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面對枯燥無味的工作,該不該辭職?

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沒有誰喜歡每天干重複工作。當我們在職場上日復一日幹著同樣工作時,就會覺得枯燥無味,接著就滋生辭職的念頭。媒體喜歡把我們90後說得很輕浮,說90後跳槽率高,一言不合就辭職,有的人一年甚至會換四五份工作。

在職場上,面對枯燥無味的工作,該不該辭職?

為什麼我們不願乾枯燥無味的工作?

在馬斯洛的人性需求金字塔,第一層是生理需求,滿足這一需求即可維持生命正常運轉,第二層需求是安全需求,只要人身安全、基本財產安全和健康安全得到保障,人就會像更高層次的需求邁進。改革開放幾十年來,中國高速發展,生活步入小康,我們這一代人享受了父輩們艱苦奮鬥的紅利,基本滿足了維持生命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年輕人追求個性化,一言不合就辭職的現象,不是年輕人浮躁,而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但是,年輕人要想幹自己喜歡的工作,必須要經過枯燥無味磨鍊。

成功學總在說,只有幹自己喜歡乾的事,才有可能成功。但是,成功學不會說,興趣愛好變成工作以後,就會變得索然無味。

我小時候就對機器有很強的好奇心,大學選了個機械設計專業,進了大學才知道這是一道坑,一道掉進去四年無法逃離的坑。面對三大力學,每天畫的CAD圖,因為太枯燥無味,我早早放棄學習專業課,把業餘時間都泡在新聞資訊和書籍的世界。

而我那些學霸同學,大多數和我一樣不喜歡機械專業,但他們堅持在枯燥無味的機械專業課上死磕,年年拿到獎學金,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在四年的大學生活中變得越來越自信,從而使他們漸漸喜歡了機械專業,最後畢業簽了好工作。

大學四年堅持閱讀的我,每天都給自己的大腦注入新鮮的事物,和堅持學習專業課的學霸們相比,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識廣度遠超過他們,但是讓我真正靜下心來動手做一件事,往往會手忙腳亂,束手無措,拿不出結果。這源於我沒有經過專業重複訓練,沒有足夠知識深度,缺乏知識的基本盤。相反,學霸們擁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總能讓他們把一件又一件事做好。

然而,如果說堅持閱讀又成了一種枯燥無味的工作,那我也因為這個枯燥無味的閱讀訓練,畢業後成了我們班第一個跨專業就業的人,成功轉行做了新媒體運營,寫作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我常常看自己的文章,邏輯混亂,這不是因為我閱讀量不夠,而是我的知識深度不夠,思考不夠徹底,因為怕枯燥無味,沒有特意去訓練寫作。

重複的工作可以使人不斷優化細節,讓結果趨向完美。

做任何一件事,只有不斷重複去訓練,才能發現細微的不足,運動員每天堅持高強度訓練,一個動作重複無數次,才能發現身體上哪塊肌肉有問題,從而糾正訓練的方式,讓體能達到最佳競技狀態。

工作也如此,過去我給公司寫自媒體軟文,每一篇文章我都會認真去思考標題,會同時起10個標題來做選擇,思考什麼標題會是什麼人看,什麼樣的標題點擊率高。當文章發送之後,又實時關注數據反饋,通過數據反饋,再次優化文章選題和內容。

每天都重複去寫文章,找不到好的文章選題,把過去寫的選題再重新寫一遍,這份重複的工作我持續了9個月,我對平臺,用戶特性和文章細節有足夠的把握,成了公司能把自媒體運營得最好的幾個人之一。

如何從枯燥無味的工作突圍?一個人長時間認真重複去做一件事,時間會讓他成為這個領域專家,他會在這個領域獲得比普通人更好的待遇。但是,任何職業都有瓶頸,任何技能都會過時,不管是手工技能還是知識技能,會因為社會發展的浪潮而變得無用。過去15年駕駛員是不錯的工作,但今天人手有一本駕照;過去會用電腦的人能找到不錯的工作,但今天電腦是必備的辦公用品;再好的技能,終有無用的一天。

所以,每個人都應該花一定的時間來不斷訓練一向工作及技能,讓這項技能幫助你在職場上保住一畝三分地,同時,還要不斷去探索未知領域,讓思維更開拓。1+9大定義了中國進入新時代,中國的經濟也進入了新時代,產業升級;人的知識技能,也要進入新時代,也要進行轉型升級。在變與不變中不斷切換,才是新時代年輕人的立足之本。

PS:此地純屬吹牛逼,喜歡就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