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108將中,哪些人曾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

路南海


答:嚴格意義上說,所謂“水滸108將”,全是子虛烏有的“烏有先生”,並沒有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

我知道,我這麼說,肯定會招來不滿意的罵聲。

畢竟,別的不說,單單“水滸108將”首領宋江的名字就在《宋史》出現過多次。

但大家不要激動,先冷靜讀完我陳述的觀點,再自行判斷。

要知道,《宋史》編纂時間是在元朝瀕臨滅亡前夕,在當時風雨飄搖的大背景下,元朝史官匆匆急就,全書從開始著手整理到殺青僅僅用時兩年零七個月!

另外,兩宋經濟繁榮,文風若熾,民間湧現出數量繁多的私家所撰史作。則元朝史官在修《宋史》過程中,除了運用宋朝史官存留的史料,還大量擷取了這些民間私家野史。

這就使得《宋史》成書後的篇幅高居二十五史之冠。

那麼,《宋史》在史料的裁剪、史實的考訂上就難免粗疏、錯漏。

也就是說,《宋史》的水分很大,其中某些記載的可信度是要打折扣的。

以宋江為例。

《宋史》的《徽宗本紀》、《侯蒙傳》、《張叔夜傳》中都有宋江的名字出現,如果不深入探究,很容易就會認定此人是個真實出現過的歷史人物。

但只要用心對比一下,就可以發現,《徽宗本紀》、《侯蒙傳》、《張叔夜傳》中凡與宋江有關的史料文字,全都改編自《東都事略》。

《東都事略》即是上面提到的私人撰寫一類野史。

——好吧,就算是“野史”,畢竟還是和“史”沾了點邊。

問題是,《東都事略》中宋江的故事卻又來自筆記體小說《大宋宣和遺事》。

《大宋宣和遺事》在說書、評書活動活躍的南宋時期,風行一時,大受群眾歡迎,影響力極巨。

在《大宋宣和遺事》的傳奇故事裡,宋江是被北宋名臣張叔夜所收降的。張叔夜後人在寫《張叔夜家傳》時,為給祖上帖金,就把這一情節搬到了傳中。

《東都事略》誤以為《張叔夜家傳》是第一手史料,又受《大宋宣和遺事》的影響,於是就將之當成了史料收錄。

必須要補充的是,其他諸如《三朝北盟會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通鑑長編紀事本末》、《皇宋十朝綱要》等書,也都上了《大宋宣和遺事》的當,在各自的書中插上一兩句關於宋江的記錄,但總是相互枝梧、相互矛盾。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這些書,連在“徵方臘”和“招安宋江”的時間順序上都得不到統一。

近代大歷史學家、古文獻學家餘嘉錫老先生曾著有《宋江三十六人考實》,收集了大量有關宋江的資料,但這些資料多是各類小說、故事書和民間傳說,屬於道聽途說一類,難於取信。

在與宋江同時代人的筆記裡,完全找不出任何關於宋江言行的記錄。另外,宋江的籍貫、宋江的故居、宋江的墳墓,只是出現在《水滸》一書中,實地考察,毫無形跡。

顯而易見,宋江只是一個虛構的小說人物,和孫悟空、林沖、魯智深等人一樣,並不存在。

說完了宋江,我再說說其他的“烏有先生”。

餘嘉錫老先生認為“水滸108將”中,至少有三十六人是真實的歷史人物,所以才會不遺餘力地寫《宋江三十六人考實》。

但是,看了他所“考實”出來的東西,我更堅信“水滸108將”全是“烏有先生”。

不信?

我們先來看餘嘉錫老先生對“黑旋風”李逵的考證。

他通過查閱《三朝北盟會編》卷一百十四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十,發現了李逵的名字。

但是,在該二書中,這個李逵的事蹟如下:北宋滅亡,南宋高宗即位,起用開封人趙野為密州(今山東諸城)知州。密州守衙節級杜彥趁著亂世,帶領兩個小兄弟李逵、吳順殺了趙野,分了趙野的家產、奴僕、丫頭,自己做了知州代理人。建炎三年三月,趁杜彥外出的機會,李逵霸佔了密州,後來又殘殺了杜彥,自稱知軍州事。建炎三年五月,金兵南下。李逵和吳順獻密州城降金。不過,在金人手下充當走狗的日子裡,為了爭骨頭吃,李逵死在了兄弟吳順的刀下。

這個密州知軍州事李逵,與《水滸》“黑旋風”李逵格格不入。

餘嘉錫老先生卻說,這個李逵,就是《水滸傳》裡面“黑旋風”李逵的原型。

這樣的結論,我實在無語。

二者除了名字相同外,還有別的相關聯的地方嗎?

