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雪崩,辉昂销量却坐上了火箭

昂成为11月车市明星,当月以超过3000台的销量创造新的记录,环比增长接近40%,同比增幅接近300%。

价格雪崩,辉昂销量却坐上了火箭

再具体一点,辉昂1-9月大约卖了5000台,10月大约卖了2000台,11月份一个月就卖了3000台。也就是说,辉昂10-11月两个月的销量,就和前9月的销量持平,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奇迹。

三线部队的崩溃

辉昂销量暴涨,让其迅速摆脱尴尬身份。

在销量上升之前,辉昂是一只典型炮灰。在中国的C级车市场,宝马5、奔驰E和奥迪A6属于典型的一线行列,月销量在1万台左右。

价格雪崩,辉昂销量却坐上了火箭

凯迪拉克CT6、沃尔沃S90和捷豹XEL的月销量大约在2000-5000台,属于典型的二线部队。唯独辉昂,1-9月卖了大约5000台,平均一个月销量是三位数,在同级市场,这个三位数的销量就辉昂自己,于是辉昂自己形成一个军团,唯一的三线。

但是辉昂上量之后,形式骤变。此前辉昂一家的三线部队土崩瓦解,其3000台的销量大约可以进入二线中场,这让尴尬了一年多的上汽大众终于慢慢喘了口气,丢了大半年的面子,慢慢拾了回来。

降价!降价!降价!

且慢?

仅仅一年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让辉昂从一枚炮灰成为二线主力呢?唯一原因,就是大幅度降价。

价格雪崩,辉昂销量却坐上了火箭

众所周知,2016年10月份,辉昂刚刚上市时候,34.9-65.9万元的价格惊呆众人,很多段子手开始了疯狂创作。

这么高的价格为什么不买ABB?

大众真是将自己将豪华品牌了……

至少得便宜8万,否则没人要!

等着上汽大众自己打脸吧!

……

价格雪崩,辉昂销量却坐上了火箭

总之,舆论普遍不看好辉昂,认为其价格过高,超过市场期待。后来的市场表现也完全印证了当时的舆论判断。上市半年之后,辉昂平均月销量只有几百台,这极大挫伤了上汽大众的积极性。本来上汽大众还想依靠辉昂的高端产品拉升品牌,结果卖不动的辉昂反过来拖累品牌,成为竞争对手眼中的大笑话,甚至次一级的帕萨特都开始一蹶不振(其实和辉昂关系不大,主要是受迈腾B8影响)。

价格雪崩,辉昂销量却坐上了火箭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辉昂终于选择降价,而且是雪崩一样降价,降级幅度在6-10万元。

新车上市不到一年就大幅度降价,对于品牌的伤害显而易见,这证明产品定价的失败,也降低了人们对于品牌的好感,在上汽大众的历史上从未有过。

但是降价之后,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目前,因为接近年底,辉昂优惠幅度有所收敛,各地的综合优惠大致在5-9万元之间。在大幅度降价之后,辉昂接近35万元的起步价,立刻溃缩到30万元以内。汽车之家论坛里,很多车主27万元,甚至26万元就提到了车。

价格雪崩,辉昂销量却坐上了火箭

这个20多万的价格,毫无疑问是值得的,在最低价格进入27万区间之后,辉昂相比ABB的价格优势开始凸显,很多原本持币待购的消费者纷纷下单。值得一提的,这个价格不但和德系ABB拉开了差距,还填补了辉昂与迈腾、帕萨特之间的价格空白,让大众的中高端产品线完美无缺。

绕了一个大圈,重新回来

所以其实一切又回到了原始,大众本来想借辉昂高价上市,提升大众的品牌含金量,提升大众品牌价值,无奈受到大众品牌的限制,辉昂怎么也拉不上去,进退维谷之间,辉昂选择了回头。一年时间,一个循环,辉昂终于回归了正常价格,市场也还给了它一个正常销量。

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其实市场对于辉昂的价值,早就给出了评价。

随便找个二手车评估平台,找两款动力配置基本一样的二手辉昂和奥迪A6,你会发现,即便仅仅一年的二手车,两者的差距也会拉到10万元左右。这应该是辉昂的真实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