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挺專欄|西安:「國際美食之都」的飲食傳統和文化基礎(二)

朱立挺专栏|西安:“国际美食之都”的饮食传统和文化基础(二)

文化基礎

朱立挺专栏|西安:“国际美食之都”的饮食传统和文化基础(二)

秦地關中的渭河流域夙有“中華民族搖籃”之譽。這裡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也被公認為整個亞洲的重要人類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這裡的史前文化遺址及出土的文物遺存,囊括了從舊石器時代早期起,經新石器時代的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直到階級社會產生的人類演進史上,舉世罕見、層次清晰的完整系列。從飲食文化產生、演進、發展史上看,這裡同樣呈現出舉世罕見、層次清晰的完整系列,而且在原始社會,這裡一直是中華飲食文化的先進地區。

早期飲食文化的萌芽

朱立挺专栏|西安:“国际美食之都”的饮食传统和文化基础(二)

人類懂得用火燒製熟食,告別茹毛飲血之後,有一漫長的“火燒石烹”歲月,可惜無出土文物為佐證。而古籍記載的秦地關中古代的“石鏊餅”,發展到今天西安及周邊縣的“石子饃”,即為上古時石烹的遺風。到了新石器時代初期,中國製陶產生,進入了“陶烹”時代。秦地關中又是製陶產生最早的地區之一,而且在選土、篩土、和泥、製坯等各環節的技術方面都比較先進。在燒製環節上,最早改平地堆燒、泥封燒製為半地下式窯燒,窯溫可達千度以上,所製陶鼎、陶鬲、陶甑乃至釀酒、濾酒、飲酒用的炊、餐、飲等等器物品種齊全,製作精美,質地優良,反映了新石器時代秦地關中飲食文化的豐富多彩,並證明到了父系氏族公社後期,這裡人們的飲食生活業已達到了飯、粥、羹臛、酒、餚皆備的程度,為之後秦地,包括西安地區的飲食文化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創造中國飲食文化的多項之最

朱立挺专栏|西安:“国际美食之都”的饮食传统和文化基础(二)

秦朝建立中國古代第一個封建制國家,其國號“秦”字來源於“黍”字,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以糧食名稱為國號的帝國。中國最早的宴——“周八珍”在周都城,即今天的西安誕生。中國烹飪界公認的廚祖伊尹是陝西合陽人,史料中記載有伊尹“耕於有萃之野”,而據後人多方考證,“有萃” 在合陽, 伊尹的故里在合陽百良萃村, 這裡是元聖生身、耕作和埋葬之地, 這是史實的反映。最早談及中國烹飪理論的應該是儒家經典之一的《周禮•天官》一章,不僅進述了奴隸社會鼎盛時期西周王室飲食原料、飲食品之製作品類、飲食衛生之講究,而且詳細記述了飲食禮儀等飲食生活的諸多方面,是研究西周鎬京飲食文化發展狀況的重要資料。中國最豪華、最奢侈的宴席是唐時的燒尾宴,而不是後來的滿漢全席,滿漢全席只是菜的數量多,其菜品的高貴以及物料的稀有以及烹飪方法的高妙精深,都是滿漢全席所達不至的,在唐時已經有很大名氣口較大影響的宴席就有十幾種,如“曲江遊宴”等。《陝西烹飪大典》記錄了從周到唐的古典名菜就有二百多種。

奠定中國烹飪理論的起源

朱立挺专栏|西安:“国际美食之都”的饮食传统和文化基础(二)

秦相國呂不韋編撰的《呂氏春秋•本味篇》,第一次以理論的形式,記載了伊尹以味論湯的故事,反映了先秦時期烹飪理論的成熟程度,書中不僅列舉了夏朝末期以來天下之美味,而且講述了許多烹飪知識,特別是“五味調和”的理論,即飲食原料中的動物類原料有三類:水產動物有腥氣、肉食動物有臊氣、草食動物有羶氣,但都能烹製成美味佳餚,主要靠酸、甘、苦、辛、鹹五味和火候的掌握來“滅腥、去臊、除羶”……並提出烹製菜餚標準是“熟而不爛,甘而不濃,酸百不酷,辣而不烈,淡而不薄”。這篇烹調宏論,是中國烹飪史上最早的理論性總結,說明秦菜廚師烹飪經驗之豐富,也說明秦菜在理論上的成熟。此後,像西漢劉歆所著的《西京雜記》、唐時蘇鶚所著的《杜陽雜編》以及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俎》等,更是把中國烹飪理論推進到一個新的水平。

