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手術,你以爲做完了就沒事了麼?

家住縣城朱玉俠女士,天生聾啞並常年患有類風溼關節炎,身上的關節都已變形,去年突然不能走路了,到當地醫院檢查後確認是右股骨頭壞死,需要換髖關節。

去年4月,朱女士在當地縣醫院做了手術,幾個月後出現術後感染,身上還有多處壓瘡,高燒不退。

後來轉至到我院,在一個月內分別做了右髖關節置換術後感染清創、內植物取出、骨水泥曠置、褥瘡清創縫合、左髖部褥瘡清創縫合術、右髖部傷口清創縫合術,手術順利。

朱女士術後病情平穩,複查了血常規、CRP、血沉等都顯示正常,6個月後,又在我院做了右人工髖臼翻修術,手術順利,術後患者恢復平穩。由於患者家庭困難,無力支付醫藥費,我院醫生也儘量控制費用,用最經濟的方法來治療,患者和家屬都十分感激。

但是經歷過外科手術後的患者,一般都很虛弱,易出現傷口感染、疼痛等,此時,良好的術後綜合治療顯得尤為關鍵。

傷口感染是最常見併發症

人工關節感染是髖關節置換術後常見併發症,包括切口感染以及深部感染。

感染不僅導致患者疼痛,而且使得關節發生移位,降低關節功能,延長住院時間等。關節置換術引起的深部感染與一般感染不同,細菌極易在金屬假體和骨水泥表面粘附定植,由於血供缺乏,感染可以避開機體的免疫系統,此外假體移入後的免疫應答在假體表面形成粘液保護層,浮在粘液保護層的細菌受到保護,抗生素難以滲入,從而導致抗感染治療無效。

1.清創保留假體:僅適用於少部分患者,要慎用。但若病例選擇適當成功率可達70%左右,選擇病例標準包括急性感染(症狀出現時間小於1月),更換聚乙烯內襯,清創術後抗生素應用至少6周。

2.一期清創植入關節(一期翻修術):成功率較低,有一定適應證。去除所有異物,應用抗生素骨水泥,但骨水泥假體易發生早期鬆動。

3.二期翻修術:成功率較高,目前認為是治療關節置換術後感染的“金標準”。徹底清創包括去除假體和骨水泥,放置抗生素骨水泥間隔物,二期翻修關節成型,其主要有點在於可安放壓配型關節,術後抗生素應用要大於4周,否則有較高的複發率(尤其是當致病菌毒力較強時),革蘭氏陰性感染和腸球菌感染預後非常差,二期重建應在一期清創術後12月之後進行。對於低毒感染二期關節翻修置換可以早些進行(3個月)。

做好預防尤為關鍵

鑑於感染的不良後果,預防感染在髖關節置換術中尤為重要。無菌技術(無菌巾、手套、消毒等)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術後感染的發生,其他措施也應用於預防感染。如控制好增加感染機會的疾病如糖尿病、鐮刀細胞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等,根治可能引起血源性感染的感染源如牙周病、泌尿系感染等。

有研究報道發現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與不使用任何抗生素相比,降低感染的相對危險率為81%,絕對危險性下降8%。針對關節置換術深部感染的特點,因此將抗生素混入骨水泥用於防治深部感染,抗生素骨水泥可以通過濃度梯度向周圍擴散抗生素,在局部達到治療和預防感染的目的。

春季到來,股骨頭壞死患者應注意以下方面

進入四月,春意更濃了,但這種天氣易感冒、易著涼,股骨頭壞死的患者也應在春季注意以下問題,避免病情復發造成更大的傷害。

注意保暖

春天氣候變化無常,不可預知,前一天是陽光明媚,也許就突然降溫。

而股骨頭壞死這個疾病是一個全身慢性骨病,氣候的變化誘發疾病發作,所以需要我們將保暖工作做好,避免著涼。

合理運動

股骨頭壞死的鍛鍊非常重要,並且病情不同是需要結合相應的鍛鍊方法不能盲目鍛鍊,尤其是春天,鍛鍊需要有講究的鍛鍊。

首先需要遵循動靜結合的原則,針對股骨頭壞死患者則建議做一些空踏鍛鍊法,直腿抬高鍛鍊法等鍛鍊方法。

保持心情舒暢

股骨頭壞死的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緒,特別是不要發怒。

俗語講:百病從氣上得來的,生氣容易傷肝,傷肝則疏洩失常,氣血亂,股骨頭壞死程度就會加重。

因為股骨頭壞死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治療。

注意飲食

在春季由於氣血向外生髮,肝內臟血少,容易血虛,這時可食用一些補肝的食品,如:動物肝臟,豬血等或服用中成藥烏雞白鳳丸。

患者還可以多吃一些健康營養的新鮮蔬菜,注意飲食搭配調節,忌食辛辣、油膩食物,忌食菸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