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赴日谈判,走在小路上挨了一枪,清朝少赔白银一亿两

1984年甲午海战后,清政府惨败,作为大清的裱糊匠,李鸿章又一次的给大清朝补锅,带领议和代表团前往日本马关(今下关)谈判。

马关谈判并非十分顺畅,中日双方在马关的春帆楼,谈判五次,谈判的转折点,还在于“李鸿章被刺杀事件”。

李鸿章赴日谈判,走在小路上挨了一枪,清朝少赔白银一亿两

李鸿章

“李鸿章被刺杀事件”

甲午海战后,一些日本好战狂热分子反对日方停战谈判,应该长驱直入,彻底征服中国。所以,他们是非常反对春帆楼谈判的,甚至是不希望李鸿章活着离开日本。

在得知这样的消息后,李鸿章为防不测,在谈判期间,每次去春帆楼的时候,都避开大路,走一条偏僻小径。而这条小径,也就因此得名“李鸿章道”,如今还存在。

李鸿章赴日谈判,走在小路上挨了一枪,清朝少赔白银一亿两

李鸿章道

纵使十分小心,但在第三次谈判后,李鸿章还是被刺杀了。3月24日下午,第三次谈判结束后,李鸿章从小路返回驿站,突然一名日本男子从人群中蹿出,直奔到轿前,对着轿子开枪行刺,还为反应过来时,李鸿章的黄马褂已经被血染透。

行刺凶手-小山六之助

在行刺事件发生的当晚,马关警方就抓捕到了凶手-小山六之助,日本右翼团体“神刀馆”的成员,无业,激进分子。

李鸿章赴日谈判,走在小路上挨了一枪,清朝少赔白银一亿两

小山六之助

刺杀事件蓄谋已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当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听到消息后,立即前往探望李鸿章,不仅如此,明治天皇还特派出御医前往。

当然,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一些列重视,仅仅是猫哭耗子假慈悲的假象,日本人真正顾忌的还是国际舆论。

李鸿章赴日谈判,走在小路上挨了一枪,清朝少赔白银一亿两

谈判现场

3月25日,当慈禧得知李鸿章遇刺后,立即指示,认为这是日本理亏,中方据理力争有利谈判条件的“机会”,在双方的催促下,第四次谈判举行。在谈判中,中方以遇刺事件为由,反驳日本开口提出的三亿两白银赔款,最终三亿两降为两亿两。

因挨了一枪,少了一亿两白银赔款,李鸿章苦笑道:这一枪挨的值,此血可报国矣!

文章资料来源:《沉没的甲午》之《遗恨春帆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