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时期 何苦造反 欲为帝耳

截止到彭越为止,刘邦已经消灭了五位异姓诸侯王,除了长沙王吴芮因国力弱小而不被刘邦忌惮,当初被封的七位诸侯王,只剩了英布一人。

楚汉时期 何苦造反 欲为帝耳

眼看着这些诸侯王被刘邦一个个斩草除根,这被留到最后的英布心中自然是明白自己也将步他人的后尘。毕竟刘邦的贪婪和疑心已经是昭然若揭,他为了夺地,逼迫韩王,贬谪张敖,徙封韩信,为了提防,诛杀彭越……

当他看到使者送来的“肉糜”时,竟惊地说不出话来。哪怕是像彭越这样的人竟也落得如此下场,刘邦会给自己一个怎么样的结局呢?

想到这里,英布终于坐不住了,韩信和彭越相继被害,只怕自己也是时日无多吧。毕竟,英布与刘邦的交情本就没有那么深,况且自己又是因为项羽看不起自己而投奔刘邦的,因此刘邦对于自己,恐怕并没有什么信任可言!

于是,英布赶紧先秘密部署了军队,加强了戒备。无论刘邦是否会对他下手,他都要得先防备着,不能过于自信,落得个跟彭越一样的下场。

此时的英布还是以防御为主的,但是没曾想,祸起萧墙,刘邦还没动,倒是自家人逼得他不得不反了!

事情是这样的:英布有个宠姬因病去就医,这医生刚好与中大夫贲赫住对门,贲赫便备下厚礼陪同那宠姬在医生家喝酒。英布得知后,便怀疑贲赫与宠姬私通,遂想捉拿这贲赫。贲赫觉察,便急忙逃跑。

既然你想杀我,我何不先下手为强呢!这贲赫便一路朝长安逃去……英布一听贲赫逃往长安,心下一沉,忙派人去追,奈何无果。

贲赫到了长安,径直向刘邦进言说:“淮南王英布有谋反的迹象,要趁他没动手前先下手剪灭祸患啊!”

还好萧何还是个明白人,对刘邦说:“英布没缘由不至于做这种事,万一是小人污蔑呢!不如先派人打探清楚再说。”刘邦觉得有理,为了安抚英布,便先将贲赫关押了起来。

况且,刘邦派人到英布的地盘上调查,也是想告诉英布:虽然有人告你谋反,但我不相信这是真的,但我需要你配合我,证明给天下人看你是清白的,你也不用害怕。或者你能亲自前来长安解释一下也是可以的。

如果放在几年前,英布或许还会信。但现在,韩信和彭越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楚汉时期 何苦造反 欲为帝耳

最终,英布心一横:既然都这样了,干脆反了吧!

于是,英布先诛杀了贲赫全家,而后公然造反了。

刘邦还没且对英布下手,英布就造反了。说反就反,这是不是太草率了些?

其实不然,至少英布不这么想。

英布造反之初,就曾对他手下的将士说:“皇帝老了,厌倦兵事,一定不会亲自带兵,况且韩信和彭越已经死了,剩下的人都不值得担心。”

但是,刘邦还真得亲自带兵来讨伐他了。其实起初本是让太子刘盈带兵前来,但是辅助太子的几位大臣一直反对,这才让刘邦咬咬牙,撑着一把老骨头上了战场。

楚汉时期 何苦造反 欲为帝耳

英布一路西进,刘邦带兵迎击,双方在蕲西对阵。英布的军队十分精锐,刘邦带领的汉军便先在庸城坚壁自守。

年老的刘邦站在阵前望去,见那布阵就似前些年自己的老对头项羽所用的阵法,顿时心生厌恶。远远看见了英布,大声问:“不好好做你的淮南王,何苦要造反?”

英布直接来了一句:“我也想尝尝做皇帝的滋味!”二人阵前相见,英布竟毫无惧色!

刘邦大怒,汉军阵营中的将士也各个怒发冲冠,这英布未免太嚣张!谋反本就是大罪,现在竟还对着皇帝口出狂言?!

双方即刻开战。也许是刘邦亲自领军带来的鼓舞,也许是英布的挑衅刺激了汉军将士的血性,总之,这场战斗,英布惨败。而且此后一路边逃边战,无一胜绩,身边仅剩了百余人后,最终兵败被杀。

英布的造反和死亡,全部充满了“戏剧性”。不过,英布本人,本就是奇人啊!年轻时因犯法而被施以黥刑,旁人早已无脸见人,他反倒说自己以后会“当刑而王”;后被罚在骊山修始皇陵墓,他却专和其中的江湖豪杰和犯罪分子交友,后来甚至带着一大帮子人逃出了骊山,想想那时骊山的监工可是章邯呐!

后来,英布跟随项梁、项羽在反秦作战中扬名,除了他的屡建奇功让人瞩目,他的特立独行和与众不同也颇为有名。而刘邦手下谋反的那些人,又有谁能和英布一样在刘邦跟前叫嚣“你的皇位换我坐一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