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怪咖丨國內智能售貨機發展的四個階段

智能售貨機的前身是自動販賣機,兩者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無人經營,自助購買商品,前者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融入更多的科技感,譬如移動支付、SaaS系統、Ai智能互動等等,後者屬於傳統機械式設備,只是一個單純售貨的“鐵盒子”。

倘若回溯國際智能售貨機的發展史,起碼要從一百年前開始講起,但回顧國內智能售貨機的發展歷程,卻只有不到30年的歷史,共分為四大階段:

第一階段:機械式自動售貨時代

上個世紀90年代期間,隨著國際眾多零售連鎖品牌的進場,自動售貨機作為無人零售的標準化模式,也跟隨潮流進入國內市場,但其受眾人群相對狹窄,除部分追逐時尚的年輕人之外,絕大多數的普通人群對這個新物種並不待見。

一方面,傳統自動售貨機普遍採用機械式工控設備完成出貨,譬如彈簧出貨和機械手推,貨物損壞率、故障率、出貨失敗率相對較高,且無客服完成補充售後服務,導致許多消費者白花了錢,卻得不到合格的商品。

另一方面,對於經營者而言,在城市化落後的90年代期間,居民素質普遍偏低、破壞率提升、假幣識別難度較大等等問題,無疑阻礙了自動售貨機行業的發展。

零售怪咖丨國內智能售貨機發展的四個階段

第二階段:電子化自動售貨時代

隨著國內經濟的高速發展,不僅開放吸引諸多國外高精準工程技術的引入,更是帶動了國內工業產業的崛起,許多傳統機械設備紛紛得到優化和改造,一些自動售貨機運用了紅外傳感技術、USB數據轉存技術、網絡管理技術等多種先進技術,提高了設備運作的效率和精準度,同時,經營者還可以通過SaaS系統瞭解和統計自動售貨機的運營情況,這些電子化技術提高了自動售貨機的運營效率,也為許多自動售貨機品牌的規模化發展提供了保障。

零售怪咖丨國內智能售貨機發展的四個階段

第三階段:數字化智能售貨時代

“數字化”一詞其實早在電商時代便開始被廣泛提及,得益於互聯網通訊技術的普及,數字化在電子化的基礎上,實現了體量更大、維度更高、更復雜的數據分析能力。

如果說電子化信息時代讓智能售貨機從一臺物理機器變成一臺終端設備,那麼,數字化則將每一臺終端設備都鏈接在一起,向上通過各終端設備的品控數據、貨銷數據、硬件運營數據等多維數據分析,輸出科學高效的設備管理決策;向下則結合地域、消費人群、品類經營等不同數據類型的多項比對,優化選品,降低供應鏈成本,為消費者提供更高性價比的商品。

零售怪咖丨國內智能售貨機發展的四個階段

第四階段:智能化新零售時代

有的人認為,數字化即智能化,其實嚴格來說,兩者是不一樣的,數字化其實更多是大數據、雲計算技術所帶來的高階數據分析能力,以往的單渠道數據(線上線下獨立)過渡到多渠道數據融合(線上數線下融合)即數字化。然而,智能化的自動售貨機其實更像新零售時代的新產品,即以人工智能為主,由AI機器人主導經營,人類輔助執行。

然而,目前國內的市場上,並沒有真正的智能化自動售貨機,更多隻是以一種黑科技手段作為噱頭,博取市場的關注度。但是,據瞭解,甘來科技即將發佈的智能零售機器人,或許將打破國內智能售貨機市場的傳統格局,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售貨機。

零售怪咖丨國內智能售貨機發展的四個階段

據悉,甘來科技的智能零售機器人是以AI人工智能作為中央核心管控系統,由Ai機器人完成體驗端的語音互動、支付引導、售後應答、遊戲互動等多種擬人化體驗,並由Ai數字化技術監管工控系統,實現智能溫控、無損出貨等功能,更重要的是,在運營端,人類無需主動分析數據報告,而是由Ai機器人直接提供行為決策意見,如何時補貨、走哪條路線補貨等等。

毫無疑問,當智能售貨機達到全智能化的階段時,無人零售這一行業格局也勢必發生顛覆性改變,高度擬人化的Ai機器人體驗,或許將會成為打破人類與機器之間的壁壘的有效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