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員工的問題到底是誰的問題?

問題員工的問題到底是誰的問題?

企業界基本上有這樣的共識:20%的優秀員工產生80%的績效,而20%的問題員工產生80%的問題。資源是稀缺的,與其在績效不佳的員工身上浪費時間與精力,還不如將其淘汰出局,這樣才能保證在優秀員工身上投入更多的資源。

這種看似正確的思路卻忽略了一系列問題:現在的問題員工,過去和將來都有問題嗎?問題員工在其他企業是不是有問題?採取簡單粗暴的辦法處理問題員工,對問題員工不加區分地處罰甚至開除了事,看似保持了企業的競爭力,而企業制度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卻被掩蓋了。管理者會發現,剛處理了一批問題員工,另一批又出現了。

我們不妨把問題員工看作一面鏡子,由於他們的存在,使管理者能清楚地看到企業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

問題員工的問題到底是誰的問題?

1.他們真的有問題嗎?

當管理者認為員工績效不佳、行為反常或者反覆出現過失的時候,往往會給他們貼上問題員工的標籤,這樣的誤診率是相當高的。給一個人“貼標籤”的結果,往往導致其向“標籤”所喻示的方向發展。因此,管理者必須謹慎地使用問題員工這個標籤,因為這樣會使問題員工看起來有更多的問題。而從行為方面鑑定問題員工,必須是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都表現出問題,並且對工作中的各個方面都做出非正常的反應,才可以判斷是員工個人方面的原因。比如,員工績效不佳,我們僅僅看到的是員工的績效結果,但很難看到員工為達到這個績效結果所做的努力。因此,當我們發現員工績效不佳的情況時,立即做出“是問題員工”的判斷是多麼的不充分。

2.問題員工是怎麼來的?

出現問題員工,首先要追問的就是不符合要求的員工是怎麼招聘進來的。如果人力資源部招聘的員工老是出現問題,我們就應該懷疑其專業水準,或者是責任心出了問題。因此,人力資源部應該從招聘渠道、招聘甄選的內容、招聘測試的信度和效度、招聘的程序、招聘信息的發佈等諸方面找問題。

招聘的最大問題是信息不對稱,招聘方和求職者都向對方展示了自己最好的一面,而有意無意地隱藏自身的不足,再由於招聘甄選的時間和成本因素,雙方都很難全面瞭解對方。進入工作階段後,用人單位發現了員工更多的缺點,員工也發現了企業並不是想象的那麼完美,雙方都產生較大的失望和心理落差。員工的組織認同感降低,離心力增加,績效低下,成為問題員工。

3.薪酬是否公平?

員工不僅僅關注薪酬的外部公平,即本企業的薪酬水平同其他企業的相比較時的競爭力,也關注薪酬的內部公平,即企業內部不同工作之間、不同技能水平之間的報酬公平性。因此,薪酬必須與企業所在的行業、所處的地位和員工的貢獻相匹配,否則,就會導致大量的員工行為問題。

企業在薪酬管理中能否做到公平地對待所有員工,極大地影響著員工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進而影響著員工工作的積極性、進取心甚至員工的去留。不管是外部公平、內部公平,還是員工個人公平方面,如果讓員工感覺到了他的貢獻與他的收入不相匹配,或他的貢獻與收入和其他人相比不公平,那麼,員工會喪失工作熱情,或者做出一些有損組織的事情,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

問題員工的問題到底是誰的問題?

4.績效考核有沒有問題?

績效考核程序不公正是導致問題員工的最重要原因。考核的內容是否得到被考核者的認同?考核者的主觀偏見如何得到限制?當不了解的人相互打分,或者員工不知道哪些方面被打了分,員工對於自己的考核結果只有被動接受,那麼,員工肯定會對考核的有效和公正性產生懷疑,以致出現大量行為問題。

績效考核對企業文化的破壞也會導致員工行為問題增多。績效考核是一個不錯的外來工具,當績效考核的原則與指標與企業文化出現衝突時,對企業文化的破壞是顯而易見的。員工的績效固然重要,應成為員工業績考評的主要依據,但企業同時也應瞭解員工是怎樣獲得績效的。有的員工通過欺騙的手段來增加銷售額,雖然績效不錯,但卻違背了企業的誠信原則,給企業的長期發展帶來大於其個人業績的損失。在做績效考核的時候,可以對員工進行強制排序,但做完排序以後,不一定要淘汰員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