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武帝三年称帝,十五年扫平天下,为何存在感不高?

东汉王朝的建立充满了妥协性,刘秀只是昆阳一战打出了名气,东汉其实就是西汉的延续,王莽想改革。他哥刘縯、刘玄到刘秀都是豪强地主推上去的,想想他哥是怎么死的?他为什么娶了郭圣通?还有就是刘秀的一生实在是太顺利了,他的对手没有一个能拿得上台面,同期的精英人才都和他是一路的,当然他确实很有人格魅力,但是运气也是真好,毕竟位面之子。

汉光武帝三年称帝,十五年扫平天下,为何存在感不高?

历史上敢评价刘秀的,至少也看过史书,而现在评价刘秀的,那是一个字的史书都不曾读过的。民科到处都是,历史发明家到处都是,一个原本不怎么有存在感的帝王被一个陨石、位面之子的名声给人拉了出来写文忽悠人。一巴掌就把说过这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伟人的脸打了。多少人只记得刘秀位面之子、陨石这几个字,其他的一概不知,三年称帝之类的那更加不记得。

汉光武帝三年称帝,十五年扫平天下,为何存在感不高?

对于汉书、后汉书以及二十四史等等诸多史书,他们只知道某部书不可尽信,某部书有问题,但是究竟哪里不可信、哪里有问题那是不知道的。对于帝王,究竟怎么样才算得完美,怎么样才算得真正的厉害,他们也不知道,反正别人给了个完美的标签和评价,他们就跟着喊了。就算刚开始有些人不喊,但是见喊的人越来愈多了,他们也就跟着喊了。谣言止于智者,在古代意味着智者会出来辟谣,而且智者的言论传的非常快,传播过程中故意歪曲本意的情况也很难发生,辟谣成本低。

汉光武帝三年称帝,十五年扫平天下,为何存在感不高?

他名义上算中兴之君。虽然确实是打下了天下,但是也是借着中兴的名头干的,所以不算彻底的开国皇帝。这气势上就弱了不少,他也不是平民,算是一方豪强了。其次,他偏偏夹在中国古代史最出名的2个时期之间,灭秦楚汉之争和汉末分三国,这2个时期即使放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里看,也是最史诗最英雄辈出的年代了。这2个时期算是历史的大高潮的话,光武中兴只能算是一波小高潮,自然就不如那2段历史吸引眼球了。最后,刘秀其实存在感也不低了,位面之子不是白叫的。只是不能和刘邦、项羽、刘备、曹操、李世民比,但是和赵匡胤也是一个级别的了。

汉光武帝三年称帝,十五年扫平天下,为何存在感不高?

光武帝知名度低是现代,古代知名度可一点不低。而且光武帝成分不好,东汉都被说成地主复辟,而我朝什么起家的?也不可能对光武有好的评价。光武的土改古代评价也是可以的,不考虑当时的情况就,现在很多都说失败,这样好吗?

汉光武帝三年称帝,十五年扫平天下,为何存在感不高?

没有开创性,西汉末年的问题他没有解决,他的东汉朝代也不强盛。某种程度上敢于触碰兼并豪强利益的王莽都比他有勇气。他的名声可以参考宋太祖赵匡胤。说是唐宗宋祖,很多人心里其实认为宋太祖不能和唐太宗比。

汉光武帝三年称帝,十五年扫平天下,为何存在感不高?

一般而言容易被别人记住或存在感高的人都是比较特殊的存在,换句话来说就是个性越鲜明的人物存在感越高,一般来说基于史料或小说传记等我们会对古人有一个大致的印象,越是个性鲜明的人物这个印象就会越深刻。而刘秀神奇之处就在于这个人在不同时刻下可以完美扮演不同的角色,这就导致在一般人看来他没什么显著的性格特征。这个人缩的住但也挺的出去,宅的住但也疯得起,怂的起但也怼的起。看似矛盾下其实他是一个很高明的务实主义者。刘秀开不开挂且不说,不过他的故事完全也可以当做乡村青年成功记来看。也是非常励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