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新增P2P問題平台157家 如何渡過這日出前的昏暗?

7月新增P2P问题平台157家 如何渡过这日出前的昏暗?

7月新增P2P问题平台157家 如何渡过这日出前的昏暗?
7月新增P2P问题平台157家 如何渡过这日出前的昏暗?

經歷風雨飄搖的7月,新增P2P問題平臺數量高達157家,平均每天5家,涉及待還本金超500億元,仍在正常運營的平臺已不足25%,但這不是終點。

自P2P模式引入中國以來最大的一場行業危機,仍在繼續。

據零壹數據不完全統計,7月歇業/清盤、立案等類型的問題平臺數量至少有124家,涉及待還本金至少在500億元以上;逾期、暫停發標的平臺另有33家。其中不乏運營時間較長、存量規模較大的P2P網貸平臺,牛板金、聯璧金融、人人愛家、PP基金、錢爸爸、普資金服、投之家、抱財網、銀豆網等“口碑”P2P網貸平臺相繼爆出重大風險事件。

大規模雷潮所造成的行業影響堪稱空前。

一如零壹財經·零壹智庫7月25日發佈的《關鍵時刻:P2P網貸危機調研報告》(下稱《報告》)中闡述的那樣:P2P網貸行業已經到了關鍵時刻,這是最艱難的寒冬,也是足以孕育無數希望的黎明。

自6月以來,P2P網貸行業成交規模、交易活躍度和貸款餘額存量等多項指標加速下滑,對於頭部平臺的衝擊也前所未有。但隨著行業洗牌的深入及監管政策的出臺,如果引導得當,逐步恢復市場信心,這也是重塑網貸行業的最好時機,可轉危機為契機。

行業一片淒涼景象 黑色7月引發從業者焦慮

大量平臺出現爆雷,甚至某些業內人士公認“最不可能出事”的平臺也未能倖免,引發強烈的市場恐慌。

據零壹數據統計,7月P2P網貸行業交易額約為1236億元,環比大幅下降19.48%,降幅及絕對數值在一年之內均達到最低值。截至7月末,行業待還餘額約為9080億元,環比下降5.5%,已連續10個月呈下降趨勢。

交易規模近20%的下降背後,是存活平臺的急劇減少,6、7月份甚至沒有任何一家新增力量加入。

全盛時期零壹數據共監測到6100家P2P網貸平臺,到如今正常運營的僅有1497家(佔比24.5%)。

7月新增P2P问题平台157家 如何渡过这日出前的昏暗?

以此引出的行業兌付危機、投資人信任危機也讓倖免於難的平臺遭到殃及,紛紛開始思索前路在何方。

更有甚者開始質疑:P2P行業是否還有市場前景?監管會不會直接一刀砍掉?

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大剛表示,P2P網貸服務小微的存在價值是值得肯定的,網貸平臺作為服務小微、對接實體經濟最直接的業務之一,依舊大有可為。此輪溯本清源,將給優質平臺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問題平臺因何而雷?危機之下當如何應對?

很多爆雷平臺發佈的公告大都千篇一律:因P2P網貸市場形勢嚴峻,投資人提現擠兌,借款人惡意拒不還款,導致平臺逾期和壞賬率增加,資金流動性幾近枯竭,因此公司經過慎重考慮,決定退出網貸行業,即日起停止運營,兌付方案將於某年某月某日開始實施,理解投資人心情,希望投資人相信我們。

投資人拒不背這個鍋,市場也表示很無辜。

“打鐵還需自身硬”網信集團董事長李煥香認為,面對當下的危機,平臺需要的仍然是強身健體,提升資產管控能力,增強客戶粘性和客戶信心。

洋錢罐CMO嚴峻認為,爆雷的平臺多為不合規,不客氣的說是咎由自取。對於定位於網貸信息中介的P2P而言,不吸存、不兜底、沒有資金池,所以根本沒有“擠兌”這一說法。覆盤這些暴雷平臺,要麼是發假標、自融,要不是違規資產,大部分都是不合規的平臺,其爆雷也在情理之中。

在嚴峻看來,越是行業波動時期,平臺更應勤修內功,做到合規透明、紮實風控。

早期的諸侯混戰,導致市場烏煙瘴氣。無腦的高利競爭、兌付承諾等並不可取,經歷過大洗牌的行業陣痛之後,優質平臺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故而雷潮並不是壞事,是日出前的昏暗。

前路在何方?監管信號提振信心

毋庸置疑,行業發展的前路,需要來自監管層的大力整治來鋪就。

零壹財經·零壹智庫發佈的《關鍵時刻:P2P網貸危機調研報告》提出了3點當前可能穩定市場信心的方式建議:1)儘快明確網貸備案政策;2)落實新一輪的摸底排查並披露進展;3)通過權威渠道,通報行業重大事件(如政策動向、監管態度、頭部平臺整改進展、摸底排查落實情況等),傳遞理性聲音。

《報告》特別指出,據媒體報道,新的、全國統一的備案細則已經制定完畢,若能儘快公佈細則,或釋放相關政策預期,對於穩定市場信心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在零壹財經推出的“關鍵時刻,關鍵回答”P2P網貸系列專訪中,宜信創始人唐寧表示,已經不是單一機構、單個行業組織、單一媒體能夠去發出權威的準確的聲音,必須要有行業統一、更加權威、來自監管、來自頂級智庫的方向性判斷,才會對網貸行業的未來產生積極的影響。

監管政策的不斷落地,各地整治的不遺餘力,讓唐寧看到了一些好的勢頭。

網貸本身就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在實踐中推動了個人、小微企業、三農的信用建立、資金獲取。未來十年,網貸行業未來一定會存在,一定會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唐寧堅信。

專注“三農”互聯網金融的翼龍貸對未來發展更是充滿信心。翼龍貸總裁陸奇捷認為,行業艱難時刻更需要業務合規的優質平臺繼續堅守普惠金融的本質,通過技術手段提升廣大民眾和小微企業獲取服務的可持續性,促進普惠金融的發展。網貸行業對於社會產生的積極作用,已被監管層所肯定,行業出清過後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雷區內屍橫遍野 花樣死法的背後是對金融風險的漠視

裸泳的人就這麼被拍在了沙灘上,不著寸縷。

或死於流動資金枯竭,或死於資產端嚴重不良,或死於股東的騙局,或死於實控人的貪念,或死於經營模式的先天不足……

124家平臺就此倒下,33家平臺宣佈逾期,留下無數可憐的將積蓄交學費的投資娃。

金融的本質是經營風險,即便P2P另一個稱呼是高大上的“互聯網金融”,加上互聯網的介質依舊不能改變這一點,甚至將風險多倍放大。

作為在運營的P2P平臺,合理控制風險,將其降到最低,是從始至終應該堅持做的事。

希望所有的投資人也能意識到這一點。

附雷潮之下問題平臺名單:

7月新增P2P问题平台157家 如何渡过这日出前的昏暗?
7月新增P2P问题平台157家 如何渡过这日出前的昏暗?7月新增P2P问题平台157家 如何渡过这日出前的昏暗?

零壹財經·精彩往期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