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李鸿章请美国人请饭,发明了一道菜,如今我们都在吃!

1896 年5 月,清廷按照沙俄政府的意愿,派遣李鸿章为" 钦差头等出使大臣'赴俄国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事后,李鸿章一行又前往英、法、德、美等国联络邦交,在列国周游。

清朝李鸿章请美国人请饭,发明了一道菜,如今我们都在吃!

8月,他们在美国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因此,李鸿章决定在纽约举办中式宴席来款待和答谢美国各界人士,并派人到华人聚居的唐人街酒食店置办。

举行宴会的那一天,美国各界人士云集唐人街,这引起了好奇心极强的美国公众的注目。过去,美国人是很少去唐人街的,更难得在那儿就餐。唐人街的酒食店主要是为旅居美国的华人服务的,使他们在异国他乡也能品尝到中国的饮食,以此寄托一份思乡之情。

清朝李鸿章请美国人请饭,发明了一道菜,如今我们都在吃!

宴会上,色香味俱全、造型独特的中式菜点一道又一道地端了上来,洋人们看得目瞪口呆,吃起来更觉得别有风味,一连吃了几个小时都不肯下席。这可愁坏了在一旁的总管,急忙凑近李鸿章的耳边问道:"中堂大人,菜都吃完了,怎么办?"李鸿章不动声色地略一思索,马上说道:"把已撤下去的残菜加热,用大盆端上来。"

一会儿, 一大盆热气腾腾的残汤剩菜大杂绘端了上来,洋人们又争先恐后地品尝起来,并连声赞道:"OK! OK!"其中有一位洋人还问李鸿章:"中国菜为什么总把最好吃的放在后面?这道菜叫什么?"

清朝李鸿章请美国人请饭,发明了一道菜,如今我们都在吃!

李鸿章被弄得哭笑不得, 一时答不上来,便顺口说: " 好吃多吃!好吃多吃!" 结果歪打正着, " 好吃多吃"与英语的" 杂绘" (hotch-potch) 发音正好相近。此后,许多洋人慕名而来唐人街品尝中式餐点,每餐必点李鸿章宴请时用的" 名菜"一大杂绘。唐人街酒食店的老板们,也趁机将错就错,用各种上等好材料组合精制而成" 李鸿章大杂绘"。

今天,这道菜仍然是中国各大酒店菜单上赫然有名的珍贵菜肴。中国食品原本就讲究味美、色鲜、益身,偶然间被李鸿章的名气渲染得众所周知,吸引了许多西洋人到唐人街-饱口福,掀起一阵" 李鸿章大杂绘" 旋风,一时间使唐人街的饮食业日趋兴旺发达,每年有数百万美元的收入,确实令人惊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