或者躁狂症的幾率是其他人的兩倍!(也就是說會造成自卑情緒或者反社會人格。)同時,這樣會導致孩子出了什麼問題不敢告訴家長,生怕家長不問情由就進行責怪,這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一日三省吾身?控制不好會陷入隱匿性抑鬱症!

臨床近40年,我接診了太多隱匿性抑鬱性格的孩子,他們當中的很多人一輩子都在掩飾或隱藏他們的抑鬱情緒。這種有隱性抑鬱的人有時會掩蓋他們的症狀,像演員一樣,戴著“開心”的面具。

隱性抑鬱的人通常不想承認他們感受到的抑鬱有多麼強烈。他們堅信只要能夠繼續生活,抑鬱就會自動消失。對他們而言,“一日三省吾身”是他們最平常的日常,他們真正是出了什麼問題都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們都見過“強作歡顏”的人,我們每個人也都有著帶著面具與人交往的經歷。我們用面具應對各種同樣帶著面具的人。隱性抑鬱的人的面具是“開心”,但他們實際上非常不開心,而他們假裝開心很累。

一日三省吾身?控制不好會陷入隱匿性抑鬱症!

這也是有隱性抑鬱的人通常會盡可能地迴避所有“非必要”交往的原因。他們總是會很快地找到藉口,不和別人一起出去,不一起進餐或不來見你。

要發現“開心”面具下面的隱性抑鬱可不容易。有時我們僅僅能從他們某個真誠表達的瞬間或交談中的“冷場”抓住一鱗半爪。

有隱性抑鬱的人同時也在和隱藏抑鬱這個行為做著激烈的鬥爭。有時,他們太累了,就放棄了繼續掩蓋他們真實的感受。

因此,他們會對別人談到那些抑鬱的感受。他們甚至還會預約醫生或諮詢師,有些人甚至會進行一次面談。

但是,當他們第二天睡醒起來就會意識到他們已“走得太遠”。因抑鬱而尋求幫助意味著承認他們真的抑鬱了!

一日三省吾身?控制不好會陷入隱匿性抑鬱症!

這種承認是很多人拼命去掩蓋,不能接受的。他們不允許別人看到自己的脆弱。事實上,他們通常比往常更加敏感,更加情緒化。比如,向來看電影或電視劇不會哭的人,突然在看電影或電視劇的時候開始哭泣;或者平常不愛生氣的人突然對前面“插車”的司機破口大罵;或者從不甜言蜜語的人突然說他們愛你。

這是因為抑鬱的感受已經把他們填滿了,其他的感受或情感他們再也裝不下了,很容易就溢出了。

對於這類患者,有時候普通的心理諮詢是不能達到治癒目的的。他們往往有著嚴厲的或者對他們漠不關心的家長,導致童年心靈受傷,從而無法釋懷。

永遠不要對他們說“你心理有問題”、“你怎麼不找找自身的原因”,他們正是太過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才會如此,他們正是常常自罪自責,才會把自己扔到抑鬱的泥沼裡。

一日三省吾身?控制不好會陷入隱匿性抑鬱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