開創中外飲食文化的交流

朱立挺专栏|西安:“国际美食之都”的饮食传统和文化基础(二)

漢朝,由於絲綢之路的開通,中西文化交流空前發展,使一些新的食材進入古都長安,比如:胡桃、蠶豆、石榴、芝麻、無花果、黃瓜、大蒜、葡萄等蔬菜水果;芫荽、胡椒、孜然等調味品,極大地豐富了食物的品種,為西安美食文化的發展奠定基礎。

朱立挺专栏|西安:“国际美食之都”的饮食传统和文化基础(二)

盛唐時期,由於對外實行開放政策,使得萬邦來朝。與唐交往的國家眾多,包括日本、朝鮮、大食國(今阿拉伯)、印度等,因此,中外經濟和文化交流繼續發展,融合了各國飲食文化。唐代長安城飲食文化交流十分活躍。各地商賈來此經商的同時,也帶來了他們風格各異的飲食文化和珍饈佳餚,開設了如“胡姬酒肆”等等的外域酒樓,使長安成為“胡食”和其他外來飲食的薈萃之地;許多國家的外交使團在與長安的各種交往中,也不忘帶人學習中華高超的烹飪技藝。大約在貞觀四年至昭宗八年的260多年間,日本先後向中國正式派遣了16次使團,大批日本留學生和學問僧隨同使節來到中國學習,其中就有專門學習製作菜點的“味僧”。中國也先後多次派遣使節和僧侶到日本去進行文化交流和傳教,比較突出的是鑑真和尚東渡時所攜帶的食品及烹調方法的傳授。據《唐大和尚東征傳》記載,鑑真東渡時不只攜帶了紅綠米、面、茶葉、胡餅、燒餅、薄餅等,隨其東渡的徒弟中,比丘尼也很多,她們大都擅長烹調,通過她們將烹調技藝傳給日本人民。《日中兩千年》一書說,在日本,“做豆腐的人們,都把鑑真和尚作為自己的始祖,尊崇備至”。另據日本《倭名類聚鈔》說,日本平安時代,隨遣唐使來到長安青龍寺拜惠果為師的空海和尚,在學法的過程也學會了麵條技術,回到日本後便把麵條的製做技藝傳給他的故鄉—贊歧人民。與麵條相應的餐具—筷子亦是他從長安帶回日本的。自1992年以來,空海故鄉的“贊歧麵食文化研究會”幾乎年年都派人來西安青龍寺做“獻面”活動,以資紀念。至於日本現在流行的生魚片,據說也是日本派往唐長安的“味僧”依秦地“鯉魚膾”名菜演化而成的。西安作為中國歷史上擁有一千多年曆史的首都所在地,當時全國各地高、精、尖的烹飪原料、烹飪精英都集於長安,因此,代表西安美食的陝西菜系具有與生俱來的高貴氣質,代表了中國歷史上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最輝煌時期的烹飪餐飲。

未完待續

你也許還想看:

朱立挺簡介

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民俗研究學者、教授,陝菜網董事,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陝西省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專家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北京陝菜協會副會長、西安飯店與餐飲行業協會餐飲文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三秦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陝西省民俗協會會員、大唐博相府文化藝術酒店文化顧問、陝菜網專欄作家。

“陝菜網”微信平臺由陝西仁和萬國律師事務所劉陸訓、劉瑞、金凌律師團隊提供法律服務,如有侵權行為,必將追究責任。轉載請聯繫“陝菜網”公眾平臺。

朱立挺专栏|西安:“国际美食之都”的饮食传统和文化基础(二)

回覆以下關鍵詞查看相關內容(上下滑動查看)

陝西美食探秘之旅:

大荔 | 蒲城 | 富平 | 華陰 | 白水 | 潼關 | 澄城 | 合陽 | 韓城 | 華縣 | 臨渭 | 三原 | 乾縣 | 禮泉 | 涇陽 | 興平 | 長武 | 旬邑 | 淳化 | 彬縣 | 永壽 | 武功 | 秦都 | 渭城 | 漢苑 | 周至 | 戶縣 | 清真專場 | 藍田 | 官府菜 | 高陵 | 臨潼 | 閻良 | 長安 | 岐山 | 鳳翔 | 眉縣 | 金臺 | 扶風 | 麟遊 | 隴縣 | 太白 | 鳳縣 | 陳倉 | 渭濱| 千陽 | 楊凌 | 耀州 | 王益 | 印臺 | 宜君 | 2015 研討會 | 漢陰 | 嵐皋 | 漢濱 | 留壩 | 略陽 | 養生宜君 | 城固 | 白水味道 | 養生印臺 | 陝菜在北京 | 白水研討會 | 陝菜品牌高峰論壇 | 第七屆陝菜研討會 | 定邊 | 高陵老磨油餅 | 富平農機酒店 | 西泰厚泡饃館 | 祥龍賓館 | 小楊烤肉 |