還有,《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十有這麼一條:建炎三年二月,綠林大盜丁進名義上接受了招安,但仍“遮截行人,恣為劫掠”,做著殺人放火的勾當。南宋宰相朱勝非將要過丹陽。丁進率眾匿於林中,準備對朱勝非下手。恰巧御營都統制王淵從鎮江來,知道了丁進的行蹤,“遣小校張青以五十騎衛勝非”,派遣一個名叫張青的小校帶領五十名騎兵保護朱勝非。

餘嘉錫老先生看到“小校張青”這四個字,就兩眼放光,斷言這就是受招安後的梁山好漢“沒羽箭”張青。

他說,“沒羽箭”張青跟隨宋江受招安後,曾與王淵一同跟隨童貫平方臘。徵方臘歸來,就撥歸了王淵部下。

不過,“小校張青”,只是一名小校,地位極低,餘嘉錫老先又覺得難圓其說,於是喃喃自語:“這樣看來,似乎又不像是梁山英雄沒羽箭張青了。”

類似的情況還有,《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劉豫傳》有記:“(劉)豫懲前忿,遂蓄反謀,殺其將關勝,率百姓降金。”餘嘉錫老先生迅速指出,這個劉豫的部將關勝,就是受招安後的梁山好漢“大刀”關勝!

《三朝北盟會編》卷四十七引《靖康小雅》記:“翌日,賊遣重兵迎戰。‘招安巨寇’楊志為選鋒,首不戰,由間道徑歸。”餘嘉錫老先生也認定,這個‘招安巨寇’楊志就是梁山好漢“青面獸”楊志!

《中興小紀》卷十九記載,“自靖康以來,中原之民不從金者,於太行山相保聚。初,太原張橫者,有眾二萬,往來嵐、憲之境。”餘嘉錫老先生拍掌歡呼,說這在太行山上打游擊、抗擊金兵的張橫,就是梁山好漢“船火兒”張橫!

《水滸傳》裡面,“船火兒”張橫不是有一個弟弟,叫“浪裡白跳”張順嗎?

歷史上的張順,也被餘嘉錫老先生找到了,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十三。這裡面出現了一句:“建炎四年五月庚午,……時永興軍路部將姒逵與其徒四百人謀殺將官張順不克,亡去,引眾犯金州。”即宋永興軍路部將姒逵面對金兵大舉入侵形勢,對南宋的發展前途喪失了信心,率領黨徒四百人謀殺自己的上級張順,沒能如願,一路劫掠,進犯金州。

餘嘉錫老先生認為,這個永興軍路將官張順就是“浪裡白跳”張順!

……

一句話,《宋江三十六人考實》裡的考證,全是這類:從史料中尋找與“水滸108將”同名者,只要找到,就是考證成功。

真讓人哭笑不得。

實際上,《宋史》卷四百五十《忠義傳》還記載有一個生活在南宋末年的張順。

該張順,於襄陽守城戰中以舟師犯重圍,“身中四槍六箭,怒氣勃勃如生”,與《水滸傳》中“浪裡白跳”張順的死法有幾分相似。

但這個張順相處的時代距離水滸時代已相差了一百五十多年,顯然也不能張冠李戴,說成是梁山張順。

綜上所述,我的看法就是:所謂“水滸108將”,全是子虛烏有的“烏有先生”,並沒有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


覃仕勇說史


說法多重。

有專門的水滸研究作品談及。至少宋江起義,在北宋是真正發生過的:北宋宣和元年即1119年,宋江聚眾三十六人在梁山泊起義,攻河朔、青州,齊州、濮州等陷十餘州縣。宋徽宗招安幾次未成。到宣和三年,宋江軍從江蘇沭陽乘船至今連雲港。登岸後遭海州知州張叔夜伏擊,船隻被焚燒,宋江等多人戰敗被俘。

其他如武松,西門慶,盧俊義,林沖等等,歷史上都找得到原型。《水滸傳》是小說,施耐庵老爹對歷史事實的作用剪裁,原則是,有所本,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虛實實,不一而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