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声东击西破襄阳,大明兵部尚书杨嗣昌绝望服毒自尽

张献忠声东击西破襄阳,大明兵部尚书杨嗣昌绝望服毒自尽

崇祯十年(1637 年)3月,崇祯帝朱由检起用宣大总督杨嗣昌为兵部尚书,将内外军政大权全部托付给他。

对于彻底扑灭农民造反之火,杨嗣昌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略构想。由总督和总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总督由洪承畴担任,总理则由杨嗣昌举荐的两广总督熊文灿担任,杨自己居中调度,统筹全局。三人通力合作,整饬军马,积蓄粮饷,希翼用3个月的时间剿灭全国各地屡仆屡起、已势如燎原的农民起义。

崇祯十二年(1639),杨嗣昌以兵弱不堪用为由,请朝廷增练边兵以加强实力,于是又增加练饷,剿饷加练饷共增1千万两,加上辽饷,军费加派达到1700万两。军饷远超正赋之数,很多是重复征税,民间由此称崇祯为“重征”。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如同给烽火燎原的农民起义火上浇油。

本来,明军在杨嗣昌的有力整训与指挥下,在征剿农民军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崇祯十一年,在江淮,总理熊文灿以打促和,逼降了用兵诡诈的“八大王”张献忠,其他零星小股的农民武装望风而降者极多。在西北,总督洪承畴、陕西巡抚孙传庭对李自成穷追猛打。在这年底,李自成部被明军荡平,李自成捡了条性命,率十几骑落荒而逃,逃进商洛深山里藏匿了起来。

张献忠声东击西破襄阳,大明兵部尚书杨嗣昌绝望服毒自尽

为彻底剿灭农民起义,杨嗣昌还想增兵12万,增兵就要增饷,这些钱从何而来?当然是由百姓出。在重重加征下,被竭泽而渔的民众早已无法生存,纷纷揭竿而起,以暴制暴,崇祯十二年(1639)5月,张献忠举旗再叛于谷城,一时间,许多已经降明的农民军皆起兵响应,东征西伐,攻城略地,本已陷入低潮的农民起义再次声势大振起来。

见天下又趋大乱,崇祯心急如焚,但又万般无奈,因为身边乏人,无将可派,只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杨嗣昌身上,命他亲临前线指挥大军,以遏制风起云涌的农民大暴动。

杨嗣昌抵达军中,将大本营设在襄阳,他积蓄粮草军械,训练士卒,发誓要彻底铲除反复无常的张献忠。杨嗣昌制定的“剿贼” 计划实际上是“驱贼”。他想把张献忠部驱赶到四川去,然后利用天府之国险峻的地势将其围困起来,再一鼓聚歼之。因此他督率大军跟在张献忠的屁股后面聒噪呐喊,却不积极主动发动进攻。

驻扎在四川的明军又被杨嗣昌调出省来,张献忠乘虚大举入川,接连攻下重庆等十几个州郡,崇祯急调杨嗣昌入川救援,待杨嗣昌率明军主力赶到后,张献忠却虚晃一枪、率大军掉头又折回湖广,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奔襄阳而去。

张献忠声东击西破襄阳,大明兵部尚书杨嗣昌绝望服毒自尽

几乎在同时,李自成重竖义旗,率18骑走出深山,突然出现在河南,饥民从者如流,不到半月麾下已经聚集了10多万人马。

崇祯十四年(1641)正月,李自成率部攻克洛阳,杀崇祯亲叔福王朱常洵。朱由检刚得到洛阳沦陷、福王被杀的消息,张献忠又一举攻破了湖广重镇——襄阳,并活捉了襄王朱翊铭。

张献忠命人将襄王押上来,端起一杯酒对他说:“请殿下痛快饮下这杯酒。我要借殿下的人头除掉杨嗣昌”。襄王被杀,使崇祯帝一个月内连失两个亲藩。封在洛阳的福王贪得无厌,又性喜聚敛,他府库里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全被李自成缴获;而杨嗣昌囤积在襄阳城里的粮饷、兵马、器杖又全归了张献忠。历史文献记载“洛阳国帑,襄阳军资”全被李、张掠去。

杨嗣昌很明白崇祯戾狠猜忌的性格,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就要到了,刻薄寡恩的朱由检定不会饶过他,与其被斩于西市,不如自尽,于是他绝望地在军中服毒自裁。杨嗣昌死后,原兵部尚书、陕西总督傅宗龙被李自成诛杀于项城,明军精锐损失殆尽,河南几乎全部被农民军占领。崇祯十五年(1642)2月,继任陕西总督的汪乔年也被李自成打的兵败身死。而湖广、四川的大部分州郡都成了张献忠的禁脔。而关外咄咄逼人的满清八旗劲旅又将洪承畴的13万大军重重围困......面对天下四分五裂,面对兵凶战危的、风雨飘摇的颓局,有心振作的崇祯帝朱由检已经无能为力了。

张献忠声东击西破襄阳,大明兵部尚书杨嗣昌绝望服毒自尽

张献忠声东击西破襄阳,大明兵部尚书杨嗣昌绝望服毒自尽

张献忠声东击西破襄阳,大明兵部尚书杨嗣昌绝望服毒自尽

张献忠声东击西破襄阳,大明兵部尚书杨嗣昌绝望服毒自尽

【写作辛苦 剽窃必究】【插图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