陝菜旺店:

手擀麵 | 蒸餃 | 菠菜面 | 郭老三面莊 | BiangBiang面 | 小田園食府 | 澄城水盆 | 八福長安餃子 | 大秦面莊 | 明輝樓 | 老陳家燴菜 | 大海子 | 西泰厚 | 老城味道 | 九大碗 | 福潤德 | 細柳臊子十三花 | 建行大廈 | 老秦味道 | 關中小廚坊 | 九煲一鍋 | 遇見長安 | 開鍋羊肉 | 一碗麵 | 海榮鍋貼 | 森鹿 | 尋味記涮吧 | 禧田園 | 天下第一面 | 星月樓 | 紫竹煎餅屋 | 元寶席面 | 德泰樓陝菜館 | 原點肉夾饃 | 砂罐豆腐丨胖嫂威海海鮮 | 長安大牌檔 | 長安真味丨天順樓 | 春發芽 | 香酥雞 | 聶家牛羊肉泡饃 | 大秦山莊 | 德泰樓宴會廳 | 雷記澄城水盆羊肉 | 貢院門大碗麵 | 偉強飯莊 | 永壽大酒店 | 香正食府 | 秦源早晚羊肉 | 一家春酒樓 | 香再來飯莊 | 老郭家爐齒面 | 金地食府 | 錦翔熗鍋魚 | 中國守藝人 | 粥八戒養生粥鋪 | 萬牧驢肉村 | 欣鈦如意餐飲 | 天下香民俗風味體驗館 | 肖家餐飲 | 到家嘗飯莊 | 草灘公社大食堂 | 梅花弄堂餐飲 | 咸陽鄉風印象 | 華陽假日酒店 | 利味記牛肉水餃專家 | 長虹飯店 | 草堂印象 | 大唐戶縣第二熱電廠賓館 |海榮客棧 | 嘉苑陝菜 | 紅升好粥道 | 一品餃子館 | 老碗餐飲 |倉頡飯店 | 陝菜養生體驗館 | 人民路羊肉館 | 福茂源 | 誠悅軒葫蘆頭 | 三顧香牛羊肉泡饃 | 澄城水盆羊肉會斌總店 | 戶縣飯店 | 樓強假日酒店 | 中良休閒農莊 | 伊水源 | 彭衙刺角面 | 蘋果人家65號 | 九合居私房菜 | 秦福樓 | 秦楚味道 | 三橋飯莊 | 聚源春魚莊 | 春來大酒店 | 老百姓食堂 | 秦林賓館 | 錦德軒私房菜 | 張剛生汆丸子 | 東江情餐飲 | 小楊烤肉 |

陝菜專欄:

如畫陝菜 | 陝菜春秋 |陝菜人物| 白劍波專欄 | 高巖專欄 | 何金銘專欄 | 朱立挺專欄 | 徐長安專欄 | 王子輝專欄 | 典藏陝菜 | 陝菜向東 | 陝菜培訓 | 陝菜情緣 |

陝菜在北京:

秦門陝西菜 | 京城陝菜 | 陝菜大講堂 | 陝菜文化沙龍 | 陝菜企業專題活動 |

其他:

永興坊 | 陝菜探秘 | 陝菜小鎮 | 關中十三珍 | 渭南老街 |

聯合運營:大唐博相府文化藝術酒店、陝菜研究院、中國陝菜網、陝菜文化研究會

支持單位:陝西省商務廳、陝西省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北京陝菜協會、深圳陝菜協會(籌)、上海陝菜協會(籌)、三秦文化研究會、西安旅遊協會

協辦單位:渭南老街、關中十三珍、陝菜小鎮、北京秦漢風韻、北京秦門陝西菜、索哥食品、深圳老碗會、深圳大秦小宴陝西菜、紅餐網

媒體支持:華商報、三秦都市報、微博大V自媒體、陝西電視臺影視娛樂頻道

朱立挺专栏|西安:“国际美食之都”的饮食传统和文化基础(二)

中國陝菜網

陝菜文化傳承創新的領導者!

陝菜信息服務第一平臺!

頭號陝菜新媒體!

陝菜網:www.chinashancai.com

新浪/騰訊微博:@陝菜網

↑長按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